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查对制度质控整改措施(最新5篇)
好文供参考!1/20查对制度质控整改措施(最新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查对制度质控整改措施(最新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查对制度【第一篇】1、医嘱查对制度(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下班查对上班医嘱,并有医嘱查对记录,参与查对者签全名。(2)医嘱应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每周参加查对不少于两次。(3)查对临时医嘱时要查对执行时间及执行者签名。2、服药、注射、静脉给药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浓度、用法、时间。(2)执行各项操作、处置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使用药品前要查对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好文供参考!2/20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对后再执行。(4)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反复核对。3、输血查对制度(1)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病人的交叉配血标本。(2)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至检验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3)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瓶(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及血量,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在确定无误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出。(4)输血前由两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5)输血时,由两人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量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好文供参考!3/20(6)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检验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以备必要时查对。4、手术查对制度(1)、手术患者查对制度①根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化验单、药物等。接患者之前,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进入手术间之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查对。进入手术间之后,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三方查对。②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按要求摆好床位。③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两名以上医护人员清点纱巾、纱垫、纱(棉)球、器械、缝合针和线轴数,并记录。术毕,再清点一次。④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卡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⑤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2)、手术物品查对制度好文供参考!4/20①清点内容:手术中无菌台上的所有物品。清点时机: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②清点时两名护士对台上的每一件物品应唱点两遍,准确记录,特别注意特殊器械上的螺丝钉,确保物品的完整性。③手术物品未准确清点记录之前,手术医生不得开始手术。④关闭体腔前,手术医生应先取出体腔内的所有物品再行清点。⑤向深部组织或体腔填入物品时,主刀医生应及时告知助手,洗手护士应及时提醒,防止遗留在体腔内。⑥严禁将与手术相关的任何物品随意带出或带入手术间。⑦进人体腔内的纱布类物品,必须有显影标记,一律不得剪开使用,引流管等物品剪下的残端不得留在台上,应立即弃去。⑧手术过程中增减的物品应及时清点并记录在手术单上,失落的物品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以便清点。⑨有显影标志的纱布不得覆盖伤口。好文供参考!5/20查对制度【第二篇】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根据医嘱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检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2)抽血时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有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与患者核实无误后方可抽血配型。(3)抽血后须在采血管上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同时将采血管号码条贴在化验单上,便于进行核对工作。2、取血查对制度(1)取血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2)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准确无误后将血袋放入清洁容器内送至病区。(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3、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一对”制度;好文供参考!6/20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无裂痕)。十一对:受血者姓名、性别、腕带、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采血日期、有效期。(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共同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血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4)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应观察3—5分钟再离开。输血过程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治疗抢救。(5)输血完毕,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如实填写输血安全记录单,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夹在病历中。(6)血袋封口,同时填写输血反应回馈卡立即送血库。好文供参考!7/20(7)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流程流程:采血前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检验项目等,准备好相应的试管→特殊检查确认病人是否空腹→采血部位通常选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不宜在手术、输液同侧手臂采血→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使用普通注射器采血,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要视所有标本为传染品,对“高危”标本,如乙肝病人标本、艾滋病病人标本等要注明标识,急症或危重病人标本要特别注明。4、抽血交叉配血查对流程流程:根据医嘱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检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核对无误后抽血→抽血后在试管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将采血管号码条贴于化验单,便于核对。5、取血查对流程流程:取血者与发血者共同查对→查看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无凝块和污染情况→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好文供参考!8/20报告→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6、输血查对流程流程: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八对”制度→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再次共同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头卡、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输血前后,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血液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观察3—5分钟再离开→密切巡视,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救治→输血完毕,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填写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血袋封口,查对制度【第三篇】各种查对制度一、总则为了做好各项工作,避免差错,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特殊环节和特殊部门的《查对制度》。所有部门在进行检查、治疗、处置及填写、分发报告单时,必须逐一认真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检查项目编号、诊断、检查治疗部好文供参考!9/20位等项目。二、医嘱查对1、医嘱执行三班查对制度。即:日班查对夜班医嘱及当天上午全部医嘱;中班查对下午医嘱;夜班查对中班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对医嘱一次,并签上总对者的姓名。2.非抢救状态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且保留用过的安瓿;经双人核对后记录在医嘱单上。3.处理医嘱者及查对者、转抄者,均需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4、重整医嘱必须双人核对签名。5、如遇使用青霉素等需要做皮试药物,必须有皮试结果后方可执行治疗。6.凡查对过的医嘱发生差错应由查对者与执行者共同负责。三、护士操作查对1、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2、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方法。3.“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4、三看:看药物有无混浊、变质,看药品有效期,看安瓿有无裂痕和破损。5.物品检查:查注射器、输液器刻度是否清晰,包装是否完好及有效期。6.发药好文供参考!10/20或注射时,如病员提出提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7.各种药物试验之前都要询问有无过敏史。8、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领药)。9、任何治疗、操作前必须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不了解的及时查询或询问,药品名标识不清的不能使用。10、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11、在实施各种高危或有创操作(如PICC、ERCP等)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四、输血查对1、病人需输血,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送至血库。紧急输血直接电话通知血库。2.血库工作人员到病区,带好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标签上注明病区、床号、日期)。紧急输血,血库人员到病区(急诊室)取输血申请单,当场将试管贴好标签。3.由病区(急诊室)护士陪同进病房,共同核对(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和住院号)后抽血,完毕,由护士及本人在输血申请单(背面)签字。4、血标本到血库后,先做血型鉴定(必须做正、好文供参考!11/20反定型),再做交叉配血(血库当班人员做凝聚胺法),然后请另一位当班人员再次做血型鉴定(正、反定型均做)、交叉配血(盐水法)。如遇冷凝集现象时,请在输血交配单上注明情况,提醒所在病区的医务人员注意。确认配血正确无误后通知病区领血。5、领血时,由护士和血库人员共同核对(三查十二对:检查血制品的有效期、检查血制品的质量、检查输血器装置是否完好;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血型交配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及量、供血者编号、血型及交配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及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后,在血液交叉配血检验记录簿上签字。6.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7、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再次做好三查十二对,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后,再次核对血液,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挂输血牌以警示。五、手术查对1、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腕带以便核查。2、在术前讨论完成并开出手术审批单后,必须由经治医师再次核查病人的身份、诊断和拟进行的手术,好文供参考!12/20并确认已经获得该病人的病历信息、相关检验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病人的知情同意书等有关资料。3、术前一天病区护士应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并交班。4、手术当天,手术室工勤人员接患者时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的病区、床号、姓名,病区护士与手术室工勤人员进行交接。5、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门口核对。6、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7、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
本文标题:查对制度质控整改措施(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08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