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师专业成长技能培训案例分析提纲案例的主要形式案例的基本特征案例的分析策略案例的基本特征所谓案例就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这个事件有叙事的一般特征,它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方式和结果,包含着大量的理论成分和现实因素,具有较高的分析和研究价值。何谓案例例如:娟子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说话,但也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时玩玩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看见争争抢抢的场面总是后退一步。有一天娟子刚从玩具架上取下一件新玩具正高兴地玩着,突然壮壮走过来说也要玩。娟子不想给,两人争夺起来。老师看见了说:“我看谁是谦让的好孩子!”娟子极不情愿地把玩具推给了,壮壮以胜利者的姿态玩去了。娟子则无可奈何去玩别的玩具。1、在事件中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理念和方法。2、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干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案例的基本特征案例的主要形式1.叙述型2.片断型3.比较型4.教学案例1.叙事型案例案例一:逆反的胡晓(1)案例背景:我班胡晓小朋友今年4岁,是今年刚刚插到我班的新生,他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面较广,但是他有特别强烈的逆反行为。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在旅游公司工作,平时接触的知识面较广,他平时在家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父母,有了不同的知识,他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就强,对家里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家里父母叫他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常常使得家长束手无策。(2)案例描述:一天要上课了,我请幼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请小朋友坐好”“大家坐好”,这是教师经常用的一句话,这时候只见一位幼儿叫起来说:“老师,胡晓还没有坐好”,胡晓这时候还站在位置上,我就对他说:“胡晓快坐下来,你这样会影响别人的”,这时候他慢吞吞的,我看他慢吞吞的没有坐好,我又叫了一声:“胡晓还不快点坐好”,他这时候看着我不理不睬,还是半坐不坐的,我这时候看了就火大,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孩子怎么能这样,真是反了,连老师的话也不听了,我忍住“火”。下了课我就去找他,问他:“你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呢?我叫你坐好,你还是不坐好”。他低着头说“如果我坐下去了,你就看不见我了啊!”我被他问了,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哪里有这样的叛逆的幼儿的啊!2.片段型案例案例二:老师,我肚子疼肖青青今年四岁,上幼儿园中班。老师正组织小朋友游戏,忽然他说肚子疼,疼得哭了起来。老师赶紧给他妈妈打电话。接到了老师的电话,青青妈妈急忙向单位请了假,到幼儿园她看到满头是汗的儿子十分心疼,就匆忙打车去医院。可是半路上,孩子却说肚子不疼了,觉得饿了,要吃肯德基。于是妈妈就带着青青去吃肯德基,她看着儿子开心吃饭的样子,才放下心来。可她又觉得不对劲,感觉这个小家伙把大家都骗了。2.片段型案例案例三:上厕所休息时间,有的小朋友上厕所,有的小朋友喝水,突然,卫生间传来争执声:“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老师,他推我”。“不行,我就要第一个上!”“哇……”厕所里传来了哭声。原来,厕所蹲位少,天天不愿意等,和先到的林林挣抢起来。3.比较型案例案例五:由玩水引发的思考幼儿进盥洗室洗手,打开总阀门后,幼儿们兴高采烈地涌了进去,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洗了起来,刚开始还洗得挺像模像样,但没过几分钟,幼儿们就不约而同地玩起水来。几乎所有在洗手的孩子全部加入了玩水游戏。此时,教师甲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脸一下耷拉了下来:“你们这是在洗手吗?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玩水?辰辰,你的袖管全湿了!教师立即关上水阀,催促着孩子们快速地离开盥洗室,孩子们一个个耷拉着小脑袋不情不愿、不声不响地溜了出去。又到了幼儿游戏活动时间,今天安排了区域自选游戏。幼儿们高高兴兴地各自分散去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开始了游戏。只见晓捷和筱羽窃窃私语了一番,两人一前一后,偷偷地溜进了厕所,打开水龙头高兴的玩起水来。教师乙注意到了两人的举动,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悄悄地躲在门边,发现他们俩人正在玩水,很开心!因此她并没有阻止他俩,只是说了句:“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你们玩水时把水龙头开小些,尽量不要弄湿衣服!”说完,她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三个小伙伴立刻动身来到盥洗室,加人了玩水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了进来,厕所间显然已不够容纳。正当这时,一直在旁默默关注的教师乙走进盥洗室向幼儿发出了到盥洗室一起玩水的邀请,同时还提供了瓶子、水盆、水桶、杯子、毛巾、玩具等多种材料,组织孩子们玩起了水的游戏。幼儿们各自挑选了不同的材料,自由地游戏起来。倒水游戏、浮与沉、挤水游戏等,游戏在孩子们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中圆满结束!4.教学型案例(略)案例的分析策略1.提取信息、正确判断2.联系理论、对号入座3.具体分析、寻找对策4.结合实际、小结反思要求:语言表述全面准确1.提取信息、正确判断1、案例反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哪一个问题最为迫切?3、哪一个问题最为关键?4、诊断结果是什么?2.联系理论、对号入座1、幼儿(教师)心理、生理特点2、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理论和观点3、教育学、心理学知识4、依据《纲要》《指南》理论3.具体分析、寻找对策1、我们做些什么才能改变这一情形,使面临的困境得到解决?2、教师的教育对策是什么?3、给家长建议是什么?4.结合实际、小结反思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些什么?要求:语言表述全面准确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自以为是的小武•在老师的眼里,3岁半的小武可是一个“小能干”。记得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哭,只有小武一个人在哭声的包围中自得其乐地玩着,老师还为此让他当了好几天的“大班长”呢!可是,小武又是一个让老师特别费神的孩子,因为他什么事儿都要自己动手,并且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别人教他也不行,更不用说让别人帮他去做了,为此小武也没少吃亏。“这孩子这样自以为是,将来会有大苦头吃的!”每每当小武使“倔”时,老师总是这样无奈地说。•请就小武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小武是你班上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分析:自我意识增强小武的自以为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幼儿在2岁半以后已经产生一定的自我意识,具备一定的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这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什么事都想自己尝试,什么事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如果大人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阻止,他们便会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反抗,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便成为所谓的“倔强”。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幼儿2岁半至4岁期间,即所谓的第一反抗期。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此期间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具体分析、寻找对策慎用强制手段。因为2岁半到4岁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一味强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以倔对倔,则容易让孩子陷入极端的境地。要么是过于怯懦,要么是过于叛逆,这都不利于孩子将来融入社会。一切应顺其自然。以一种宽容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倔强行为,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体验、去思考,不要过分加以干涉和束缚。如果担心孩子的行为会造成危险或破坏,不妨在安全保障措施上多下一点功夫,比如,在秋千架下置放棉垫挖掘沙坑、将玻璃器皿换成安全的塑料制品等。但是,宽容不等于放任,放任则会让孩子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蔑视规则,所以,孩子的行为还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和安全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如果孩子的行为超出了行为规则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则应当严格加以制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后果。面对“反常”现象这是大班幼儿的一次科学活动,老师让小朋友将老师为其准备的一小箩活动材料分别投进水里,看看能发现什么?结果出现了一些比较“反常”的现象:现象一:塑料雪花片大部分沉入水底,有一两只浮在水面上。现象二:木头夹子大部分浮在水面上,有一两只沉入水底。面对来自孩子的发现,老师显然心里觉得有点不合常理,但是没有马上表态。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答案:显然,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也没有心理准备,但她没有按预设方案进入下一活动环节,而是及时调整了策略。“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也没有想到,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看看谁最先找到雪花片沉下去的原因。”教师边说边来到孩子们中间,跟大家一起仔细观察,寻找答案。“老师快看,沉下去的雪花片中间有洞洞。”不一会儿,明明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了起来。“我明白了。水从小洞洞里流进去,就会加重雪花片的重量,所以雪花片就沉下去了。”另一个孩子紧接着报告了自己的想法。“你们就像科学家一样,观察得真仔细!”教师表扬道,孩子们也给予热烈的掌声。接着,教师开始启发幼儿发现木头夹子的奥秘。“这个会沉下去的木头夹子跟别的木头夹子有什么不一样吗?”教师的问题让孩子们茅塞顿开。有的马上掂量夹子的轻重;有的则在配班教师的帮助下,用“天平”称一称两只看似一样的夹子,等等。科学不相信权威,只相信事实,科学的本质就是尊重事实。教师不能因为事实与预设的方案不一致而对事实视而不见,或者搪塞应付,剥夺幼儿亲历探究的机会,而应正视问题,和孩子一起探究事实的真相。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而这种尊重事实的态度正是幼儿最需要的一种科学素养。教师擅离岗位之后一天中午,某幼儿园中班的大部分幼儿都睡着了,还有个别幼儿没睡,这时,值班教师便到别的班去倒开水,并聊了一会儿,待她回班后,发现一名幼儿头部红肿,问其原因,是刚才教师外出后,他在床上玩耍,不小心摔伤的,教师赶忙帮幼儿揉了揉,便安慰他睡了觉,下午当家长接孩子时看到幼儿伤情,非常生气,要求领导解决处理。原因:第一,教师擅离岗位,玩忽职守,没有尽到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应该有的责任;第二,在伤害发生后,教师对幼儿的伤后处理方式太随意,不具备基本的保育、保健知识;第三,幼儿园本身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束缚教师的行为。分析:这样的事件无论是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意外中的意外,但是教师就应该具备处理意外的能力,在幼儿午睡的时候,并不是所有幼儿都可以熟睡,有一部分幼儿只是闭上眼睛休息,只要有一点异动,就会激起他的兴奋细胞,我曾不止一次地观察到幼儿园幼儿午睡的时候,很多幼儿一会儿抬起头晃晃脑袋,一会儿去玩身边的幼儿的身体等等;所以在幼儿午睡的时间,教师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教室内至少应该留有一个教师照看。案例:家园合作星期一,A老师埋怨的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好好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的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办法……”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价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本文标题:案例分析园本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0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