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小结精编5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小结精编5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小结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土木工程概论期末小结1期末小结从九月份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我也对大学生活和土木工程这门课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大学的认识感悟时间飞逝,岁月如梭,转眼我已是在校几个月的大学生了。从做着大学梦的高中生成为真的大学生;从激动、好奇到平静、熟悉„„我们经历,体验,感受。从中我们成长了,懂得了许多。大学不再是梦寐以求的理想,而是眼前的点点滴滴,一幅色彩缤纷的画面。从踏进校门开始,我已感受到自己将不再是一个浅陋无知的少年,而应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大学与高中不同,一百多人的大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第一次上课就让你感受到许多不同。人多了,老师很少用粉笔,多媒体上课。老师比较随和,但不会过多关注每个人。上课时,老师不会对某问题深入细节,不会重复多遍只到每个人听懂。它是高效的,需要你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思考,查找资料,需要你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不要太依赖老师。人很多,你课堂睡觉,讲话甚至逃课,老师不会点名到姓。你很自由,但又是有限度的。你必须能通过考试。也许你能在考试前突击几天通过考试,可是这样的学习习惯会让你以后很难跟上教学进度,也没有真正学到什么。大学学习,你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并且要讲究效率。否则很难取得优异成绩。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在大学,学习仍然是第一位。在知识的殿堂的里,你可以自由遨游。大学生活是丰富的,尽管每天仍有教学楼——食堂——宿舍三点,但不会成为不变的直线。上课的地点有时是变动的,不像高中都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大学里每天都有活动:社团的,院系的„„你可以参加。在大学这个舞台上,你可以展现你的才华,兴趣爱好。球场上,那些活跃的身影每天都有。运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能感受到大学生的朝气、活力。青春的气息在校园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学里还有各种比赛:足球赛,篮球赛,学生干部竞选赛„„我们都可以踊跃参加。这也是表现你实力的好机会,锻炼的好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机会。如果感兴趣,抓住机会,不要怕尝试失败,失败是你成长的垫脚石。在大学,你可发展你的兴趣,大学提供了许多舞台。你可以参加你喜欢的社团,学校的基地。在这里,有许多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你们可以彼此交流,学习。并且大学还有许多资源。生活中我们要会利用这些资源。等到毕业还不知道大学拥有什么资源,你的大学生活一定缺少点什么。大学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在这里有各行各业的书,人文的、专业的等等。喜欢阅读必然会丰富你的知识。学校网络资源也提供了许多信息、软件等,利用网络,你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正在如何发展。对土木工程概论的理解“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建造工程设施的物质基础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借助于这些物质条件,经济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的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土木工程是最古老的工程学科,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材料,施工,理论”是土木工程的三要素。正是这三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促进,才有了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而其中又以材料最为关键。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粱、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土木工程的现状的认识现今的土木工程,正日益同它的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紧密结合。公共和住宅建筑物要求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燃气、供电等现代技术设备日益结合成为整体。工业建筑物则要求恒温、恒湿、防微振、防腐蚀、防辐射、防火、防爆、防磁、防尘、防高(低)温、耐高(低)湿,并向大跨度、超重型、灵活空间方向发展。另外,高层建筑大量兴起,地下工程高速发展,城市高架公路、立交桥大量出现,并逐步实现交通运输高速化、水利工程大型化。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已具备更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条件,如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各个方面的应用道路桥梁方面:“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路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的身边,随时随刻都可以看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及内部都是由道路连接在一起的。建国初期,新中国迅速修复了被破坏的运输线路,恢复了水陆空运输,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布局、对外经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济文化交流的扩大和巩固国防的需要,经过50年的建设,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分南北,东西两大组干线,组成“五纵三横”铁路骨架。“五纵”是南北向:1.京哈-京广;2.京沪;3.京九;4.焦枝-枝柳线(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三横”是东西向:1.京秦-京包-包兰线;2.陇海-兰新线;3.京沪-浙赣-湘黔-贵昆线。20世纪以来,世界桥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种大桥,高桥相继问世,如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0米),瑞士Gunter大桥等等。近些年来,我国桥梁工程也步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令人仰慕的有南京长江二桥、香港汲水门桥、江阴大桥、润扬大桥、三县洲独塔单索面斜拉桥,还有横跨于杭州湾的跨大桥等,都是我们的骄傲。隧道及地下方面:当今世界,人类正在向地下、海洋和宇宙开发。向地下开发可归结为:地下资源开发、地下能源开发和地下空间开发三个方面。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正由“线”的利用向大断面、大距离的“空间”利用进展。20世纪80年代国际隧道协会(ITA)提出“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口号。顺应于时代的潮流,许多国家将地下开发作为一种国策,如日本提出了向地下发展,将国土扩大十倍的设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下空间的利用历史是与人类文明史相呼应的。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始于60年代。1965年北京建设地下铁道。一期工程自北京站至苹果园,,明挖法施工。二期工程为环线,于老城墙下修建,,浅埋明挖法施工。60年代上海修建打浦路水底公路隧道。70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地下人防工程,其中相当一部分目前已得到开发利用,改建为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工厂和贮藏库。80年代上海建成延安东路水底公路隧道,全长2,261m,采用直径的超大型网格水力机械盾构掘进机施工。同一时期,上海还建成电缆隧道及其它市政公用隧道等20余条,总长达30余km。1985年至1987年,上海建成黄浦江上游引水隧道一期工程,日引用量达230万t,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人民广场地下车库的建成,其平面尺寸达176×146m,深11m。广州地铁、南京地铁等在此一时期进入设计与施工准备阶段,宁波开始了水底公路隧道的修建工作。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下的交通与市政设施加快了修建速度。上海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已相继开通。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网络体系已开始建设,多在地表至-30m精编资料,供您参考以内的浅层修筑地下工程。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下工程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现代地下工程发展迅速,各种典型工程著名浩瀚。世界已有数百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路。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逐渐将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及地下管线等结为一体,成为多功能的地下综合体。高层建筑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欧洲和美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这时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高速增长。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另一方面,钢结构的发展和电梯的出现则促成了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1913年在纽约建成了高52层的伍尔沃思大楼,1913年在纽约建成了高102层,381米的帝国大厦。但是尽管当时已经采用了先进的钢框结构和劲性钢混凝土材料,都尚未创造出与新的建筑类型相适应的造型形式,人们造型观念还徘徊在中世纪高直建筑的形式中,因而新的结构类型被传统的造型形式所包裹,结构和造型为开始真正结合。2000年至今,钢框架——现浇型钢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有所发展,如CBD的LG大厦、北京财富中心(核心筒采用爬模施工)、世纪财富中心和北太平庄桥东北侧的城建大厦等;全钢结构也在采用,如中关村金融中心和北京电视中心等。除上述钢结构和钢混结构工程外,北京近年高层写字楼和综合楼的竖向结构选型基本上为现浇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跨度较大的屋盖和梁则较多选用钢结构土木工程概论小结2土木工程概论小结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设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为“入土为安”的坟墓;有的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有的用于陆海空交通运输;有的用于水利事业;有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有的作为能源传输的手段等等。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飞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土木工程十分特殊而又具有系统性。因为几乎所有的土木
本文标题:土木工程概论学习小结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592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