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1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生字9个:璧赵秦蔺殿颅斋奉僵;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能区分“吩咐”和“嘱咐”,并会正确使用。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文中关键词语来复述指定的课文内容。3体会蔺相如维护国家利益,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萨沙为什么把雨衣的下部盖在了蔷薇花上,体会萨沙要做强者的志气,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最弱小的人”的高尚情操。教学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收集《卞和献玉》和蔺相如的故事教学流程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2.过渡:无价之宝和氏璧归楚文王后,被视为国宝,在楚国历代国君手里相传了370多年。楚国时期,七雄争霸,各诸侯国都想把这块稀世之宝据为己有。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期间的一个故事。3.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注意:“璧”的字形)(二)初读,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重点指导词语读音:和氏璧蔺相如瑕斑宫殿头颅斋戒弄僵难读句段: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参考资料,少熬夜!并读一读。)说明:(三)结合重点句子,再读课文。1.为什么“一定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⑴引导学生学习1—3节,并思考。⑵赵王碰到了一个什么棘手问题?你能用上“如果……就……”来说好吗?(3)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补充资料: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没去秦国之前,蔺相如已想好两个对策,可见这人做事_________(4)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2.蔺相如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默读4-11小节(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谎指瑕疵,要回宝玉;理直气壮,誓与共存;巧言拖延,争取时间)⑵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没有诚意,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①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3)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出示撞柱画面,重点理解第2句话,体会蔺相如心情。思考:如果秦王没有劝阻,蔺相如会不会与玉同碎?①鼓励学生做多种设想,并且说出根据;②什么叫“理直气壮”?③对于秦王的欺骗,蔺相如有充分的理由不把玉交给秦王,谁能理直气壮地读一读这几句话?品味“只好”参考资料,少熬夜!①理解“只好”的意思;②找到并读读“只好”所在句子,明白“只好”的前因后果,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归纳:在赵王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出使秦国。从蔺相如取回宝玉拿在手中到理直气壮地揭露秦王,从扬言要把“脑袋和宝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到巧妙地想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系列语言动作,都表明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智大勇)。(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三句对话。(5)故事的结果怎样?(板书:归赵。)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因为。秦之所以x下令放蔺相如回国,是因为。(五)学生参照板书复述完璧归赵经过。(六)作业:课外阅读《湎池会》、《将相如》。板书设计13完璧归赵谎指瑕疵,要回宝玉蔺相如理直气壮,誓与共存智勇双全巧言拖延,争取时间本课小结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清楚地认识故事的历史背景接着让学生默读重点段,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品词析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1、读下面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块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4、抓住“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教学过程:一、由“璧”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各种玉器图。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参考资料,少熬夜!有价,玉无价。纯晶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里当中是无价之宝。2、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现在人们也用“璧”通称美玉。(出示:美玉)3、今天课文中提到的这块美玉就叫“和氏璧”,文中称它——“奇珍异宝”。(出示,齐读)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6、“完璧归赵”是中国历的一个典故,现在已成为成为成语。请大家看动画,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1)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好无损)。问:主人公是谁?(2)指导读好“蔺相如”的名字。(门里面不是佳,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二、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1、明确复述的要求。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典故,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能将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2、交流,出示。指名读。“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像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注意停顿符号)“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因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3、男同学读对赵王说的话;女同学读对秦王说的话。三、学习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2、因为赵王不放心,所以蔺相如先说——(生读),参考资料,少熬夜!为了能让赵王真得放下心,又补充了一句——(生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秦王真心换城,我就——(生读),反过来如果秦王不是真心换成,我就——(生读)。3、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的——(诺言,承诺,保证)四、学习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1、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2、小组一齐读读蔺相如对秦王说得三句话,联系上下文及秦王的表现,说说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小组交流)3、学习第一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秦王信以为真就把玉还给了蔺相如。板书:信以为真(3)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练。4、学习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1)指名读句。(2)再读,读好感叹号。(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地说)(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蔺相如究竟有什么“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前半句)(6)自己读读,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板书:理直气壮)(7)刚才蔺相如已经用了一个巧妙的借口要回了宝玉,宝玉既然已经在手,他为什么不走,还要紧接着说(齐读后半句)这是要摔玉啊!(板书:摔)为什么?“骗”字用得好吗?(要)(8)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把自己的——(这句话很长,老师来帮帮你们,注意停顿符号。)(9)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若言吗,他说—(齐读临行前的话)(10)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他一定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国家的利益。(11)为了保住镇国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见他——(引读句子)(你们看上去是要摔玉,参考资料,少熬夜!实际上是要护玉。板书:护)(12)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所以在复述时,加上动作,一定要讲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13)自由复述,指名复述。5、学习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⑴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板书:随手指点)⑵指名读句。⑶交流。⑷引读。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1、复述课文,深化感悟。蔺相如就是这样在秦国的大殿上,为了保护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他抓住秦王爱玉心切的心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秦王斗智斗勇,从而将赵国的镇国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现在你就是当时跟随蔺相如一同前往秦国的随从,请你把在大殿上看见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告诉赵国的人听。你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说说看,注意把蔺相如怎么做、怎么说得讲清楚。2、填空: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知道他没有换城的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地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得摔坏宝玉,就——,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又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立即叫随从——,从而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3、听了随从讲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蔺相如真了不起,是他保住了我们的镇国之宝。)4、同桌两人再配合着练练,一个讲故事,另一个像老师刚才那样发表一下自己听了故事后的感想。5、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护镇国之宝和氏璧,这种以维护国家尊严为荣的民族气节至今传为美谈!而“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回去以后,让我们把这个的典故讲给更多人听吧!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3【教学目标】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2、正确朗读课文。参考资料,少熬夜!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故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完璧归赵》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52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