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火烧云》课文教案(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火烧云》课文教案(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火烧云》课文教案(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2、学习课文生字词。3、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火烧云颜色的图片,填空题的幻灯片。作业设计、安排1、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2、课外做火烧云的样子,用一段话写下来。教学过程一、揭题,引起兴趣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火烧云”。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二、初读,感知内容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2、开火车读课文。(出示生字卡片)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三、精读,积累语言1、学习课文第3小节:⑴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⑵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⑶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⑷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⑸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参考资料,少熬夜!彩镔纷……)⑹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⑺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2、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⑴分组自学4、5、6节,要求:①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②你能把它读好吗?⑵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⑶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⑷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⑸学生看图想象。(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四、熟读,理清脉络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五、想象,知识升华把刚才的想象用一段话写下来。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教案2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第十册语文教案(上海)2。能根据词语的规律和特点,照样子尝试着写几个。2、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激发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模仿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教学重点、难点: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烧和红,沉静和沉浸等词语的区别。2、抓住重点词语品析,感受火烧云这一景观的瑰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语言实践。教学准备:老师:准备火烧云的图片学生:预习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1、读通课文。2、理解词语:恍恍惚惚3、搜集资料:火烧云什么时候出现,是怎么形成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总是毫不吝啬地将一道道美丽的景观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你能说说欣赏过的美景吗?(生交流:比如,波澜壮阔的大海,连绵起伏的群山,绚丽夺目的彩虹…)。1、这节课,我们将随着作家--萧红(板书作者姓名),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美景。2、板书课题,齐读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到底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思考问题。2、交流:1)根据课文一、二小节交流。(火烧云是在晚饭以后出现的红色的云。)师:火烧云刚出现时,是一片红色,课文1、2小节就写了火烧云刚出现时的情景。(板书:出现)2)根据第三小节交流。(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多。)3)根据第4--6小节交流。(火烧云形状变化很多。)师: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我们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千变万化,变化多端,变幻莫测,瞬息万变)。课文的3--6小节就是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板书:变化)4)交流搜集的资料。3、根据刚才的交流,再来完整地说说什么是火烧云,火烧云有什么特点?4、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1)师:1、2小节写的是火烧云出现了,3--6小节写的是火烧云的变化,那么第7小节写了什么?据生答,师板书:消失。2)这篇课文就是按照火烧云出现--变化--消失这样的过程来写的。三、品读课文,欣赏美景1、学习课文1、2小节1)火烧云上来了,瞧,霞光使得大地上的一切都变了颜色。(生读句子)大地万物在霞光的照耀下,都变得红彤彤和金灿灿的,看到这样的变化,人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乐呵呵,欣喜…),带着这样的情感读读这段话。参考资料,少熬夜!2)出示图:看,这就是刚出现的火烧云,文中是怎样描述它的?(出示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3)句子中的烧能改成的红吗?为什么?生交流(不能改,原因:(1)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师小结:烧字不仅写出了火烧云的红,还表现出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指导读句。2、学习课文3--6小节过渡:这一大片的火烧云气势恢宏,色彩艳丽,不得不让我们为止赞叹大自然的神奇,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火烧云千变万化。1)颜色的变化轻声读读第三小节,思考: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有些什么特点?抓住关键词语谈谈你的理解。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体会颜色变化之快。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颜色变化之多。(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颜色真多,作者的写法也不一样,看看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成哪三类?(1、叠词2、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3、用实物色彩比拟)仅仅只有这些颜色吗?还有些颜色是作者都觉得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你来猜测一下,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的变化,学着作者的样子说一说。指导朗读。2)形状的变化过渡: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极快,不禁让人眼花缭乱,而它的形状同样也是瞬息万变,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教案《第十册语文教案(上海)2》。轻声读读课文4--6小节,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多而快。抓住短短时间内,就变成了三种不同的动物,而且每种动物都不断地发生变化感受到形状变化的多而快。抓住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表示时间短促的词语,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师:作者欣赏着火烧云,想象了三种动物的变化,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把这三种动物的变化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动物的出现--形状发生变化--消失。参考资料,少熬夜!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三种动物的出现、消失时,句式的变化。出示火烧云图片:看看,这些火烧云又象什么呢?想象一下,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选一个来描述一下吗?(学生自行准备,口头交流。)3、学习课文第7小节1)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极多,极快,看着看着,作者觉得有些(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理解恍恍惚惚(由于火烧云变化极多,极快,人们有些看不真切了,觉得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沉静能换成沉浸吗?(沉静的意思是安静,沉浸的意思是处于某种气氛之中,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由于火烧云瞬息万变,使作者看花了眼,她认为必须让自己闭上眼睛,静下心来,稍作休息后再看,所以,这里只能用沉静。)(师点拨:的确,很多词语读起来似乎差不多,但意思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在用词时一定要想想词语的意思,注意用词的准确性。)2)就在人们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烧云下去了。引读句子--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对火烧云的喜爱,对火烧云离去的恋恋不舍,无奈之情。)二、课堂总结,激发情感师:火烧云是大自然这位魔术师送给我们的一道美景,作家萧红让我们随着她一起去细细体会了一番。其实,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如日出、下雨、刮风、落叶等,如果你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相信也一定能将这些美景呈现出来。四年级上册语文《火烧云》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11个字。能正确理解文中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3、继续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课前准备:有关火烧云的图片或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教学随笔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火烧云)你眼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论。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齐读新课。谈话激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1、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2、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高寿”、“凶猛”、“模糊”、“威武”、“镇静”等词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如:“靠着”、“跪着”、“一转眼”、“脖子”等词语可以作动作体会。如:“葡萄灰”、“茄子紫”等可以利用图片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3、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识字,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参考资料,少熬夜!2、集体交流。预设:学生们会知道课文写的火烧云上来时给地面上的事物改变了颜色;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形态变化极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交流。)注:A:火烧云为地面上的事物带来的颜色变化是因为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体会。B:在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多时要抓住“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和“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鼓励学生想象天空中还会有什么颜色?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知道的成语来描绘,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等。在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时引导学生抓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来体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指名学生随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再读课文。)C:理解火烧云形状变化多时抓住书中所写的“马、狗、狮子”等,理解形状变化快时抓住“一会儿、忽然、接着、一转眼”等词语进行体会。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展开想象:天空中火烧云的其他形状,用一段话来描述。然后用成语来概括,如: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感情朗读,在读时边读边在头脑中呈现画面。3、教师: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表达,既丰满了文本内
本文标题:《火烧云》课文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42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