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训课件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训课件大家好,我是高碑店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XXX,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公共场所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卫生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公共场所的数量呈现出迅猛增加的态势,而随着公共场所的增加带来的各类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后,公共场所卫生日益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了众多卫生问题的焦点。那么我们在座的从业人员就更应该对我们的国家的有关公共场所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有所了解。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公共场所卫生方面知识。我们今天的学习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从业人员卫生要求,第三部分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第一部分:概论。第一、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公共场所的概念,所谓公共场所是指在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人们生活和社会环境的需要,由人工建成的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和一定围护结构的公用建筑物,公用场所或者公用设施;是人们学习、工作、旅游、度假、交往、就餐、休息、娱乐、购物、美容等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根据上面公共场所的概念,我们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要素:首先公共场所是由人工建成的;其次它有多种的服务功能;第三它有一定的围护结构;第四他是公用的建筑;场所或者设施;另外他可以供人们从事各类社会活动;最后,它是一个临时性的生活环境。第二、公共场所的分类。国务院制定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把公共场所分为七大类二十八种,第一类公共场所分为7大类28种:第一类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咖啡馆、酒吧、茶座。第二类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厅。第三类影剧院、录像厅、游艺厅、舞厅、音乐厅。第四类体育馆、游泳馆、公园。第五类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第六类商场(店),书店。第七类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第三、下面介绍一下公共场所的特点。首先顾客来自四面八方,身体健康状况差异大。大家都知道,公共场所的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尽相同,如果有的人带有传染病或者病毒的话,很有可能通过人与人的接触,或者人与物品的接触在把传染病或者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比如通过空气或者飞沫传播的流感和肺结核。第二是居住用餐等集中(特指宾馆,旅店,招待所,饭店,餐厅)。第三个特点是卧具用具公用(特指宾馆,旅店,招待所)。尤其像一些宾馆,毛巾、床单、被罩、水杯等都是公用的,所以被污染的机会多。第四是人口密度大,人和人的接触频繁,场所内空气容易受到污染(比如一到过年过节,一些商场接踵摩肩,人满为患,东西跟不要钱似的,这样的话,场所内空气质量肯定好不了)。第五特点是人员流动性大。正因为公共场所具备以上五个特点,它就为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此看来,公共场所具有双重性,对于顾客来说,它是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对于我们从业人员来讲,它是一个工作和劳动的场所;它的双重性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一方面它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繁荣了社会经济,另一方面他也为某些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部分: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要求。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所谓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是在公共场所从事管理和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服务的对象一般都是短暂但数量众多的顾客。这些顾客当中可能有一些人,可能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这些疾病有些是传染病。它一方面可能在顾客之间传播,另一方面也可能传染给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再传人给其他人。因此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对控制疾病的传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首先是健康要求。《公共场所卫生卫生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公共场所内所有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公共场所卫生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也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发现可疑传染病患者须随时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健康检查的项目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有关《预防性体检管理办法》执行。健康证不得涂改、转让、伪造。其次,新参加工作人员要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复训,培训情况应记录并存入卫生管理档案。公共场所培训的内容包括: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各岗位操作规程等。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第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意识;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上岗;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程序,防止造成交叉污染。第二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和理发、勤换工作服。第三从业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头发梳理整齐,举止大方,礼貌待人。第四在工作室不吸烟、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第五应熟练掌握卫生操作技能和常用的消毒方法,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仪容男士头发“侧不过耳、后不过领、不留须、不光头、保整洁、无头屑、保持黑发。女士“不披发、奇型怪发、勤梳洗、保整洁、无头屑、头发扎起来、保持黑发。耳部整洁、耳内无污垢;鼻子干净、整洁、不外露鼻毛、不流涕;;勤漱口,保持口腔卫生,牙齿干净,上班前不吃带剌激性气味的食品;勤洗手、无污渍;指甲内不得有污垢,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身体无异味,勤清洗;男士不留胡须及大鬓角。女士不使用过浓香水。3仪表1、上班时间工作服要穿戴整齐、仪表端正,工作服要求干净、整齐、笔挺。2、员工上班必须佩戴健康证明上岗,不得反戴或借戴他人健康证明。3、上班时保持工服干净整洁,不得放露胸怀、衣冠不整、不得卷起裤脚、衣袖、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雨鞋、凉鞋。(生鲜员工和雨天场外值勤防损员等特殊岗位人员需要时可以穿雨鞋)上班应按规定穿鞋袜。4、不能将化妆品带入工作场所,更不能在工作场所化妆、补妆。5、不得穿拖鞋上岗.第三部分: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公共场所方面的卫生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另外公共场所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公共场所各行业相应的卫生标准有十二项,分别是《旅店业卫生标准》、《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公共浴室卫生标准》、《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体育馆卫生标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商场(店)卫生标准》、《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饭馆(餐厅)卫生标准》。首先我介绍一下各类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下面七个方面:1室内的空气要达到标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超标)2微小气候适宜(包括气温气湿气流)3采光照明要良好4噪声符合标准5顾客用品和卫生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6生活饮用水要达到卫生标准7室内装饰要符合卫生要求。这是各位公共场所都要达到的基本卫生要求。下边我介绍几项重点的卫生要求:(一)空气质量的要求公共场所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一般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尘臭氧致病微生物等,那么如何改善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呢?首先要加强通风(方式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空调系统通风)是清除室内污物,改善微小气候和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其次是采用合理的清扫方式,如地毯使用吸尘器,硬化地板应用湿式清扫,三是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二)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卫生要求: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二、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标志。公用杯具、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三、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干净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应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应分类存放。四、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应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区分。五、公共场所应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六、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七、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01)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八、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餐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九、理发、烫发、染发、美容用的化学制剂、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GB7916-87《化妆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十、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药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三)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方法:1、水煮沸消毒法适用范围:餐(饮)具、毛巾、被单、服装等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水开后记时,持续15-30分钟。也可以用0.5%肥皂水或1%碳酸钠代替清水以增强消毒效果。2、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用于餐(饮)具、毛巾、工具、床上用品、服装、拖鞋、污染医疗用品等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的有84、消毒灵、优氯净、甲醛、来苏等,要注意的是消毒液不能过期,浓度达到标示所需浓度并将物品全部淹没,作用10-15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要提醒的是含氯消毒剂一般都有漂白和腐蚀作用,要采取适当保护措施。3、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用于理发美容工具,工作台面、商场购物车,楼梯扶手,门把手,马桶、游戏机,键盘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的有酒精、碘丁、含氯消毒剂等,方法是用布或棉球浸以消毒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的表面,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4、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用于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溶液喷雾,以使物体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喷雾顺序宜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喷雾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戴口罩和眼镜,并将食品、食(饮)具和衣被等物品放好。备注:做好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包括:名称,数量,时间,操作人及消毒方法)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消毒液,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当然,消毒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也提倡和鼓励大家能够使用更实用、效果更理想的消毒方法,来提升公共场所的卫生服务质量。总结一下公共场所卫生方面的要求,大致可以总结为公共场所卫生“十要”“十不要”(一)“十要”:l、室内外环境要整洁;2、卫生、消毒设施要齐备;3、公用物品消毒要规范;4、公共场所要禁烟;5、床上用品要一客一换;6、理发员上岗要着工作服、修面时戴口罩;7、卫生许可证、制度要上墙;8、从业人员上岗要有“二证”;9、个人卫生要“四勤”;10、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要申请。(二)“十不准”:1、不准无证(卫生许可证)经营;2、不准无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上岗;3、不准擅自改变经营项目;4、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5、不准在卫生条件和设施不配套的场所内经营;6、不准经营场所环境脏乱、用具不洁、个人卫生差;7、不准公用物品未经消毒就再次投放使用;8、不准在通风、采光不良的场所内营业;9、不准拒绝卫生监督与监测;10、不准擅自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不同,选择与从业人员相对应的行业)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旅店客房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和公共用品消毒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旅店。本标准不适用于车马店。2引用标准GB5701《室内空调至适温度》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标准值和卫生要求3.1标准值(见表1、表2)表1旅店客房卫生标准值项目3—5星级饭店、宾馆1—2星级饭店、宾馆和非星级带空调的饭店、宾馆普通旅店、招待所温度℃冬季
本文标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7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