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第一篇】今天我观看了《20xx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数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其中,我最想为杨科璋鼓掌,因为他的无私大爱深深地感动了我。杨科璋是一位普通的消防员,经常奋斗在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最前线。一天,一栋小区里失火了,里面有一户人没有出来,杨科璋作为一名消防员,毫不犹豫地对其施以援手,他冲进里面救出一位小女孩,小女孩只有一岁半,因为吸入了太多的'浓烟,所以杨科璋必须先救她出来。杨科璋跟小女孩的妈妈说:“我一定会把你的女儿就出去的,请放心!”杨科璋在滚滚浓烟中先把小女孩救出去了,可是队友看杨科璋进去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出来。队友找到了杨科璋,却看到他躺在一楼电梯井里,怀里紧紧抱着小女孩,当时的情景非常感人。杨科璋静静地躺在地上,紧紧地抱着小女孩。小女孩只是头部擦伤,并无大碍,而杨科璋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小女孩的妈妈泣不成声,特别感激杨科璋,队友也为他的救人精神所感动,为失去这么好的战友而流泪。原来,当时因为浓烟太大看不清路,杨科璋不小心从电梯口掉了下去,本来杨科璋可以张开手抓住铁杆自救。他却并没有张开手,因为他手上还有不到两岁的小女孩,他就这样离大家而去,年仅二十七岁。我觉得杨科璋是一位出色的消防员,是一个勇敢而无私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让这缕爱的光芒永留人间!所以我要为杨科璋鼓掌,我要用鼓掌表达我对他的敬意。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第二篇】今天我观看了《2017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数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其中,我最想为杨科璋鼓掌,因为他的无私大爱深深地感动了我。杨科璋是一位普通的消防员,经常奋斗在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最前线。一天,一栋小区里失火了,里面有一户人没有出来,杨科璋作为一名消防员,毫不犹豫地对其施以援手,他冲进里面救出一位小女孩,小女孩只参考资料,少熬夜!有一岁半,因为吸入了太多的浓烟,所以杨科璋必须先救她出来。杨科璋跟小女孩的妈妈说:“我一定会把你的女儿就出去的,请放心!”杨科璋在滚滚浓烟中先把小女孩救出去了,可是队友看杨科璋进去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出来。队友找到了杨科璋,却看到他躺在一楼电梯井里,怀里紧紧抱着小女孩,当时的情景非常感人。杨科璋静静地躺在地上,紧紧地抱着小女孩。小女孩只是头部擦伤,并无大碍,而杨科璋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小女孩的妈妈泣不成声,特别感激杨科璋,队友也为他的救人精神所感动,为失去这么好的战友而流泪。原来,当时因为浓烟太大看不清路,杨科璋不小心从电梯口掉了下去,本来杨科璋可以张开手抓住铁杆自救。他却并没有张开手,因为他手上还有不到两岁的小女孩,他就这样离大家而去,年仅二十七岁。我觉得杨科璋是一位出色的消防员,是一个勇敢而无私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让这缕爱的光芒永留人间!所以我要为杨科璋鼓掌,我要用鼓掌表达我对他的敬意。精彩点评:“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杨科璋的颁奖词也十分感人。郭睿同学用满心敬意重现了他救人的感动事迹,掌声在我们心中响起!好好揣摩下语言组织!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第三篇】犹如英雄穿越黑暗森林,最终到达曙光的彼岸。这些年来,无数老兵做出勇敢的穿越。去年6月1日上午,达州一名9旬高龄的老人,突然翻越自家阳台,“吊”在空中……听到呼救声后,人群中冲出一名戴着眼镜、身穿黑T恤的中年男子,在老人落地前一瞬间,用双手将老人成功接住。这名叫王亮的男子,是一名老兵。有的勇敢穿越,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们义无反顾。今年3月,空降兵部队士官李道洲,休假期间三进火海救人,救出两人之后,救第3人时壮烈牺牲,而牺牲时仍背着被困女子。感动中国的杨科璋,那个牺牲时才27岁的指导员,被战友们发现时,仰面躺在地上,而他所营救的小女孩被他紧紧搂在胸前。坠落电梯时,由于杨科璋身体的缓冲,小女孩除头部擦伤外没有任何损伤。一瞬间,老兵做出的抉择,是出于保护他人生命、参考资料,少熬夜!保护孩子,而舍弃自己、忘却自我。这大概就是军人的本能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质。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途程中,虽无需董存瑞那样再去舍身炸碉堡,但却需要那些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英雄,需要那些立足岗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需要那些缉毒、反恐、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狼”式英雄,需要那些戍边卫国、献身国防、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英雄……和平年代的英雄,多是从平凡里走出来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存活在教科书里的。不管是祖辈还是父辈,或是90后甚至00后,总有一批英雄为祖国、为民族挺身而出。在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英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央视播出的“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种得桃李满天下的卢永根,省吃俭用,把一辈子的积蓄880万元捐献给了教育扶贫事业;被称为“人民的樵夫”的廖俊波,以“背石头上山”的艰苦工作,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的卓嘎和央宗,半个多世纪来,她们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他们看似平平常常,但他们的事迹却感人至深。近几天,川航3U8633机长刘传健“史诗级”备降事件刷爆了朋友圈,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风挡玻璃突然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每个惊魂细节,都意味着这是一次足以载入航空史的奇迹;被惊魂细节和英雄意志感动的网友们热情地为机长刘传健点赞,称他是“英雄”、“中国版萨利机长”。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感奋的变化,现代化实践中到处都涌现出令人敬佩的英雄。可见,英雄梦不是睡到自然醒就能实现的,英雄壮举那惊天动地的一瞬间,其实是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成就,是心灵的千锤百炼铸就。设想一下,一个整天懒懒散散、无所事事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极端自私、漠视人民生命财产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玩世不恭、没有国家责任担当的人会成为英雄吗?心怀英雄情结,坚守平凡岗位。英雄壮举蕴含于平凡的工作之中。把复杂的事情做出条理性,把简单的劳动做出熟练性,把单调的工作做出极致性,用扎扎实实的劳动构筑英雄的阶梯。“爆炸性释压”是飞行员日常训练的科目之一。严格的日常训练,让刘传健机长在关参考资料,少熬夜!键时刻作出了正确判断,也拯救了128条性命。而把英雄情结和家国担当融合在一块,英雄才有深厚的精神沃土滋生,才有丰沛的精神追求凝聚。那些默默无闻的夜班编辑,那些凌晨早起的马路保洁工,那些坚守于工作岗位的工人、农民、教师、士兵、科技工作者,他们中的模范人物,心灵深处总有一丝报国情怀在躁动,只是默默地等待时机。“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英雄辈出。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奉献,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英雄。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第四篇】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杨科璋,1988年3月出生在广西玉林市,20xx年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历任玉林市消防支队北流中队副中队长、特勤中队副中队长,12月至今任玉林市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入伍4年来,杨科璋先后参与灭火抢险救援作战任务近200余次,抢救被困群众160多人。5月30日,杨科璋为转移被困幼童英勇牺牲,年仅27岁。5月30日凌晨,在灭火救援战斗中,广西玉林市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指导员杨科璋怀抱一名两岁大的女孩踩空坠楼。从高空坠楼时他紧紧抱住女孩,保住了女孩的生命,自己却壮烈牺牲。他用自己的身体给怀中孩子充当“救命垫”5月29日23时33分,玉林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玉林市玉城街道新民社区泉源街一栋民宅起火,有人员被困。玉林支队一次性调派16辆消防车、65名官兵赶赴现场。23时55分,火势基本得到控制。起火楼房二楼至五楼临时搭建的木质楼梯被烧毁,周边场地狭窄,举高喷射消防车无法施展。30日零时左右,搜救组第一分队从着火建筑南面毗邻建筑六楼顶通过三节拉梯配合挂钩梯进入火场搜救,在起火建筑五楼西面卫生间发现3名被困人员:一名妇女和她10岁的儿子、两岁的女儿。第一分队还承担着救火、排除隐患、探明救生路径等紧急任务,便向现场指挥部请求增援。杨科璋主动请缨,带领三名战士组成另一支搜救组,参考资料,少熬夜!进入起火建筑。当他们抵达五楼时,发现受困的母子三人被有毒浓烟熏得瘫软在地、不断呕吐、痛苦号哭,小女孩几乎昏厥。杨科璋等迅速将母子三人安全转移至窗口附近。据被困人员陈女士介绍,当时浓烟滚滚,她跟孩子们冲不出去,被困在卫生间内,直到杨科璋的到来。陈女士说:“杨指导员一见到我们便焦急地询问,然后把空气呼吸器面罩给我们。”凌晨1时许,陈女士母子三人体力渐渐不支,尤其是女儿一直哭闹不止。杨科璋见状,担心小女孩因为年龄太小吸入太多浓烟身体撑不住,便率先抱起小女孩开始向安全区域转移撤离。滚滚浓烟中,由于现场能见度低,杨科璋踩空,与被救女孩一起从五楼预留的电梯井坠落到一层。坠楼的一瞬间,杨科璋仍紧紧抱住怀里的孩子。当消防官兵找到坠楼重伤的杨科璋时,他的一双手还紧紧护住小女孩。小女孩因为杨科璋以自己的身体充当了“保护垫”,得以生还。而杨科璋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5月30日5时23分壮烈牺牲。
本文标题:杨科璋事迹心得体会范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752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