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热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热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热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第一篇】1教学目标(1)利用游戏操作活动,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认识时针、分针。(2)学会看整点、半点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3)丰富词汇时钟、时针、分针。(4)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2学情分析时针、分针的认识幼儿已经掌握,但对于它们的运转关系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这种关系就是一种数学的逻辑关系,量化关系。3重点难点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显示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认识时钟1、什么声音教师对,是闹钟。除了闹钟,它还有好多同伴呢。他们的形状不太一样,但是他们的身上也有相同的地方,请你找一找。2、出示PPT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上有数字1——12,12总在上面,6总在下面。3、时钟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不停的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进行工作、学习、休息,给人们带来有规律的生活)活动2【讲授】认识时针和分针1、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了时钟的作用,可有个叫豆豆的小朋友不知道,有一天妈妈告诉豆豆600钟看动画片,当他打开电视,动画片都演完了,豆豆伤心的哭了,我们和豆豆一起学习时钟认识时间吧。2、引导认识时针、分针。内容时钟有时针(拼音shízhēn),走1格就是1个小时,还有分针(拼音fēnzhēn),分针跑的快,跑1圈才1个小时。时针短,分针长。小结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一遍时钟的钟面知识活动3【活动】认识整点半点1、大家都认识时针和分针了,那我们就和豆豆一起参考资料,少熬夜!来学整点和半点,以后就知道什么时候看动画片了。2、学习整点教师使用实物钟,将时针、分针都拨到12上,然后将分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个数字)表示100,同样方法拨200、300、、、、、、让孩子们一起说后面(引导幼儿发现小结分针指到1200时,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了解时间读法,100读作一点以及整点的写法。3、幼儿操作请看看PPT,看看豆豆一天的生活,小朋友用时钟帮他拨出一天所做的事情。看PPT说出时间并拨钟,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进行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4、课中休息我们已经看了很长的PPT,现在我们的眼睛需要休息一下,玩一个小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5、学习半点师眼睛用的时间长了就需要休息,豆豆看动画片半个小时妈妈就让他眼睛休息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半点。[教师将时针、分针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拨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起,经过1——5,指到6时,正好走了半圈(多远)这时,时针走到那个数字前面,就是几点半,告诉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到6上面,时针走到几前面,就是几点半。引导幼儿发现小结分针指在6上,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幼儿操作看PPT说出时间并请幼儿在规定时间能拨出半点。活动4【练习】游戏练习“老狼老狼几点钟”豆豆非常开心自己学会了认识时钟,请来了他的朋友来考考小朋友,开始啦!教师请豆豆的朋友灰太狼出时间如700,130、900,630、1030等,小朋友用长短铅笔摆出时间,摆出时间后让豆豆的朋友来检查,若灰太狼说1130,小朋友将钟反个面,不让灰太狼看,否则灰太狼会拿走时钟练习纸,摆错时间也会拿走。活动5【作业】作业完成书上练习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第二篇】教材分析:本课以“小明的一天”为背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半时。这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是以后学习“时、分”的重要基础。本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参考资料,少熬夜!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很小,刚刚入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的生活、学习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安排,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建立正确而又清晰的表象。本节课提供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钟表的经验,从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中认识钟面、发现整时和半时的区别,并在对比、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认识和区分时针与分针。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以及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准确认读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几时半,认识整时和半时钟面指针的特点。教学流程示意: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听儿歌,猜谜语。2.想一想:钟表可以帮我们干什么吗?二、探索新知1.认识钟面2.认读整时、半时3.区分整时、半时三、巩固拓展1.说一说:书91页第1题2.连一连:书91页第2题3.游戏:我说你拨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小结归纳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第三篇】(一)、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自主探索(二)、找规律认时间。完成教材87页第8题。延伸知识归纳小结1、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课外延伸。(三)、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时钟的有关内容。2、熟练掌握钟表和电子表上的时间,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认、写整时。难点:正确熟练地认、读、写整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钟表模型学生准备:学生用钟面模型(六)、教学策略在本课时的设计上,主要构建一个“回忆知识—梳理知识—分层练习—应用知识—课外延伸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这节课通过回忆激发学生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钟表的知识,整时的认读方法进行梳理,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本节课运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设计每一个环节活动时,都采用了适时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作辅助,因为多媒体能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循序渐进,深化效果。课准备好,主是课本资源,采用实际生活活动情景作为练习素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七)、教学过程一、自我反思,梳理知识。1、整理有关钟表的知识。出示淘气猫时钟教具。师:淘气的小猫闹钟在外玩了一天,把身上的东西都掉光了,根据同学们对闹钟的认识,你乐意帮小猫把掉了的东西找回来吗?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通过帮小猫闹钟补上1~12个数字,时针和分针,激活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助助人为乐的品德教育。2、整理认识整时的方法。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猫闹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教具,进一步巩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理解数学知识。3、师生共同活动,完成87页第7题。师:请同学们按老师说出的时间在学具钟上拨出正确的时间。生:拨钟活动。【设计意图】:老师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认、写整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复习认写整时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在钟表上表现整时。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7页第5题。师:我们会认整时了,喜洋洋也说它也会认时间,请同学们判断喜洋洋写出的时间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就打√,不对的请同学们帮喜洋洋改正过来。生: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生:独立汇报答案。【设计意图】:利用辩错进行教学,更有效地强化整时的读法和写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深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2、引导学生看图:完成教材86页第4题。师:周末到了,小明很开心,妈妈答应星期六早上让他到公园放风筝。这就是小明愉快的周末活动,你能看懂图意,并完整的说一说每一幅图的图意吗?生:个别学生说图意。师:你能读出下面的几个电子钟表的时刻吗?生:个别学生读时刻。【设计意图】:通过读电子钟表的时刻,进一步认识电子钟表的时间表示方法。师:图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你能为每件事找到相应的时间吗?试试看!生:独立连线。生:汇报结果。师:说所你们自己的周末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生:发表意见。师:周末不用上学,我们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去公园玩,开阔视野,但也要适当看看书,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在家做个好孩子。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以生活为依托,除了引导孩子学习知识,还要引导孩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三、自主探索,延伸知识。1、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完成教材87页第6题。师:我们会认整时,但时间不会总是整时的,请看下面的三个钟面。(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正好是10时,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是不到10时,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是10时过一点儿。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生:独立思考。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生:互相交流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生:个别学生汇报,分享发现。预设1:三个钟面的时针都指着10,第一个钟面的分针正好指着12,第二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1和12的中间,第三个钟面的分针指在12和1的中间。预设2:不对,第一个钟面的时针正好指着10,后两个钟面的时针差不多指着10,不是正好指着10。……师:因为第二个钟面的分针差一点到12,时针肯定差一点到10,第三个钟面的分针刚过12一点,时针肯定也刚过10一点。师:也就是后两个钟面的时针都是大约指着10。师: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讨论)生:第一个钟面是10时,第二个钟面是快到10时了,第三个钟面是10时过一点儿。师:像这样,快到10时了和10时过一点儿。,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8时。师:请大家说说教材87页第6题。生:个别学生汇报。【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在学生充分观察、对比三个钟面的异同点,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领悟到判断大约几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可以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也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好知识的铺垫。2、按规律填时间。师:请认真观察下面钟表,前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什么变化规律,思考最后一个钟面怎样表示?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完成教材87页第8题。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综合性练习,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所以要留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并让学生感受钟表的时针的运动中。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同学们说说吗?2、设计你的周末活动时间表。【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学习的进步,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第四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教材简析】钟表的认
本文标题: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钟表》【热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02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