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精编】大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
【精编】大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精编】大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篇】设计意图大班数学分类活动,可分的东西很多,之所以选择分手套是因为手套的收集比较容易,而且孩子们也喜欢手套。本次活动,我将游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孩子通过“送手套”这一游戏探索分类,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活动目标1.按物体特征进行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2.探索用多种方法给手套分类。活动准备1.每人一副手套;2.记录卡、标记卡;3.展板;4.自制金牌若干。活动过程1.明确任务:以游戏“帮妈妈送手套去专卖店”的情节导入,请幼儿看清自己的手套是什么样的。乘上汽车,播放音乐,出发。2.第一次分类:(1)活跃气氛:和自己的手套跳个舞。(2)讲讲自己的手套是什么样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标记。手套分为毛线织的,棉布做的,有手指的手套和没有手指的手套。(3)按手套的形状不同进行分类。出示形状标记(有手指的和没有手指的)的汽车头,引导幼儿根据手套特征上相应的“汽车”。乘上汽车,播放音乐,出发。(4)按手套的材质不同进行分类。出示材质标记(棉布做的和毛线织的)的汽车头,引导幼儿根据手套特征上相应的“汽车”。乘上汽车,播放音乐,出发。3.再次分类:按手套的形状、材质两种特征进行分类。到达“手套专卖店”,按展板上的要求送手套到相应的筐中。展板上标记:(1)没有手指的棉质手套标记(2)有手指的棉质手套标记(3)没有手指的毛线手套标记(4)有手指的毛线手套标记4.对分类进行记录。统计各种手套的数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5.检查记录结果,评出金牌送货员,结束活动。给孩子们带上金牌,“坐车”回家。活动反思活动中,孩子们心情愉悦,在进行一次分类时,几乎没有错误。在探索按两次特征分类时,有一小部分幼儿速度慢了些,但最终还是能顺利完成。记录时,方法略显单一,半数幼儿能有创新,应多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总体的教学效果很好。大班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2、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教学重点: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7种分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教学准备:1、小河背景图一张、活动教具小树8棵、1-7的数字卡若干张、教师用大记录纸3份。2、幼儿每人一份拼板学具、每人8个小钉、记录纸、铅笔。教学过程:一、游戏:碰球,复习7的组成。--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碰球的游戏,我要找一个和我的数字合起来是7的数字做朋友。儿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幼儿个别或集体玩此游戏,可重复进行!二、幼儿操作:探索8的组成。--小熊搬了新家,新家很美,可是新家的周围除了一条小河其他什么也没有,每到春天风大的时候大风总是吹起好多的沙子,让屋子里满是灰尘,沙子总是迷住小熊的眼睛不停的流泪,红红的、肿肿的,小熊想了很久,决定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种上一些小树,朋友们听说后都给小熊送来了树,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蘑菇钉和小钉板,请你把小钉当成小树种在小河的左右两边,看看,可以怎么种,把你的种法用分解式记录在纸上。--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交流记录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引导幼儿观察两张记录结果,比较哪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小朋友,请你看看黑板,说说发现了什么?(一边的数慢慢变大,另一边的数慢慢变小,像爬楼梯。)--小结:8一共有7种分法。三、再次探索8的组成,引导幼儿学用互换规律找出8的几种对应的组成。--出示活动教具:请小朋友一起来数数小熊一共要种的树?(8棵)。--教师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儿根据操作在纸上查找分解式,并说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8棵小树,种在小河的左边1棵,种在小河的右边7棵,8棵树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树和7棵树合起来是8棵树。8棵树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1棵树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7棵树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的分解式,并带幼儿说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看到这个分解式,小朋友还会想到哪一个分解式。(引导幼儿说说8还可以分成7和1)。小朋友看,8可以分成1和7,也可以分成7和1,它们数字没变都是1和7,只是数与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合起来的总数没有变,都是8。--以此类推,找出8的另外两组对应分法。8可以分成2和6,8可以分成6和2;8可以分成3和5,8可以分成5和3。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找出了8的7种分法,还运用互换规律快速的.找出8的3组对应组成。小朋友只要记住这些规律,以后学习数的组成就会更加简便、快速。四、结束出示车票:1-7数卡若干,老师现在给小朋友发火车票,请你去找和自己手中数字合起来是8的车票的小朋友牵好,只有找对的才能上车哦!--现在我们就坐上小火车去小熊的新家看看吧!(检查一遍组合正确与否),出发!活动延伸:结合幼儿用书完成练习大班数学教案【第三篇】目标:1.能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准备: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过程: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播放课件:图1)(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都有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2)这些动物朋友都有自己的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和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2.了解桃子的特征。(播放课件:图2)(1)咦,这是什么呢?(桃子)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猜猜看还会发出什么味道?看到这样一个圆圆的,又大又香的大桃子,你最想干什么?(2)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它们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可是让谁先吃好呢?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1.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1)讨论按个子的高矮排序。(播放课件:图3、4)幼儿讨论按照个子高矮排序,小动物们分别排第几。(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播放课件:图5、)幼儿讨论按照嘴巴大小排序,小动物们分别排第几。(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播放课件:图6)幼儿讨论按照耳朵长短排序,小动物们分别排第几。(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播放课件:图7、8)幼儿讨论按照尾巴长短排序,小动物们分别排第几。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1)讨论比重方法。(播放课件—图9、10)A.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B.用什么办法知道谁最重呢?(跷跷板)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C.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重的一头跷跷板就往下沉,轻的一头就被跷起来了,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一样重)D.今天小动物们就是用跷跷板来称重量,他们坐在跷跷板的一头,另一头放石头。那怎么样能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E.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小、一样重量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幼儿按顺序数石头。(2)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3)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拓展幼儿对“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实际运用的经验。(4)比出动物的轻重。A.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谁排第二个?第三重呢?第四重?第五重?最轻的是谁呀?B.出示重量排序图。3.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逐一播放课件图片11——13)(1)“不行”这个时候一点也不起眼儿的毛毛虫大喊一声。“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我也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动物,我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还有,要是问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不还是我嘛!从小的顺序开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是我先吃!”(2)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3)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引导幼儿各自讲述自己的道)(4)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三、品尝桃子。(播放课件图片14)1.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2.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吧!大班数学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黏贴价格标签。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5以内数的组成进行买水果的游戏。活动准备:一张大的表格;水果图片8张(苹果、香蕉、橘子、梨、葡萄、桃子、杨桃和芒果);价格标签8张(1元、2元、3元、4元各两张);一张大的5元的价格标签;若干价格标签,许多水果小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去过水果店、水果超市买东西?(有)师:那在水果店里你们买过些什么水果呢?(请小部分幼儿来说说)幼:我买过苹果、梨、西瓜、香蕉……师:水果店里的水果真多啊,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去水果店里逛逛。师:这样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开个水果店的游戏吧。二、游戏:水果店。1、师:秋天到了,阳光水果店新进了不少的水果,你们看货架上都摆了些什么水果呢?(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水果图片)幼:我看到有红红的苹果、大大的香蕉、还有紫色的葡萄、黄蹬蹬的梨……若出现:哈密瓜(引导:哈密瓜是什么样的?大大的、椭圆形的。货架上有没有我们一起来找找看)2、师:哇,这里的水果可真新鲜,我好想去买一些。可我不知道多少钱一个。师:这样吧老板那么忙,我们来帮帮忙吧,先帮水果定一下价格吧。师:我这里有一些价格标签。(教师逐一出示价格标签——有1元的、2元的、3元、4元、1元……幼儿跟着一起念)3、讨论水果价钱。师:请你想一想根据现在这个季节,你觉得哪些水果会比较便宜?幼:我觉得橘子、梨、苹果、香蕉。师:这些便宜的水果可以定为几元一个?(1元)幼:可是我只有2张1元的价格标签,所以只能有2种水果可以定为1元的,那橘子1元一个你们同不同意啊?(同意)我也同意的,橘子现在正是上市的时候,所以他又多又便宜。还有一个1元的给谁呢?给它、给它还是给它呢,你来说吧。幼:给……师:好不好啊?(好)(出现争议现象引导:同意香蕉1元钱一个的举手,同意梨1元钱一个的举手)师:那这两种便宜的水果我们就定得比他们稍微贵一点,看看可以定几元一个?(2元一个)师:剩下的这些水果都比较贵,那哪些可以定为4元一个?哪些可以定为3元一个呢?幼:芒果、杨桃、葡萄……(不同意见)师:杨桃、芒果是哪里生产的?(热带的水果)。师:杨桃、芒果都是南方热带地区的水果,它运费就很贵的,所以可以定得贵一点,几元钱一个?幼:4元钱一个。师:那这两种水果就稍微便宜点吧,几元一个啊?(3元)4、帮水果贴上价格标签。(1)师:我们已经把每种水果的价格商量好了,接下来请你们按照我们刚才商量好的价格把这些水果的价格标签做好贴上去。(2)检查货架。请两个小朋友检查货架。5、买水果。(1)师:水果店的价格商量好了,价格标签也做好了,水
本文标题:【精编】大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01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