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农村档案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档案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市推动实现全域行政村村级档案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合格建档全覆盖、收集整理全覆盖,构建了可操作、可提升、可持续、可推广的“四可”农村档案工作格局,乡、村档案意识大为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治理夯实了档案基础。主要做法是:一、聚焦点,拿出可操作的办法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将档案试点工作纳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规划中,并将相关完成情况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内容,从政策、制度层面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指导、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推进的“五统一”。并成立领导小组,召开试点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建立试点工作分片指导机制、《市档案局、市档案馆双周工作协商机制》和市县两级每周督导工作机制等,形成市级协调、县(区)统筹、乡镇负责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制定“五有”标准。结合本地区农村实际,制定“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管理制度、有管理人员、有信息化设备”的村级档案工作“五有”标准,既不拔高标准、也不降低要求,规范化提高全市414个行政村的档案管理水平。同时因地制宜,对于确实无法达到标准的村,比如个别村无法为档案室提供单独的信息化设备,便采取在村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档案查询窗口等方法提供档案查询服务。三是发挥各方力量。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关键是要整合资源、延伸手臂、合力攻坚。**市加大局馆协同,在帮扶资金落实、档案室建设等方面建立了“局牵头、馆把关,馆出题、局撑腰”工作机制,推进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上级单位进村入户指导,帮扶单位出钱出力出物,县乡村三级干部不辞辛苦、不怕麻烦,在资料收集、场地整合、人员配备等方面想办法,解难题,使试点工作左右有效衔接、上下协调推进,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确保了试点有序稳步推进。二、抓重点,预设可提升的空间一是突出“十项必收”。把“颐养之家”、“拆三房建三园”等反映**市特色工作的资料纳入档案收集目录清单,并提炼出“十项重点收集事项”(党群工作文件材料、村务管理文件材料、村级集体经济类文件材料、精准扶贫文件材料、其他专项工作文件材料、基建项目类文件材料、设施设备类文件材料、音像类档案、实物类档案、会计类档案),指导基层开展档案收集工作。同时鼓励各村在档案收集工作中体现村级特色。如,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文化底蕴厚重,在收集清单专门增加了家谱类及其它有重要保存利用价值的实物类档案等。二是预留两化基础。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档案工作的必由之路。以本次试点工作为契机,**市414个行政村均配备了信息化设备,大部分村级档案室备有专用电脑及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所有入室档案均生成电子目录可在信息化端口进行查询。在全国档案数字化大趋势下,为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以及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村级端口的接入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加强利用服务。档案的价值在于记录历史,在于利用。借助试点工作的推进,**市在所有行政村都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可以为本村各类组织及其成员、村民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做到以用促管、管用并重。如担任村小组长20余年的渝水区下村镇大桥村村民梁日义,恰逢任职20年以上的“老村长”可以享受一定补贴的好政策,却在资格审核时无法提供本人在任职期间的证明,辗转多处后终于通过村档案室查阅到20多年前的工资发放明细表等档案,解决了身份不明晰的历史遗留问题,顺利享受“老村长”待遇。三、攻难点,破解可持续的瓶颈一是解决资金难点。为统筹解决经费难题,明确各村的市、县(区)帮扶挂点单位要加强试点工作指导,提供不少于1万元的资金帮扶或相关物资支援,经费不足的由县(区)统筹安排,既没有给财政增加负担,又解决了村里的后顾之忧。其中,仙女湖区财政投入54万元,统筹为全区52个行政村、2个社区分别安排1万元试点工作经费,统筹解决村档案室建设经费。同时建立经费投入机制,要求乡镇在财政预算时,适当安排档案工作经费,为档案工作提供长效保障。二是突破专业难点。专业档案工作人员不足是本次试点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在借助专业整理服务机构力量的基础上,创新建立村级档案员网络,由市县两级进行业务培训,鼓励县区和乡镇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本辖区档案整理工作,既节省了经费,又提升了乡村干部业务水平。如渝水区组建大学生乡镇“档案秘书”小分队助力各村档案整理工作;仙女湖区九龙山乡组织全乡党建信息员组成档案整理队伍,采取边学边做,逐个行政村一一整理的方式,自主完成了全乡7个行政村的档案整理工作,锻炼出一支平均年龄轻、人员结构稳定、业务水平可控的档案员队伍。三是破解场所难点。部分行政村面临场所不足的问题,无法做到档案库房、业务和技术用房、办公用房三分离。对此问题,市档案部门创新农村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市、县、乡、村几级共同想办法,采取新建、改建、腾挪等各种办法,缓解村级组织档案场地压力。渝水区创新思维,将村干部集中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腾出办公室作档案室,把档案查阅点搬到党群服务中心,既实现了物尽其用,又让群众查档更方便。四、创特点,增强可推广的价值一是设立档案秘书。在破解档案整理工作难题中,**市渝水区创新思维,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向暑期在家的渝水籍在校大学生发出倡议,组建大学生乡镇“档案秘书”小分队,协助村委进行档案整理工作。全区150名大学生“档案秘书”帮助11个乡镇158个行政村完成档案整理工作,充分发挥了在校大学生“档案秘书”生力军作用。二是推行村档乡管。在渝水区人和乡探索“村档乡管”工作模式,对暂不具备安全保管条件的村级组织的档案,由乡镇档案机构“代管”并提供利用。一方面通过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集中力量改善了乡镇档案工作条件,加强了乡镇对村级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另一方面也弥补了村级档案人员不足、保管条件差、工作规范化水平较低等短板,有效缓解了基层压力,档案利用服务也更有保障。三是建设乡村史馆。一些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通过查阅族谱、走访族老等形式,收集了历代故事传说和各种农具家具,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建立起村史(档案)馆、民俗馆,留存了乡愁记忆,传承了乡土文明。一批村史馆因物件保存完整、文化底蕴深厚,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如仙女湖区仰天岗办事处孝头村、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分宜县钤山镇防里村、分宜县洋江镇山田村等地村史(档案)馆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带火了乡村旅游。2021年6月,**市首家乡镇党史馆在渝水区下村镇揭幕落成,成为党员教育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阵地。
本文标题:农村档案工作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08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