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少年闰土教案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少年闰土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少年闰土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少年闰土教案1教学目标:1、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教学过程:一、导入鲁迅(1881—1936)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杰作《阿Q正传》的发表,为新文学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鲁迅是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二、相识闰土1、我与闰土结识的原因?2、我听说闰土要来,心情怎样?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传说中的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为什么我对他有这样的感情呢?三、相见闰土1、我和闰土第一次相见,闰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什么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闰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重点讲解)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2、“我”喜欢这个真实的闰土吗?从哪里看出来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四、相处润土1、“我”和闰土相处时,润土给“我”讲述了那几件好玩的事情?2、“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重点赏析)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面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3、从这几件事当中你可以看出润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五、相别润土1、当闰土要回家,“我”和他各有什么表现?想想他们话别的场面,写出来并进行表演。“我”:润土,你就再待几天吧,我舍不得你走。润土:我也想,可是我爸爸不让。“我”:终于下雪了,我还想和你一起去捕鸟呢!润土:可是我们要走了,我真舍不得离开你。(哭)还有,夏天你去我家玩,我带你去捡贝壳,看跳鱼儿,守西瓜“我”:嗯,我一定去!六、回忆润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七、总结少年闰土教案2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2、学习抓住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3、初识鲁迅,初步感受鲁迅文字的味道。课前交流A.这篇文章很长,对于这样的文章,比较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默读。(板书:默读)默读与朗读有何区别?(1)默读时,不能发出声音;(2)默读时,不能张开嘴巴;参考资料,少熬夜!(3)默读的速度比朗读更快。“一目十行”说的就是默读。有的同学认为,朗读可以读出感情,而默读不出感情,你们认为呢?(朗读通过声音和表情传达感情,默读可以通过表情来传达感情。默读时,读者的表情随着文章感情的起伏而不断变化。)待会默读时,老师要看一看,谁的嘴巴没有动,谁的脸上能传达出课文的感情。B.上语文课三项基本功:聚精会神地听、全神贯注地看、滔滔不绝地讲。看徐老师半分钟,不知道同学们对我这个大朋友有什么样的了解,谁来说说?(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语言神态等方面体会特点)好了,经过几分钟短短的聊天我们都认识了,你跟朋友聊天是不是这样坐得端端正正?不用,今天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敞开自己的心扉,好不好?我看看谁最自然。哎,对了,放松一点,没关系。刚才你们从徐老师外貌动作神态甚至是语言对我这个大朋友有所了解,相信通过这节课我们彼此会有更深的了解。C.谈学生姓名中五行知识。教学预设一、导课,识鲁迅1、出示插图,深情朗读第一段。——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2、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写的1篇小说——《少年闰土》。知道作者鲁迅吗?我们手头也有现成的资料袋。学生自读课后“资料袋”,渗透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读了资料袋,我们了解了鲁迅其实是作者的笔名。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鲁迅的文章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人说味道很好,有的人说读不懂,得慢慢品。下面就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感受一下大作家鲁迅的语言风格。4、检查词语:(1)正月五行供品空地读准多音字,结合“五行”了解闰土名字的来历(2)其间无端如许希奇读词语,提问题,指出错别字“希”,板书:稀奇事——在鲁迅那个时代,“希”和“稀”、“带”和“戴”都有,那时它们可以互相通用。所以当时鲁迅这样用不算错别字。但是我们今天如果再这样写,算不算错别字呀?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初识,观其貌1、我发现咱们班同学很会读书,也很会思考。都说要认识一个人,先要观其貌。请你在课文中找找,作者是怎么描写闰土外貌?画出有关句子读读,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学生交流闰土外貌,朗读体会闰土健康可爱淳朴天真的特点。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从这里你读出了一个怎么样的少年闰土?3、小结学法:透过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特点。三、相处,听其言1、导语:刚才我们观其貌,初步认识了闰土。其实真正要了解一个人,还得听其言。请你默读闰土的语言,想想闰土告诉小伙伴哪些稀奇事,写在段落边。2、师生交流,提炼小标题学法提示:都说学语文能把长的课文读短,看大家能不能把课文中闰土的稀奇事概括出来?(1)雪地捕鸟(2)海边拾贝(3)看瓜刺查、月夜刺查(4)潮后观鱼、看跳鱼儿——能让人一听就感觉很稀奇吗?——这样概括既简洁明又体现了故事的稀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是六年级学生应该最基本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闰土带给我的稀奇故事就这四件吗?板书:……3、你觉得哪件事最稀奇?雪地捕鸟:通过捕鸟的方法、动作、种类读出稀奇看瓜刺猹:读出月夜的静美和猹的伶俐、闰土的勇敢机智4、从闰土讲述的这些稀奇故事中,我感觉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伙伴?5、师生分角色朗读看瓜刺猹部分5、小结学法:通过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特点。四、结题,存悬念1、导语:都说学语文能把文字读成一幅幅画面,闰土带给我的那么多的稀奇事就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幅幅留在我的脑海。可惜好景不长,这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别就是整整三十年!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么多稀奇的往事,那么多美好的画面,留在我脑海中的是怎么样的一幅画面呢?2、学生朗读第一段。3、教师小结:我忘不了的是那机灵的小动物,是参考资料,少熬夜!那美好的月夜,是那勇敢的少年,更是什么?这个我们下节课再讲。4、推荐阅读原著《故乡》,品味大文学家的语言。五、作业《少年闰土》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教学过程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3.讨论分段。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深蓝,金黄、碧绿、)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二、学习第二大段。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参考资料,少熬夜!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读后抽答。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四、师课的小结。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教学过程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外貌特点紫色的圆脸生活特点头戴小毡帽地方特点套一个银项圈时代特点,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只是、便、于是)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在雪地参考资料,少熬夜!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聪明能于。板书。)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抽答)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板书设计:稀奇事反映品质详写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壳略写见多识广沙地有跳鱼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教学第五段,从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进—步认识课文从整体上如何安排详略,完成
本文标题:少年闰土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08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