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XXXX年突发事件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管理主要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信息规范释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释义和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规定•风险评估工作简介近期关注国际事件3近期关注国内事件4重点关注(一)登革热(二)伤寒副伤寒(三)高温中暑一般关注:(一)霍乱(二)食物中毒(三)毒蘑菇中毒学习目的•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从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释义•1.《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金标准,事件定级以其中规定为准;预案规定各级政府可以对事件自行定级,但如果预案中已有明确定级标准者,当参照预案的标准进行定级;•2.《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是报告的最低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于收到符合该规范要求的信息,应当及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否则属于漏报。•3.鼓励各地在突发网中报告事件,即使该事件未达到报告标准也可以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信息来源–1.卫生系统内的信息»各类疾病与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行政部门领导指示与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各地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先通过行政报告渠道,由基层直接报到最高行政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然后通过行政部门领导批示的方式反馈到卫生行政部门,并进行不同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2.外部信息»社会举报»媒体报道..\药企涉用皮革明胶事件_百度百科.mht»国际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加强。–乡镇级实现网络信息系统100%全覆盖,共46家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市级10家、区级10家、乡镇级26家),正常运行率100%。–开通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救灾防病报告系统等各类系统20个。–共有用户83名,设立区级系统管理员1名,业务管理员6名,本级用户18名,直报单位用户61名。疫情监测网络现状专业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系统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出生登记信息报告系统死因登记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鼠疫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救灾防病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疾控机构职责–监测:群体疾病、健康/公共卫生事件诊断–干预:综合预防、特异性预防、应急响应与处置–评估:干预效果评估、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医疗卫生机构职责报告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医疗机构和乡级疾控机构工作职责协助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上报工作。(1)流行病学调查(2)传染病疫情风险管理(3)管理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4)疫点疫区处理(5)宣传教育(6)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系统自动运行和发出预警•预警系统每晚24点开始对当日全国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自动运算,将探测到的异常结果于次日早上8点,向相应的县级疾控机构负责预警工作的值班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手机短信);•发现特殊病种单个病例时,系统将实时向各级疾控机构预警值班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手机短信)。预警信号组成•数据来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时报表统计数据。•病例分类:实验室、临床、疑似(单病例预警为全部分类)。•预警信号组成:•预警编号:37010200201210063,编号前8位为地区编码,中间4位是年份,第13位表示预警类型(1时间序列预警,2空间探测预警,3单病例预警)。•预警手机短信内容:•预警提示:**省**市**县请关注****年**月**日**病,尾号:*****[中国疾控中心]。•预警提示:**月**日**时**分**县**医院录入**省**市**县**镇***病/1号病/2号病(注:1号病指鼠疫,2号病指霍乱)1例。卡号*****预警*****[中国疾控中心]•预警短信发送来源号码为106575000305102***。预警信号2015-07-2308:11:21牡丹区请关注7-22痢疾.预警:10174李俊梅15505307157发送成功详细2015-07-2308:11:21牡丹区请关注7-22痢疾.预警:10174冯自河15505307098发送成功详细2015-07-2208:11:40牡丹区请关注7-21痢疾.预警:10173叶芳15505307167发送成功详细2015-07-2208:11:40牡丹区请关注7-21痢疾.预警:10173刘杜鹃15605308838发送成功详细2015-07-2208:11:40牡丹区请关注7-21痢疾.预警:10173朱银田15505307112发送成功详细2015-07-2208:11:40牡丹区请关注7-21痢疾.预警:10173李俊梅15505307157发送成功详细2015-07-2208:11:39牡丹区请关注7-21痢疾.预警:10173冯自河15505307098发送成功详细县级CDC预警工作流程预警信息分析与核实是否为疑似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规定开展相应防控工作现场调查排除接收到预警信号是否是否为暴发或流行否是填报《异常信息卡》填报《现场调查表》预警信息分析与核实对相关病例信息进行以下分析:(1)地区分布:根据患者的现住址或者工作(学习)单位等信息,分析病例的空间聚集性。(2)时间分布:根据病例的发病时间和疾病的潜伏期等信息,分析病例的时间聚集性。(3)人群分布:根据病例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信息,分析病例的人群聚集性。(4)当地罕见/少见病种:判断依据为当地从未发生过或近5年来从未报告的病种。预警信息分析与核实核实:•对预警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后仍不能排除异常增加情况时,应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做进一步核实。•核实内容包括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病例的相关信息以及疫情发展趋势等。填报《异常信息卡》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和核实的信息,及时填报《异常信息卡》。开展现场调查•对于初步判断为疑似事件的情况,要及时开展现场调查,并于现场调查结束后24小时内,登录预警系统,填报《现场调查表》填报《现场调查表》现场调查表管理添加《现场调查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在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核实、现场调查的同时,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的信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在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核实、现场调查的同时,判定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的,按照国家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规范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牡丹区3起突发事件相关信息•事件列表超过两周无更新信息的未结案事件有1起图例:■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牡丹区报告1例登革热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初次报告2015-07-01•马岭岗纸坊经纬中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1例不明原因肺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已结案2015-01-2717:58:472015-02-1510:34:2210已终审详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释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四个预警级别。分级原则•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公共卫生事件–I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释义:乙、丙类传染病事件,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标准,但未达到III级标准的事件定为一般事件(Ⅳ级)。其它传染病:可参照乙丙类传染病事件进行定级。】分级原则•报告的事件初次报告后应根据标准及早建议当地政府定级(或建议当地政府委托疾控中心定级),以指导响应;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可以根据事件进展再调整事件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如果不明确定级标准,先以“未分级”事件报告,然后及时建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及时开展风险评估。•未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标准的事件,通常建议定级为未分级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类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传染病:甲乙丙类、其他类–突发中毒•食物中毒:动物、植物、其它、不明•急性职业中毒•其它中毒–环境因素事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接种、服药事件•群体性预防接种事件•群体性预防性服药事件–医源性感染事件–放射事件•放射事故•其他放射事件–其它公共卫生事件–高温中暑事件新建事件界面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细类分级•甲类传染病:肺鼠疫–I级:在大、中城市发生,疫情有扩散趋势;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释义: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的城区发生1例以上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联系,以下同)在两个以上省份均有病例发生。】–II级:在一个县(市)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以上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释义:平均潜伏期按6天计算。病例发病时间分布不清的,按事件最新进程累计病例数为准,下同。】–III级:发生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以内。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细类分级•腺鼠疫–II级: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范围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释义: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6天内出现多个疫点(以患者的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可能被污染的邻舍或帐蓬划定),累计发病20例以上。】–III级: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县(市)。–IV级:腺鼠疫在一个县(市)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细类分级•霍乱–II级:在一个市(地)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III级:在一个县(市)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30例;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释义:1周内,10≤病例数30。】–IV级:在一个县(市)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例以下。【释义:1周内,病例数10。】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细类分级•乙类传染病总体原则–II级: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释义:在缺乏前5年周平均发病水平资料的情况下,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判定。】–III级:一周内在一个县(市)域内,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释义:乙类传染病事件,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标准,但未达到III级标准的事件定为一般事件(Ⅳ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细类分级•肺炭疽–I级:在大、中城市发生,疫情有扩散趋势;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释义:大、中城市定义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II级:在一个县(市)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以上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释义:平均潜伏期定义为6天。】–III级:发生肺炭疽病例,一个平
本文标题:XXXX年突发事件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1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