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关于《七月的天山》的教学设计(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7关于《七月的天山》的教学设计(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关于《七月的天山》的教学设计(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2、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好范文解忧愁2/17教学准备1、搜集天山的资料2、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进入情境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4课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新疆,骑马上天山。在出发之前,我想先请收集到有关资料的同学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情况。(学生介绍有关新疆和天山的情况)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新疆和天山的风景图片,想看看吗?那就让我们先睹为快!(播放图片)七月的天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共同去感受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2、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字你认识了吗?我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读生字卡片: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3、读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词组:戈壁滩炎暑白缎高悬的山河飞泻闪耀的银链好范文解忧愁3/17洄水窝饮马俯视五彩斑斓白皑皑重重叠叠马蹄溅起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4、通过刚才的初读,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文中你看了些什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发表看法,提出问题。5、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初读的感受,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1、同学再读课文,在读中注意抓住作者观察点的变化,可以用笔把这样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2、谁出来把你画的词句读一读?(明确作者的三个观察点:进入天山——在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3、师: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合成学习小组,一起学习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提示:①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好范文解忧愁4/17②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4、分小组汇报学习体会,在学生汇报时师适时进行点拨。根据学习提示,先说说自己学习部分作者描写了哪些?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5、汇报点评进入天山——描写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景物。感受:秋天似的凉爽。再往里走——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感受:仿佛走进幽静的密林。走进天山深处——描写了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感受:犹如走入了春天的花园。6、重点体会以下句子。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③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好范文解忧愁5/17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④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这一句可做续写练习,巩固排比句式。)四、感悟作者的写法作者是怎样把天山的美表现出来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移步换景,条理清晰)五、教学小结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板书设计:进入天山雪峰雪水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森林日影美走进深处溪流野花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范文解忧愁6/17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内容都很美,很深,读起来不会很流畅,因此,要加强指导。学生不仅仅会读,更要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积累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教法与学法:自能读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读法与写法相结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析题导入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这是为什么呢?随机简介天山资料。(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好范文解忧愁7/17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一睹它的风采。设计意图:从课题解析入手,让学生明白天山的位置,以至产生迫切学习的愿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按自学提示,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描写的景物是怎样的?学生找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提取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描写了水、林、花三方面的景色。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习课文的基础。抓过渡,理清文章思路,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提高概括能力。三、品读感悟,领会表达。1、作者初进天山,看到了那些景物?有怎样的感觉?(雪峰、雪水、溪流,作者写得非常优美)2、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批注好范文解忧愁8/17词句交流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是多么的贴切。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3、天山密林和野花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喜欢的句子,做批注谈体会。(1)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好范文解忧愁9/17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3)野花五彩缤纷,像……像……像……三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花的繁多,花的绚烂,花的优美之极。4、小结写法:作者整篇巧用过渡,移步换景。每部分都用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手法,把天山的独特美景具体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设计意图:每个景点抓住具体生动的语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学习作者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四、积淀语言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五、作业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好范文解忧愁10/17板书设计七月的天山雪峰像白缎初进天山水雪水像银链白莲小溪清澈鱼欢移步换景往里走树像巨伞幽静像锦缎走进天山深处花五彩缤纷像霞光像彩虹《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一、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二、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好范文解忧愁11/17语言写景状物。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五、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五、课时安排:1课时一、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二、学生自学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让学生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好范文解忧愁12/17三、引导读通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索绕等。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四、合作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别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句子。五、班级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好范文解忧愁13/17让学生在课外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教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七、摘抄优美词句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八、作业:复习词语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今天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我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有怎样的相同点?比喻写出了什么?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的切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好范文解忧愁14/17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感悟了作者的写作方法,理出了写作顺序,讨论了作者的详略安排,知道了一个新的写作点:略写中也可以有重点,就像课文中略写森林,但其中重写了塔松。这样有阅读学习和写作学习的课我是比较满意的,何况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一是整体体会天山的宁静、幽静。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却又大气,幽静却又生机勃勃。用他们的话说:天山的花有生命力,树有生命力,鱼有生命力,雪山也有生命力,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水是这些生命的源头。他们说:正因为在这广阔的天山中能听见水声、马蹄声,更见天山的宁静。这样宁静的地方,哪怕你带着多么烦躁的心情来到这,都会被抚平,都会平静下来的。学生的感受已经很深入了,不只是感受到了景色单纯的美,已经感受到了景色的熏陶作用与生命作用了。在此基础上我决定有感情朗读结束这次的阅读旅程。我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骑马上天山,让老师来给大家做导游。我们用朗读来进行我们的天山美丽之旅。于是我引读表示写作顺序的句好范文解忧愁15/17子,学生接读景物描写的美句,在我
本文标题:关于《七月的天山》的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796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