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从韩国经验看发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教育培训事业
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桃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报告桃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异军突起——桃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报告近几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扶持下,呈发展壮大之势。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及作用,以便推介我县先进典型经验,为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等,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特地组织了一次全面系统地调查摸底,并形成了这篇《桃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报告》。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据调查统计,到9月末止,我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2个,其中专业协会63个,专业合作社9个,已登记注册27个,成员总数1.54万人,占全县总户数6.3%,带动农户10.20万户,占总户数的41.7%,2005年全县专业合作组织拥有固定资产7261.6万元,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3.6亿元,获经营纯收入3419万元,成员户均获利2220元,返还成员利润819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按组建主体可分为四种类型:1、专业大户领办型。即由农村能人和专业户牵头领办,全县该类型的有52家,占72.2%,是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示范带动作用强,对周边农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如桃源县四喜牲猪产销合作社,就是由养猪专业大户李四喜带动发展起来的,从1997年7月开始办养猪场,由78头良种猪发展到现在的千头良种猪,2005年为社员提供仔猪3000头,出栏肉猪1.2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300多万元,获纯利100多万元,社员人数由建社初期的几户发展到150多户,社员主要分布在桃源、慈利、武陵、汉寿等区县的26个乡镇。2、龙头企业带动型。即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牵头主办,目前该类型的我县有7家,占9.7%。它的特点是龙头企业在技术、资金、销售、储运等方面具有农户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农户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如桃源县三江养殖合作社,就是由三尖农牧公司带动发展起来的,公司为保证社员对饲料和鸡苗的需求,建起了年产1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和年孵化鸡苗500万羽的孵化厂,没有三尖农牧公司这个龙头企业的带动,就不可能有三江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和桃源蛋鸡产业的形成。3、基层干部创办型。即由乡(镇)村干部领办的,该类型的我县有4家。占5.6%,如龙潭镇落家坪棉花制种合作社,就是由村支部书记邹荣华牵头领办的,2003年由邹荣华出面以制种合作社的名义与县种子公司签订了五年的棉花制种合同,2005年96个制种户制种70亩,生产棉花杂交种子0.5万公斤,皮棉2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7万元,亩平创收5280元,亩平纯收入4700元,户平创收3800多元,目前合作社的社员已发展到114户,制种基地达到100亩。4、涉农部门扶持型。即由农技推广部门、基层供销社、畜牧、水产、林业、农机等部门领办的,全县该类型的有9家,占12.5%。如杨溪桥乡楠竹协会,就是由乡林业站牵头领办的,由站长谌建初任社长,于1998年4月成立,会员人数由当初的27人发展到63人,2005年加工楠竹20万根,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1200个,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360万元。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不但对基层政府、而且对企业和其他农村经济组织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统计,凡是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收入都高于非成员农户的收入,全县72个专业组织2005年实现经营纯收入3419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4560元,比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832元。二是提高了农民素质。通过参与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广大会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对外交往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的锻炼,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使他们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三是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桃花源果树联合会,近几年来共引进果树新品种31个,试种成功的4个,推广技术15项,特别是省级科研成果“柑橘综合配套丰产技术”、“鲜果增甜剂”的应用面积达0.2万多亩,富硒增甜素和富硒柑橘获国家发明专利,今年6月,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富硒柑橘为“中华名果”。四是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组织,生产资料由合作组织统一购买,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产品统一销售,减少了交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受到了农民的真诚欢迎。如桃源县郝坪农副产品流通协会,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组织上百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南下广州,北上天津、唐山、长春等地推销农副产品,去年销量达万吨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仅花生、柑橘两项就为农民增收200多万元。五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自愿组织起来,通过规模经营,实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变为大生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三江养殖合作社以三尖农牧公司为龙头,形成了饲料加工、种苗供应、蛋鸡养殖和产品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5年会员发展到263户,发展蛋鸡116万羽,产鲜蛋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社员户平获利6万多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全县已形成了陬市镇毛家桥、杨家巷,漳江镇海螺山、尧河等6个蛋鸡养殖专业村,辐射范围还扩展到了周边的武陵、鼎城、石门、临澧等区县市。六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过去政府直接管生产管销售,管得过细过宽,农民很不满意,而今农民有了自己的合作组织,政府借助合作组织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政府从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工作职能转移到抓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为合作组织提供优质服务上来。三、我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具体做法(一)抓规划制定,明确任务。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纳入“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部署,统一组织实施。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00个,其中专业合作社等高级形态的组织达到20个以上;40%的农户加入合作组织;60%的农户纳入合作组织服务的范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户入会率达到80%。对此,县委、县政府于今年3月30日召开了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提出了上述目标任务,并把目标任务纳入乡镇和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二)抓舆论宣传,提升位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新生事物,很多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此不甚了解,部分农民即使合伙办起了合作组织,也不知道在哪里登记注册,对此,桃源县采取印发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知识,推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先进典型。全县共印发宣传资料9700份,举办专题讲座16场次,写宣传标语1.2万条。去年7月配合省、市新闻媒体,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月宣传月活动”。7月8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广播电台、潇湘晨报、湖南科技报、湖南红网等7家新闻媒体联合专题采访了桃源县三江养殖合作社,并在7月17日的湖南日报头版介绍了三江养殖合作社的事迹。6月15日,常德日报记者采访了三江养殖合作社、桃花源果树联合会、桃源猪鬃协会,并在7月5日的《常德日报》予以重点报道。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基层干部和农民中的知名度,改变了少数领导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态度,引起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魏立刚、县长郑弟祥、县委副书记龚德汉、副县长虞文炎、县委副调研员钟吉泰等领导亲临合作社(协会)调研,帮助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土地征用等实际问题;县财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1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明确一名县级领导专抓,并从有关部门抽调了4名专职人员,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协调管理;县农经局还专门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指导股,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业务指导。(三)抓业务培训,提高素质。为提高合作组织法人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去年以来,我们以县委党校为阵地,先后两次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会计、乡镇经管站长(专干)进行了业务培训,使参训的同志对合作组织基本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专业合作组织对社(会)员进行了合作知识、专业技术培训,参训人员达1.85万人次。如三江养殖合作社聘请台湾、北大等地的专家对社员进行了3次培训,参训人数达900人次,为提高社员的养鸡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去年禽流感盛行的情况下,三江养殖合作社全社没有发生一起禽流感,保护了社员的经济利益。(四)抓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对三江养殖、四喜牲猪、滕琼茶叶合作社、桃花源果树联合会、县猪鬃协会等10个管理比较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组织利用广播、电视、会刊等形式宣传推广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其他合作组织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他们的带动影响下,目前,全县又涌现出了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合作组织,如龙潭镇落家坪棉花制种合作社、剪市粮食产销合作社、县农业机械作业协会、马鬃岭柑橘产业协会等典型。同时,积极向上推介典型,2005年三江养殖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百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示范单位,龙潭镇落家坪棉花制种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示范单位,去年6月,三江养殖合作社、滕琼茶叶合作社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去年4月,副省长杨泰波亲临三江、四喜合作社视察指导;5月省委政研室领导到三江、桃花源果联、海螺山进行现场调研;省农办副主任符星海、市委书记武吉海、市长陈君文、市委副书记刘本之、副市长徐万发等领导多次深入我县三江、四喜等合作组织视察调研,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了充分肯定。(五)抓规范管理,提高水平。针对部分合作组织注册登记不及时,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以省农办印发的《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章程》为蓝本,帮助各个协会(合作社)建立健全了以章程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民主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项制度。为进一步规范社(会)员管理,全县统一印制了《社员证》、社(会)员登记表、花名册,分发到各专业组织,凡加入合作组织的成员必须做到人手一册。为规范财务管理,我们根据《会计法》和有关法律政策规定,探索性的制定了一套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际的会计科目,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为各个合作组织设置会计科目提供了范本。通过抓规范管理,全县大部分合作组织做到了“三有”:即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较规范的章程制度。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总体上评价是:有数量,但质量不高;有成绩,但问题也不少。我们在调查走访过程中,一些合作组织负责人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法律地位不明确,注册登记难。由于法律尚未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缺乏法律支持。虽然省政府〔湘政发(2006)1号〕文件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登记管理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营利性专业合作组织及所办经济实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工商登记,非营利性农民专业协会到民政部门办理“社团法人”登记。”作为营利性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时遇到了困难:按合伙企业登记不具备法人资格,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农民不愿登记;按有限责任公司登记门槛又高,登记手续繁多,费用较高,注册资金不少于3万元,并且要有验资报告,不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多数农民办不起。因此,部分有经济利益连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好到门槛低的民政部门办理“社团法人”登记。据这次调
本文标题:从韩国经验看发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教育培训事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5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