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对韵歌》教案(精编4篇)
写作好帮手1/12《对韵歌》教案(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对韵歌》教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对韵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象形字、看图、找朋友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对韵歌的韵律美。3、会写“虫”、“山”两个字,学习基本笔画“提”。教学重点通过象形字、看图、找朋友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在读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教学过程:课前互动(1分钟)过渡:王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已经写作好帮手2/12和前面学过的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今天他们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出示词语(日月、水火、天地、坐下、大人、你好、我们、耳目)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你们到风景秀美的大自然里去游玩一番。准备好了吗?图片导入过渡:大自然美吗?(美)其实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家,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吧)。相机出示云、雨、风、鸟图片和从象形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出示带箭头演变过程)聪明的小朋友们,这几个字和我们前面学的日月水火一样都是?(象形字)你们认识了吗?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它们吧。一出示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圈出生字,如果你圈不出,请你向同桌求助。2、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适时鼓励)3、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全班齐读)。师:同学们读得真流利!写作好帮手3/12过渡:这会儿呀!生字宝宝都着急了,特别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瞧!它们都从课文里跳出来了。4、出示6个生字(云、雨、风、花、鸟、虫)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看谁最先和他们交上好朋友。(学生自读)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互读)。哪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开火车读或组词。(同学读得棒极了!现在我们来一起玩摘苹果游戏吧!(学生摘苹果)过渡:看到小朋友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加入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吗?。过渡: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出色了,送给你们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5、生字回文(故事导入)出示课文,过渡:有一天,云想去找他的好朋友雨玩,走着走着,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怎么办呀?这时候有一位好心的生字宝宝为他们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它是谁呢?(跳着出示“对”)跟老师读这个字,它不仅帮助了云和雨,还帮助了其他小朋友。(出示全文)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我们快来一起大声地读读他们吧!自由读,听广播员阿姨读,全班读。(老师觉得小写作好帮手4/12朋友们读得和广播员阿姨一样好)总结识字方法:不知不觉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我们看看运用了图片、象形字、讲故事、组词、生活中识字这几种方法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你们真是识字小能手。孩子们,累了吧,让我们休息一会,做做运动吧!(课间操视频)师生同做。二:指导写字过渡:相信你们接下来会写得更棒!出示“虫”、“山”1、生观察、交流、跟写。2、师边范写,边强调重要笔画,生书空。3、描红并写一个。3、组词,造句。三:拓展阅读过渡:你们瞧,生字宝宝很调皮,他们又藏在了这些小文章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吧!(圈出生字,老师带着读)1、选自《声律启蒙一》2、《二》3、《三》4、《四》四:看图说话(出示情境图)你们真是一群小孙悟空,火眼金睛找得真准,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画,请你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写作好帮手5/12它们在干什么?生说,相机鼓励:(如果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就更好了;如:我看见了()、能用上生字就更好了)板书设计:5、对韵歌山虫对韵歌教案2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一)、学习书写生字“云”1、课件出示“云”字,说一说“云”字部首、结构。2、引导生说出“云”的读音。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云”这个字。4、同学们我们来观察这个字有几个部件组成?分别是什么?(由“二”和“厶”组成)5.部件本义①“二”(同“上”)表示天空。②“厶”(胎儿)表示像胎儿那样的云团。6.你能根据这两个部件的本义试着说一说“云”本义是什么?7、师小结:天空的云团,水蒸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点成团地在空中飘浮叫“云”:云对雨。8、指导书写“云”字。强调“云”新笔画撇折。写作好帮手6/12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以下生字:chònɡ甲秾稀字形甲骨文像蛇之形。本义蛇,俗称“长虫”。指导书写时强调“虫”的笔画提。shān甲金苩字形甲骨文、金文像山峰连绵之形。本义连绵的山峰。指导书写时强调“山”的新笔画竖折。(三)、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2.课件出示词语。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课件逐一出示认读生字“对、雨、风、花、鸟”5个字。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2.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作业布置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对韵歌》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写作好帮手7/122、会书写一个生字“山”,认识一个新笔画“竖折”。3、正确朗读儿歌。教学重点: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2、正确朗读儿歌。教学难点:会书写一个生字“山”,认识一个新笔画“竖折”。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我说天,我对地;我说黑,我对白;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远,我对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快把你们说的小对子读一读,你们说的这些小对子都是由相反的字组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小对子,这里面也有小对子,可他们就不是反义词了。出示《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1、齐读课题,认识对字。你能给对字找到他的好朋友,让他们组成词语吗?写作好帮手8/12对手、对面、成对、对联、对错。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4、学习第一句云对雨,雪对风读着读着,快看,里面有一个生字宝宝跳出来了A:云图片记忆出示云的象形,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我们的象形文字真有意思,一幅画就是一个字。B:云组词应用。C:图片学习雨D:声音导入学习风导语:一阵风吹过,把这些生字宝宝都吹到了一起,快来认识一下他们吧!5、学习第二句花对树,鸟对虫导语:看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又有对子小朋友跟大家见面了。A:学习花,组词积累。B:图片认识虫,组词识记虫。6、学习第三句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通过图片理解山清水秀柳绿桃红7、诵读儿歌写作好帮手9/12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1、开火车读生字。2、读要求写的生字。3、指导书写。(1)一看笔顺,认识新笔画(2)二看结构(3)三看关键笔(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你们还想读这样的小文章吗?这篇选自《声律启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从古代到现代,吸引了很多人。课下你也可以拿起来这本书读一读。对韵歌教案4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撇折“ㄥ”。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感受小诗中蕴含的对对子知识。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三、教学难点:书写汉字四、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五、教学时间:三课时写作好帮手10/12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7个字,认识笔画撇折“ㄥ”。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小诗中蕴含的对对子知识。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写作好帮手11/12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5、指导学习“云”“山”“虫”。(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学生发表感想。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写作好帮手12/12(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7、理解词语。(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说一说:()的桃花,()的柳树。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个别读,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本文标题:《对韵歌》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54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