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市委书记在政协xx市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政协xx市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各位委员,同志们:政协xx市第x届委员会第x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我代表中共xx市委,向大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刚刚过去的20xx年,是非常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洪水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奋力打赢了疫情防控、防汛抗洪、复工复产三场硬仗,“六稳”“六保”任务全面落实,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我们聚焦做强实体经济,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技改、园区“二次创业”和国企改革重组,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望突破xxxx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x万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我们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完善,xx镇高铁全线开通,xx正式迈入高铁时代;xxx博物馆主体完工并获国务院命名,“世界运河之都”影响力不断增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四连冠”,xx文明文化特质更加彰显。我们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系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完成基层审批服务执法整合改革任务,建成市县乡三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调度体系和城乡网格员队伍,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我们奋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集体经营性收入xx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完成“一年小灶”整治任务,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大幅下降;全面打响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六场硬仗”,大力开展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三大行动”,全市PM2.5、空气质量优良率、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好于省考核目标。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面完成了“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这其中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汗水。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职尽责,主动建言献策,凝聚各方力量,为xx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各位委员,同志们!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两个五年”规划接续交替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亲临xx视察,赋予我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称赞“xx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谆谆嘱托,让全市人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加振奋,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赋予了重大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在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省委娄勤俭书记要求xx“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xx的向往,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前不久,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x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把“好地方”xx建设好发展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目标追求,对今年以及“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全市上下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甩开膀子、迈开大步,加快推动“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不断夯实“好地方”的产业根基。xx历史上的数度辉煌,其根本在于产业的兴旺、经济的繁荣。历史和实践证明,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城市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当前,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仍是xx面临的主要矛盾,尤其是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层次不高是制约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举全市之力加以解决。我们要主动顺应科技变革的新趋势,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新阶段,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目标不偏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坚持产业科创和科创产业双向发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毫不动摇地一体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技改、园区“二次创业”,推动主导产业快速壮大、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持续不断地擂响产业强市的战鼓,让产业发展的热潮在xx大地竞相奔涌,让创新创业为“好地方”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不断彰显“好地方”的文化魅力。优秀的文明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好地方”xx的独特品牌和标识。习近平总书记称赞xx的文明文化在全国都很有分量,是对我们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高褒奖。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让古运河重生”的要求,牢牢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在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上做文章,在推进文明文化的活化利用上下功夫,努力把文化的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优势,活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动能、区域竞争的硬实力。我们要始终扭住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不动摇,以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争当示范为引领,以文旅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加快推动传统文化活态化呈现、创造性转化,加快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把文旅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让xx的文明文化更有分量、更有质感,更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不断厚植“好地方”的生态底色。绿杨城郭是xx。良好的生态既是风景,更是最基本的发展底色、最普惠的民生福利。习近平总书记在xx视察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不动摇,充分发挥长江、淮河、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四水”交汇的禀赋和优势,协同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确保“一江清水北送”“一江碧水东流”;一体推进生态宜居名城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加快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和功能品质;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和系统保护修复,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xx样板”,让xx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利。——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不断创造“好地方”的幸福生活。只有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好地方”才能越来越好。保障与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深厚的感情,一批实事接着一批实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努力打造更加宜创宜业的发展环境,不但要提供创业的平台,还要着力解决创业者“上有老下有小”的后顾之忧,让每一个创业者都能在xx尽情放飞梦想,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在xx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我们要努力提供更加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颐养、老有所乐;我们要努力实现覆盖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每一户城乡居民都能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让每一个xx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不断筑牢“好地方”的底线底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是把“好地方”建设好发展好的基本保障。我们要以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总抓手,充分激发群众力量,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理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积极推动重心下移,持续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力推进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惠民服务“一网通达”,加快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畅通为民服务“最近一米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各类风险防范,紧盯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城市运行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重点领域,坚决守牢底线、筑牢底板,让城市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群众生活更安心。各位委员,同志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地方”是实干出来的。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需要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目标同向、使命共担,携起手来向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是推动xx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推动形成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人才富集的优势,聚焦中心集思广益,抓住关键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与力量;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持续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的局面。全市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工作全局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认真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确保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渠道、干事有舞台、工作有作为,共同把政协事业推上新的台阶。各位委员、同志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就有收获。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勇担使命共奋进,凝心聚力再出发,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把“好地方”xx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让千年古城焕发更加强劲的新活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新业绩!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本文标题:市委书记在政协xx市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689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