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XXXX水保培训-学贯新水土保持法抓好预防工作
学贯新水土保持法抓好预防监督工作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刘钢2012年5月15日1、为什么要修订《水土保持法》以及修订的意义?依法防治水土流失、依法保护水土资源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下简称原水土保持法、原法),是新中国第一部规范水土保持活动的基本法。近20年来,全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实施,原法已出现明显不适应的情况和问题,亟需修订和完善。一是原法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二是国家在新时期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要求,对当前的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原法实施以来的水土保持实践,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也需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如“四荒”拍卖、政府目标责任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政策、机制、制度的实施,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修订经历了哪些过程?2005年水利部正式启动《水土保持法》的修订工作,成立了部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5年来,多次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召开了200多个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座谈会、研讨会、咨询会和协调会等,完成了近百万字的背景材料,广泛征求了全国水利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的意见,形成了《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经部务会议审议后,于2008年9月28日上报国务院。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3新《水土保持法》主要有什么内容?新《水土保持法》共7章60条,较原法6章42条分别增加了1章、18条。第一章,总则部分。由原法11条修订为9条第二章,新增规划部分,共6条。第三章,预防部分。本章共14条,较原法增加5条。第四章,治理部分。本章共10条,较原法增加2条。第五章,监测和监督部分。本章共7条,比原法增加3条。第六章,罚则部分。本章共12条,比原法9条增加了3条。第七章,附则部分。本章共2条。与原《水土保持法》相比,新的《水土保持法》增加了“规划”专章,突出了预防保护措施,细化了监测和监督规定,强化了法律责任,内容更充实,可操作性更强。一是明确了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二是确立了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三是确立了水土流失调查与公告制度;四是完善了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以及变更等规定;五是突出了预防保护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活动和生产建设项目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减少人为水土流失的规定;六是确立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验收制度;七是明确了国家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多渠道筹资以及鼓励和支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规定;八是强调了生产建设活动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九是确立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十是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十一是完善和强化了各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4、新《水土保持法》规定了哪些重要的管理制度?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水土保持规划制度。预防保护制度。一是对容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取土、挖砂、采石等活动,要求强化管理;二是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严格保护植物、沙壳、结皮、地衣等,限制一切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三是禁止毁林毁草,包括铲草皮、挖树兜、采集发菜或者滥挖虫草、甘草、麻黄等活动;四是对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要求选址、选线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五是对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以及矸石、尾矿、废渣等,要求首先要尽可能综合利用,确实不能综合利用需要废弃的,应当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产生新的危害。水土保持方案制度。一是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二是水土保持方案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三是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需要做出重大变更的,也应当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四是新法还确立了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的制约机制,并明确了相应的罚则,从法律上进一步保证了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的落实。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补偿制度。水土保持监测与公告制度。一是要求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完善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全国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保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经费,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三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定期公告水土流失状况、变化趋势及其造成的危害、水土流失预防治理等情况。四是对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具备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情况定期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制度。5、新《水土保持法》有哪些亮点?(突破,新规定、新制度)一是确立了地方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二是强调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三是突出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四是加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五是强化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6、新《水土保持法》如何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一是健全了水土保持相关管理制度。二是规范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程序。三是明确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责任,做到了权责统一。7、水保方案与环评报告之间是什么关系?水土保持方案与环评报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都是国家法律设定的独立的行政许可;其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及水土保持的,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也就是说水土保持方案是环评报告审批的前置。第三,环评报告涉及大气、声音、水、土壤等,而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内容是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更具体,针对性强。附水土保持方案管理依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方案审批管理方案落实资质管理(一)管理依据1.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各地关于水土保持法的实施办法。2.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等。3.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地方标准。(二)水土保持方案管理1.目标与任务2.适用范围3.分类管理4.分级管理5.其他要求1目标与任务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法》,坚决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监督管理领域,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形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监督有力、服务高效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局面,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近期任务:加强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完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的监测工作;做好示范带动和惩处督促工作等。2适用范围凡涉及地表扰动或土石方开挖、填筑、排弃的开发建设项目均需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经批准后方可立项,非建设项目应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包括:审批时间分类管理,审批内容分类管理。使用政府资金适用审批制的生产建设项目,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企业自主投资适用核准制的生产建设项目,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企业自主投资适用备案制的生产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项目开工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水土保持方案分为方案报告书和方案报告表两类。凡征占地面积在1hm2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万m3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组成相对简单的,可对方案报告书和方案报告表适当简化,如个别地区出现过的方案登记表。4分级管理水土保持方案分级管理原则:中央立项(国务院审批、国家发展改革委或其他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审批)的生产建设项目或者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水利部负责审批管理;省级、市级、县级立项的项目,由同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管理。特例:第一,中央立项,征占地面积不足50hm2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足50万m3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可委托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仍需持有甲级资质。第二,跨地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共同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三,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由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5其他要求经审批的项目,如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时,项目单位或个人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按照原程序报原批准单位审批。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应当纳入下阶段设计文件中,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投资概算,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当有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参加。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批申请之日起20日内,或者应当自受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审批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实际各地都在提前)。但是,技术评审时间除外。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设计、施工。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工程不得投产使用。1.生产建设项目及项目区的介绍2.水土保持分析评价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设计深度和方案设计水平年的确定;防治标准的拟定。4.防治措施体系及设计5.其他内容的拟定主要指水土流失预测、水土保持监测、投资估算和保障措施拟定等内容。(三)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内容(四)方案审批管理1.方案审批程序2.技术评审3.方案审批1方案审批程序方案报告书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行文向有方案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土保持机构报送水土保持方案的送审稿,水土保持机构再委托技术评审机构进行技术评审。编制单位依据技术评审单位出具的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水土保持方案的报批稿后,送技术评审机构复核。复核合格后,技术评审机构应当出具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查意见。建设单位在拿到审查意见后,应行文向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批复。2技术评审评审机构:各地不一样。评审方式:会议方式(会议前,在征求主体设计和地方代表意见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评审专家的基本要求:资历和能力要求;对水土保持工作熟悉;从业经历要求;年龄要求;道德与作风要求。审查专家组的专业搭配:一般情况下,应有水土保持、资源与环境、技术经济、工程管理和主体工程行业的土建工程等专业的专家。技术评审的条件:方案评审会应具备相应的条件,没有达到相应条件的不能召开会议。审查意见内容:十个方面。3方案审批审批主体: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批件应该加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公章。审批条件:通常情况下,
本文标题:XXXX水保培训-学贯新水土保持法抓好预防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1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