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热选4篇】
好范文解忧愁1/21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热选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热选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2021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教案最新【第一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好范文解忧愁2/21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口算:(1)××6××40(2)××3××80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二、新授1、课件出示知识目标:(1)什么叫倒数?怎样理解“互为”?(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3)0、1有倒数吗?是什么?2、教学倒数的意义。(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好范文解忧愁3/213、教学求倒数的方法。(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6=4、教学特例,深入理解(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5、同桌互说倒数,教师巡视。三、当堂测评1、练习六第2题: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3、开放性训练。3/5×()=()×4/7=()×5=1/3×()=1四、课堂总结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好范文解忧愁4/21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3.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好范文解忧愁5/21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杠杆平衡的规律。2.教学难点: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竹竿,棋子,塑料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准备材料,导入活动: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小黑板或媒体出示制作要求:(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3)从中点处每隔8cm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检查大小是否一样。2.揭示课题:有趣的平衡(板书)二、动手实践,探索规律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好范文解忧愁6/21(1)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证平衡?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两边所放的棋子要同样多。”②演示:如:左边放3个棋子,右边也必须放3个棋子,这样才能保证平衡。(2)如果左右两边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样的位置才能保证平衡?①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要相同。”②演示。如:左边塑料袋挂在刻度“4”的点上,右边塑料袋也要挂在刻度“4”的点上,这样才能保证平衡。(3)小结:你有什么体会?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A)(1)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保证平衡?①也放4个棋子行不行?会产生什么结果?好范文解忧愁7/21②应该放几个?“放3个。”(2)如果左边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①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学生交流,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②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3个。③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学生不难得出结果,放6个。(3)小结:师:你有什么体会?左右两边棋子个数与刻度数的积要相等。3.活动三: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B):(1)问题: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2)实验活动:①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活动。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③教师提供表格,引导学生展开活动。右刻度所放棋子数好范文解忧愁8/21乘积(3)汇报结果。学生发现: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学生观察表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不难发现这两种量成反比例三、应用规律,体会揣摩1.基本练习:母女俩在玩跷跷板,女儿体重12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5分米,母亲体重60千克,她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提示:从新课探究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体重和坐的地方距支点的长度成反比例。因此,可直接设她坐的的地方距支点的距离是x分米。可以得到方程60x=12×15解方程得x=3答:她坐的地方距支点3分米才能保持平衡。2.综合练习:桌子上有一个天平,天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托盘,天平的臂上各有几个相等的刻度。现在要把好范文解忧愁9/211克,2克,3克,4克,5克五个砝码放在天平上,且使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该怎样放?提示:(1)根据臂长和质量成反比例(2)先确定每个托盘中所放砝码的总质量,在确定臂长。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谈收获。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些知识的?2.评价。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板书设计:有趣的平衡要保证竹竿平衡:中点左边两边棋子个数相同,且所挂位置与中点,刻度(距离)要相等。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作业设计基础:1、用边长20厘米的方砖铺一块地,需要20xx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0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好范文解忧愁10/21综合:2、有一位菜贩很不老实,他有一架动过手脚的天平。这架天平的两臂不等长。有一天,当他向农民们购买实际重5千克的白菜时,就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短这一侧,这样称起来较轻,天平显示只有4千克重;而当他把白菜买出去的时候,他把白菜放在天平臂较长这一侧,这样称起来白菜会有多少千克重?提示:(1)可以像例题中一样,用列表的方法做。(2)根据臂长与质量成反比,列方程求解。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材及学情简析:本节课认识圆柱是在学生学习了几种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圆柱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时可以从直观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圆柱的正确表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推理、讨论等活动,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特征,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好范文解忧愁11/21现象或问题。此外,该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理运用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数学知识。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正确表象,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圆柱的特征。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建立圆柱的正确表象,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教学难点: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教学准备:课件、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剪刀等。教学过程:一、温故对比引圆柱1.出示圆。好范文解忧愁12/21还记得圆是什么图形吗?(平面图形)2.出示柱。老师只要在后面添上一个字,马上就变成立体图形了,同学们猜是什么?(由圆到圆柱,推想发现圆柱是立体图形。)3.想圆柱。相信同学们都见过圆柱,想想印象中的圆柱是长什么样子的?(唤起学生对圆柱的已有经验。)4.摸圆柱。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袋立体图形(袋子里有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里面就有圆柱,同学们尝试不用眼睛看,就凭双手摸出来。5.谈圆柱。在刚才摸的过程中,你是怎样区分圆柱体与长方体、正方体的?6.引新课。看来这圆柱还真是与众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它。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圆到出现圆柱,是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的过程;从学生凭空思考圆柱的形状到亲身体验摸圆柱的形体,唤起了学生对圆柱的已有经验,更好范文解忧愁13/21清晰地感知到圆柱体与长方体、正方体的异同,突出圆柱的表面特征。二、独立自主学圆柱1.认识圆柱的几何图形。(出示实物圆柱)这是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如果从一个角度看它,最多只能看到两个面,所以通常我们把圆柱体画成下面的形状课件演示从实物的圆柱到数学中的圆柱的抽象过程。2.自学课本,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拿起圆柱自学课本第31页的内容,看看介绍了圆柱的什么知识。3.分享自学成果。4.加深理解,学生互相指一指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我们认识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请同学们拿起圆柱指给旁边的同学看看。设计意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学圆柱各部分的名称等最基本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验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同时也为后面自主探索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做好准备。三、猜想验证探圆柱好范文解忧愁14/211、以制作一个圆柱的话题为主线,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如果要做一个这样的圆柱,需要剪出哪些图形来制作呢?除了需要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做圆柱的底面以外,那侧面应该用什么图形做呢?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把侧面剪开,展开后可能是什么图形?动手剪一剪看。怎样剪才能得到长方形?(通过猜想到动手操作,验证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得到长方形。)2.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和高的关系。为什么剪出来的长方形有长有短、有宽有窄?长方形的长和宽究竟与圆柱的什么有关系呢?同学们讨论讨论。3.汇报并总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小结: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配合课件演示)4.借助练习巩固特征,并从中渗透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其他情况。⑴根据圆柱的侧面选择合适的底面。好范文解忧愁15/21⑵根据圆柱的底面选择合适的侧面。设计意图:以制作圆柱为主线,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这是从认知几何到实证几何的过程。首先让学生掌握侧面展开的一般情况沿高剪开得到长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37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