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精编中职语文教案样例3篇
好范文解忧愁1/10精编中职语文教案样例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精编中职语文教案样例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项链优秀教案1活动设计本教材《田鼠太太的项链》适宜在大班的“动物大世界”“有用的植物”“寒冷的冬天”等主题中进行教学。活动目标1、通过倾听故事,能对田鼠太太的行为展开积极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力。2、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事先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活动准备根据绘本故事制作PPT,选择一段抒情性的乐曲。活动过程一、经验谈话导入,引出并认识角色。(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式”引入,密切教师与幼好范文解忧愁2/10儿之间的关系,使幼儿放松、自信地表达已有经验;教师通过了解幼儿前期经验,自然地引出故事。)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季节?“丰收的季节”表示什么意思?2、秋天到了,人们忙着收获水果和粮食。那么动物们在干什么呢?3、瞧!谁来了?(认读文字“田鼠太太”)“太太”是什么意思?4、秋天里,田鼠太太会忙些什么呢?二、看看听听议议,初步了解作品内容。(设计意图:借助“插问”让幼儿进行适度的推测和适当的对话练习,从而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1、你听见花母鸡说什么了?(模仿话语)“高贵”是什么意思?(极为珍贵、贵重的意思)2、你认为花母鸡的话有道理吗?田鼠太太会怎么想、怎么做?3、听了兔子的话,田鼠太太会怎么做?4、刺猬看着田鼠太太的鞋子,它和乌龟可能会说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5、听了刺猬说的话,你认为田鼠太太会怎么做?会不会再去用粮食换新鞋子?请说出“换还是不换”好范文解忧愁3/10的理由。6、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过渡性结语: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听听冬天来到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完整欣赏故事,设问讨论,理解作品内容。(设计意图:借助问题讨论,引导幼儿一起对田鼠太太的行为展开讨论,并理解作品的深层内容。)听完故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1、田鼠太太已经准备了许多过冬的粮食,最后怎么会昏倒在雪地里?2、田鼠太太准备了哪些过冬粮食?这些过冬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呢?3、你认为田鼠太太拿过冬的粮食去换新衣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4、那么田鼠太太为什么要把这些粮食换成新衣服、新鞋子?5、到底漂亮重要还是安全过冬重要?如果你是田鼠太太你会怎么做?教师: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考虑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不能为了爱漂亮,以小失大。四、小组辩论,深化情感,引发探究兴趣。好范文解忧愁4/10(设计意图:通过问题“选择”,再次激起幼儿思维与表达的积极性,培养幼儿辩证看待人物的态度,引发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进一步探究与发现。)1、你喜欢田鼠太太吗?请说出理由(分组讨论,集体辩论)2、让我们赶快帮田鼠太太想想办法,怎么让田鼠太太和孩子们安全地过冬呢?教师结语:请你们把田鼠太太一家怎么过冬的故事创编出来。活动延伸1、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围绕故事内容的各种材料让幼儿阅读、绘画、续编和表演。2、随着冬季的到来,开展“动物过冬”的探究活动,并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教学反思有效的集体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教学前的预设,更需要教师教学中的灵活执行,还需要教师教学后的及时反思。本次活动带给我的体会是:预设意义重大由于对教材解读比较准确,对教材的修改、补充合理,达到了预设的目的,实现了文学作品熏陶幼儿美好情感,促进幼儿语言思维发展的主要功能。故事开头和结尾部分内容的添加,比较好地帮助了幼儿好范文解忧愁5/10从不同角度选择“喜欢还是不喜欢田鼠太太,或者有点喜欢和不喜欢田鼠太太”,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有理由地进行“选择”,从中也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美好的情感:对角色的喜爱、对角色的认识,进而尝试如何辩证地角色。教法探索实效明显在大班幼儿故事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以听为主”“听一讲一听”等教法,采用“倾听一讨论法”“看听讲做结合法”,有效地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效处理好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我采用的“阅读观察”“插问讨论”“多向交流”“角色体验”和“争论选择”等方式,使幼儿在“倾听”(输入)故事内容中积极“表达”(输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班幼儿在故事教学中自然地“输入”和“输出”,并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观察分析、推测想象、判断推理,因此教学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实效性。重在关注幼儿表现教师在教学预设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考虑幼儿可以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场幼儿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关注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经验的表现以及每个幼儿学习中的差异表现。在教学中,我能运用多种方式与幼儿互动,能关注并满足每个幼儿的表达愿望,鼓励并好范文解忧愁6/10尊重每个幼儿的自我认识。项链教案2活动目标学习依据abab等简单规律排列物体。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珠子。活动内容学习领域:形式:小组1、老师出示小珠子,请幼儿说说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小朋友想的很好,可以用来做项链。今天我们就用珠子来做一条美丽的项链。好吗?”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项链做好想送给谁呢?”“为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一直照顾自己很辛苦,要把项链送给妈妈,谢谢妈妈对自己的照顾。3、老师出示自己编的项链,请幼儿说说项链是怎么编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项链上珠子的排列规律。老师最后总结编项链的规律:ababab,如一个红色一个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4、请幼儿自由编项链,并尝试说说自己是按什么好范文解忧愁7/10规律编的。如一个绿珠子一个红珠子。5、完成后,请幼儿把项链带回家送给妈妈,借此表达对妈妈的爱意。评价·能按abab的规律排列物品。活动建议:·如幼儿做得到,可请幼儿记录自己所编项链的规律,如在所画方格中涂色记录。·还可以让幼儿先进行设计,并将自己设计的项链先画在纸上,再设计制作项链。·如果幼儿除abab的排列规律外创造出其他规律,教师更应该鼓励,并使幼儿明晰这些规律的序列。项链教案3一、教案目标:1、了解情节,能随着情节的发展,想象角色的心理变化及行为。2、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语言清楚完整。3、懂得坚持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二、教案准备:1、录音。2、老牛头饰、小猴、公鸡、小狗、小猫贴绒头饰好范文解忧愁8/10各一。根据情节制作的四条项链。奖牌一枚,四个动物对待项链的不同态度的图片(七张)。三、教案过程;1、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对的兴趣教师戴上老牛头饰:“小朋友,你们看,我是谁?”今天,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跑步比赛,等一会我要给动物们戴上这几串特殊的项链,这是什么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如果谁能够戴着项链跑到终点就能取得胜利,谁想和我一起当裁判?2、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设置问题,师生共同理解情节(1)、小裁判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他们各自戴了什么项链?瞧,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发令吧!(2)、引导幼儿观察四张图片,讲述动物们对项链的最初反应:听到令响,动物们撒开腿向前跑去,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用摄像机把他们拍下来了,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个别交流后表达,在表达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记号、细节,启发幼儿推测动物的心理。最后教师小结:小猴盯着桃子项链抓耳挠腮,差点儿摔了一跤;公鸡将项链上的玉米数了一遍又一遍,越数心越痒;肉骨头项链被小狗的口水弄得湿漉好范文解忧愁9/10漉的了;香香的鱼干引得小猫不停地叫唤。不好,食物项链把动物们馋得口水直流,他们能坚持跑完吗?我们来猜一猜。(3)、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动物各自的反应。动物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照片”:小裁判,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和公鸡在说什么?做什么?小狗在干什么?小猫呢?他是怎样想的呢?(4)、操作贴绒,了解的结束部分,明白小猫为什么得冠军的道理。比赛结果马上出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谁能获得冠军?谁戴上了这块金灿灿的奖牌?教师边讲述边操作:“小狗吃完了肉骨头项链,很快就第一个冲到了终点;随后小猴、小猫、公鸡都先后到达终点,”现在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最后教师小结:有的裁判认为小猴聪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应该得冠军;有的裁判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得冠军;也有的认为小猫不吃鱼干坚持跑到终点应该得冠军,你们讲得都有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进行的可不是普通的赛跑,而是毅力赛跑,只有戴着自己的项链跑到终点的才能获得冠军,请大家检查一下项链。现在那么说谁能获得冠军?把奖牌贴在获胜者身上。好范文解忧愁10/10(5)、迁移提问,加深对的理解。小朋友,你有没有碰到过困难但是坚持下去的事情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小结:是呀,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候你可以想想今天的戴项链比赛,想想得冠军的小猫,坚持下去,或许你会获得成功。3、完整欣赏录音,进一步理解(1)、这次比赛真有意思,我们再来边听边看。(2)、给起一个合适的名字。(3)、今天的比赛真精彩,以后开运动会时再请大家做裁判。
本文标题:精编中职语文教案样例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95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