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主要从事基础学段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王彩琴•主要从事基础学段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在全省全国做相关专题讲学140余场。•河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英语科专家•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第一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科研学术带头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004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赴加拿大公派留学资格•2005年3月赴美国参加第39届国际TESOL年会教学改革概观王彩琴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116)选修I学分(≥22)选修II学分(≥6)语言与文学语文10每个科目都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了若干个提高的选修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外语10数学数学10人文与社会政治8历史6地理6科学物理6化学6生物6技术信息技术4通用技术4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1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15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2+6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每个模块一般分为36学时,2个学分,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2个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须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项目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学校和教师应按照学分管理的方式保障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区别其他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谁的专家或教师学生从哪里来知识生活是否有教材有没有怎样组织分科综合怎样开展预设的生成的怎样学习基于个人的基于小组的焦点是什么关注过去关注现在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与追求•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请思考:•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新课程结构的这种变化和特点对教学实施意味着什么?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六个强调1、强调要紧紧围绕一定的“主题”而组织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与相关模块的逻辑联系和学科内在的系统性。2、强调要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切忌僵化教条式施教;要注意三维”目标的综合落实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3、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要关注学生的“关注点”,并着力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4、强调要注意采取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能“独断”或“强制”。5、强调要注意围绕模块内容,及时将最新的相关成就(新知识)通过科学的改造而进入到教学中来即强调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6、强调要对每一模块内容的教学都进行整体的考虑与设计提出相匹配的整体的教与学的构想,而非孤立单一的机械对应。一些必须思考的问题1、关于教材处理•如果教材可以被认为是乐谱,教学就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我们(也许)无权选择课本,但我们必须清楚自己有权力怎样使用教材。•所谓教材就是个“引子”,教师只有以超越的视野、创造性地运用,才可能借此引领学生走得更远,真正实现不断超越。2、关于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给人以心灵触动的教学资源,往往是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化的“细节”。•“生成性教学资源”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最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资源。3、关于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其中的主题可以是思想主题、知识主题,更可以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学生精神世界、现实生活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等等。4、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有可能是意义学习或机械学习。那种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接受学习以可以是有意义的;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合适,发现学习亦可以是机械的。5、关于教师的作用从“教”来讲,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安排好教学;从“学”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良好发挥。6、关于“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在津津有味地研究那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探究,而不是被动、机械的。•“学生可以运用他们的知识挑战我的结论。这不是尴尬时刻,而是为卓越教学欢庆的时刻。”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要保持理性•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颠覆”和“推倒重来”,而是一种扬弃;固然要重视“创新”,但不意味着可以彻底进行颠覆……•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快乐而肤浅”的,不应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它应当是充满内在张力的,有体验提升的,有思想深度的。•高中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合作学习,强调自主与探究式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摒弃讲授和接受式学习,更不可放弃对个体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对于学科教学来说,一堂好课的底线是尊重学科规律,坚守学科本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特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人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的余地供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更能使教师将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去。以科学的发展观解读“教学”•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设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从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该更重视过程,而不只是重视结论。学会?会学?•教学应该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本身。抽象“教育理念”的具体化解读•教师vs学生•知识vs能力•课堂vs生活•认知vs情感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从而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能。科学的“教育观”•教育首先是赏识教育。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要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教育是个体化教育,教师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教育还是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教师的自身观•课本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问题情景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过程的促进者;知识信息的咨询者•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学生倾诉时的聆听者•教学过程的反思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的因CAI施教•人“才”:教师;学生•器“材”:电脑;黑板;投影;图片•教“材”:以书为敌;以书为友;以书为徒;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环境:教室;学校;社区;社会;国际怎样才是称职的教师?教师的类型•生存型的教师:无奈的苦捱•享受型的教师:吃苦也是享受•发展型的教师:创造的幸福生存型的教师•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把教师的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把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搬运工在这些教师看来,教师无非就是知识的书橱,教书就是把知识从书本搬运到学生的大脑里,就像是把书从这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因此,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是最容易不过的方法,机械训练、题海战术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如此一来,教师就变成了“搬运工”!长期机械的劳作确实使他呈现出一种如工匠般的熟练,但是这种熟练非但没有给他自身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积极有益的影响,反倒使他由于思维总是在原有的轨道上运行而导致教学能力的退化,他的灵性和活力也被磨灭。——把教师工作看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这一类教师从感情上提不起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只是由于每月的薪水对他有一种约束,使他或是出于良心或是出于无奈而不得不尽一份教师的义务。他的全部感受只有一个字:“烦”。他每天都牢骚满腹,抱怨自怜,动不动就拿学生撒气。学生在这种阴郁情绪的笼罩下变得谨小慎微,看老师的脸色行事成为学生行为的基本规则。这些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已经失去了起码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哪还谈得上去潜心钻研?!——将教师职业当作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是这一部分教师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教书只不过是获得更好的职业之前的用以谋生的权宜之计罢了。虽然置身于喧闹的课堂和火热的校园之中但学生的成长仿佛与他无关,社会的要求也距离他很远他始终是一个局外人在冷眼旁观着学校生活他不是以学校主人的身份出现在校园里,也不是以学生朋友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他更像是一个以一种短期的姿态在学校工作的“临时工”。享受型的教师•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对这些教师而言教书的意义便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特别是看着学生一天天长大他更有一种由衷的喜悦:这是他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也是他全部付出的价值所在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未来有所影响,这成为教师职业信念的重要支撑。——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对这样的教师来说,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音乐。恶劣的环境和微薄的薪水不能磨灭他的情怀,他对教师寻常的工作始终心驰神往,对教师平凡的职业充满了热情。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他觉得自己喜欢教书也最合适教书,只有在教室里,在学生身边,他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对这样的教师来说,选择教师职业便意味着某种无止境的付出和牺牲,意味着放弃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意味着蜡烛般的毁灭和粉笔般的磨损。“教师”这一职业就是自己的全部生命。“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力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发展型的教师•教师: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自我教育:教师生涯的推动力•教师职业:“不仅在给予也在收获”——教师: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这样的教师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扬声器,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理性的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他时时关注着学科发展的动态,处处搜集着教学反馈的信息,并高屋建
本文标题:主要从事基础学段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4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