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DOC 7页)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一、培训教学设计(一)培训教学设计的涵义与特点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播信息和学习理论技能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培训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确立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步骤,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以使培训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培训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上。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二)培训教学设计的原则培训教学设计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方针、培训政策以及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现阶段,培训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综合原则:培训教学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大系统,因此,在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要综合培训问题对立统一的各个方面,对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无所侧重。.针对性原则:培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等同于单纯的学历教育。因此,培训教学活动也应针对培训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各种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是培训教学设计的中心指导思想,是培训教学设计活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最优化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致力于探讨教学最优的问题,即帮助教师力求完成复杂教学任务的捷径。培训教学最优化,其实质是探索在培训教学中如何花费最少的时间而获取最大的效果。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优化程度=培训效果÷时间要达到培训教学的最优化,必须考虑在培训过程中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要做到正确分析培训对象特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三)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这主要包括:1.期望学习什么内容?即教学目标的确定。2.为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进行教学和学习?即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即教学进度的安排。4.在进行培训时,如何及时反馈信息?即教学评价的实施。5.教学设计的以上基本内容,可用下图表示:(四)培训教学设计的程序由于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的不同,培训教学设计的程序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程序模式。、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肯普(J·E·Kemp)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是早期教学设计模型中步骤最明确的一个,其着重解决三个基本问题:(1).学习什么?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2).教学程序、教材和人员如何组合,才能最佳地实现目标。(3).使用什么手段来评价学习结果。肯普模型的具体步骤为:l列出课题,确定每一课题的教学目的l分析学员特点l确定可能获得明显学习成果的学习目标l列出每一学习目标的学科内容和大纲l设计预测题l选择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资源l协调所提供的辅助服务(如技术人员、经费、设备仪器和进度表等)l实施教学l根据学员完成目标的情况,评价教学活动,以便进行反馈和再修正。肯普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开展教学设计所涉及的辅助服务的作法加以系统考虑。该模型主要运用于课程、单元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和布里格斯把教学设计程序分为14步骤,它们分属于系统级、课程级和课堂级。该设计程序从整个教育系统的设计到课堂教学设计均适用。其具体步骤如下:(1)系统级l分析教学需求目的及其需要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l分析教学资源和约束条件以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l确定课程范围和顺序,设计传递系统。(2)课程级l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顺序l分析一门课的目标(3)课堂级l确定行为目标l制定课堂教学计划l选择教学媒体与手段l评价学生行为(4)系统级l教师方面的准备l形成性评价l现场试验及修改l总结性评价l系统的建立和推广、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美国迪克(WoDick)和凯里(LoCarey)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所提出的教学设计程序,是一个偏重于行为主义的模型,其强调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鉴别,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收集数据以修改教学。该模型深受加涅和布里格斯观点的影响,其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教学目标。该模型的第一步是确定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教学目标的来源是多样化的,但在这里,教学设计所关心的仅仅是教学目标明确化。(2).开展教学分析。即在培训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剖析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密不可分。(3).分析教学对象。即分析教学对象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测定他们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储备,以便确定培训教学内容的起点。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分析同步进行。(4).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即根据教学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结果,制定出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而需达到的具体的、精确的目标。行为目标是对总的教学目标的分解,其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是具体规定受训者,通过培训以后应能够做什么,在什么条件下能这样做及其可接受的标准是什么。(5).设计标准参照测试。即以具体行为目标为依据,设计测试工具,被测试行为,必须与行为目标所描述的行为相一致。(6).开发教学策略。即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行为目标的要求等,设计相应的教学形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有效的教学方法。(7).开发和选择教学。即在确定教学策略以后,设计与制作教学组件(Module),其主要由学生用书、测试题,教师用书等几部分组成。教学设计者要根据已有教学资源情况,或选择教材,或开发新教材。(8).设计和开展形成性评价。当教学组件原型制用完毕后,需要一个试用与修改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可分为个别性评价,小组评价和实地评价(fieldevaluation)。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多角度评价学习及教学系统的效果,以达到进一步修正教学组件目的。(9).修改教学。即通过形成性评价,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对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媒体等作相应的修改,以逐渐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现代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在中国培训教育中,流行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教学设计程序。该程序既适用于一门课程和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又适用于一节课堂的教学设计,其主要步骤是:(1).确定教学目的(2).阐明教学目标(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4).选择教学策略(5).选择教学媒体(6).实施教学计划(7)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修正。二、培训课程设置(一)一般课程原型课程是动态的教育现象,课程设置随教育性质、教育对象和教育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美国教育行政人员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SchoolAdministration)将课程原型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中国教育理论界也大多沿用这种分类。.学科课程(subjectcurriculum)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确定一定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期限。此类课程在选择和组织内容时,根据各门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侧重于各学科领域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按学习心理和教学要求进行。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储备,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规定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由于学科课程历史悠久,系统科学,加之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因此,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教育中被广泛采用。.合科课程(Broad-fieldcurriculum)合科课程亦称广域课程,实际上是学科课程的改进类型。其特点是将几门相邻学科合并,既保留学科课程分科教学的长处,又克服了学科课程学科过细的缺点,减少了教学科目。.活动课程(Activitycurriculum)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一种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其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自己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科目。它不预先规定应该学习什么,教科书失去了神圣的地位,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参谋和顾问,基本上取消了班级教学制,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主要围绕各种活动进行,提倡从"做"中学。.核心课程(corecurriculum)核心课程亦称轮形课程,是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核心而组织的课程。它以一个学术领域或主题为核心重新组织有关学科,从而形成学科之间的新联系,是一种介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课程类型。核心课程反对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设置课程的基本出发点,但主张学生的活动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反对由学生自己决定活动内容,主张由教育者按照社会生活需要来决定;强调预先规定课程并将预先组织的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材料,但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由师生共同规划学生活动。核心课程从总体上倾向于打破学科界线,以人的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材,注重教材内容围绕核心由近及远、由简及繁、逐步深入、联系实际。(二)培训课程设置模式--集群式模块课程、集群式模块课程是在借鉴MES、CBS、"双元制"等国际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成人教育内在规律,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培训课程模式。它以提高受训者素质为目标,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既强调相关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强调特定职业、职位的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MES,即ModulesofEmployableskill的缩写,可译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法,是国际劳工组织于本世纪70年代在收集和研究发达国家各种先进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其课程是以对具体种的任务和技能进行科学分析为前提,严格按照工种规范,以模块形式开发出来的,是一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所谓CBE,是指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是能力本位主义教育思想的体现(CBE为Competence-BasedEducation的缩写)。它是60年代末由加拿大研究开发、并在国际上相当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集群式模块课程的特点集群式模块课程与单纯的学历教育课程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课程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宽基础、活模块"是集群式模块课程的两大结构。"宽基础"部分的课程集合了相关职业所要求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活模块"部分的课程则专门针对某一特定职位或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宽基础"与"活模块"是共性与个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例如,各类干部培训所开设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科学知识、法律等课程,就属于"宽基础";而针对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所开设的各种专题课程和专题讲座则属于"活模块"。.课程设计强调两个侧重集群式模块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从职业岗们的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集群式模块课程在决定内容取舍时,有两个侧重,即既重视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又重视职业岗位的未来发展;既重视职业资格的导向,又重视基本素质的培训。集群式的模块课程的"宽基础"重在体现职业岗位的基本素质,而"活模块"则完全围绕某一职业的岗位职责来确定,即重在体现该职位的专项能力的条件。当然,每一专项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离不开基本素质的培养,因此,"宽基础"与"活模块"的不同侧重应有机统一起来。.课程实施倡导两个结合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实施倡导两个结合,即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与能力本位教学的组织形式相结合,基础知识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结合。能力本位教学在职业培训教育中具有独到优势,但完全套用MES、CBS等模式的组织形式,难以在中国推广。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宽基础"主要沿用传统的班级教学,但要求引入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活模块"则倡导使用能力本位教学的组织形式,以突出技能训练。集群式模块课程基础知识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的结合,应贯穿于"宽基础"主要沿用传统的班级教学,但要求引入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活模块"则倡导使用能力本位教学的组织形式,以突出技能训练。集群式模块课程基础知识教学和职业能力训练的结合,应贯穿于"宽基础"、"活模块"的全过程。既不能把"宽基础"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基础知识教学,仍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把"活模块
本文标题: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DOC 7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2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