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专题党课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逻辑体系
专题党课: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逻辑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从政实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实践的有机结合,反映了习近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论结晶,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和经济工作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模式、**方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开拓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鲜明的政治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集中一切优势力量办大事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功带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轮又一轮的突破。十九届五中全会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1]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为**经济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方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汇聚起全社会的磅礴力量,万众一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方能在复杂变化的发展局势中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引领**经济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集思广益、形成合力,在资源储备相对薄弱的环节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2]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而未知的挑战意味着风险,风险往往伴随着机遇。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根本遵循。二、遵循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根本要求做好我国现阶段经济工作,必须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阶段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习近平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三个规律,这一概括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经济规律的充分尊重。[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了**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研判。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4]习近平指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坚持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经济保持几十年高速增长的“非常态”已逐步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常态化发展,人口红利、后发优势等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因素已逐步减弱。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仅仅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历史,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生产方式已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讲求质量效率的集约型生产方式。从要素投入量扩张为主拉动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调结构发展。从经济结构来看,过去一味追求扩大生产力,以增量扩能为主,逐步转向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逐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从经济发展动能来看,过去主要通过要素驱动经济发展,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资源消耗来促进经济发展。现在,经济发展动能逐步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低投入、高效率为导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三、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标识”建党100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5]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区别于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单独来看,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理念侧重方面各不相同,但系统地看,五大发展理念并不是相互孤立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每个部分都代表了我国新时代发展必须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解决新时代高效发展动力的问题,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要解决新时代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着眼于协调发展;要解决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必须注重绿色发展;要解决新时代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推进开放发展;要解决新时代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提倡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价值引领,更是新时代中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6]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为要求、以绿色为方向、以开放为路径、以共享为目的,内在统一、浑然一体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最重要的理论内涵,也将党关于发展的理论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突出强调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任何一个理念的践行都需要落实其他理念以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践行任何一个理念所引发、所伴生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且只能在践行其他理念的过程中加以化解。没有创新发展,脱离制度创新根本不可能实现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脱离技术创新的绿色发展实则是无源之水。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演进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习近平提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7]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和根本途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演进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路径。习近平在2015年11月初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论之一是教会我们在事物的演进进程中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曾几何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演进来说,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破解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瓶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刺激需求难以解决结构性矛盾,必须更多地从供给侧发力。党中央深刻洞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脉络,依据主要矛盾的转变,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工作。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十三五”时期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治本之策。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8]当前应继续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主线作用,要推进**制造向**创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9]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既能激发国有经济活力,又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力,充分满足我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中央及时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性思路,按照“三去一降一补”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基于我国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深化,也是我国以往发展战略的整合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战略方向,推动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的关键作用;要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
本文标题:专题党课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逻辑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18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