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用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泰州市土肥站朱莲2008年12月8日测土配方施肥背景200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十分重视,中央多次将搞好“沃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以及农业部的主要领导都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近年的农民日报也开辟了专栏,专题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方面的有关技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专门多次报道了测土配方施肥方面的情况,国内许多新闻媒体也都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了相关的报道。今年,农业部、江苏省农林厅都已发了文件,要求各地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可以说,全国范围内的测土施肥工作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回顾过去,将一项农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且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这是新中国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由此可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肥料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理论第三部分:测土配方施肥运作模式第四部分: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一部分:肥料基础知识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元素名称: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氯。元素符号:C、H、O、N、P、K、Ca、Mg、S、Fe、B、Mn、Cu、Zn、Mo、Cl。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分组原则:根据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大量营养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铁、硼、锰、铜、锌、钼、氯来源:碳、氢、氧主要来源于空气和水,其它需要由土壤或通过施肥来补充。二、肥料的概念肥料是指用于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生物活性,能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或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料。肥料分为无机肥料(即化肥)、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三大类。肥料三要素土壤中有效态氮、磷、钾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必需通过施用相应的肥料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也称“肥料三要素”。三、肥料的种类化肥: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复混(合)肥。有机肥:粪肥、饼肥、绿肥、商品有机肥等微生物肥料: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等叶面肥料: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复合型肥(一)氮肥氮肥工业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氮肥工业发展较晚,到1935年才先后在大连和南京建成两座氮肥厂生产硫铵。1949年前,全国累计生产的氮肥量为60万吨(N),新中国成立后,氮肥工业先于磷钾肥获得迅速发展。1991年全国氮肥产量达到151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我国年产氮肥在2400-2500万吨左右。氮肥主要功效是植物生活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个营养元素。氮在植物体内的平均含量约占干重的1.5%,含量范围在0.3%-5.0%。是作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例如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维生素等。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硫酸铵基本性状:硫酸铵[((NH4)2SO4,含氮20-21%],简称硫铵,纯净的硫铵为白色晶体,有少量的游离酸存在。我国现行硫铵的标准为:含N20.5-21%,水分0.1-0.5%,游离酸0.3%。使用常识:硫铵宜作追肥,每亩用量应视作物目标产量和生长情况而定。值得注意的是,水田不宜施用硫铵,因为SO42-在淹水条件下易被还原H2S,造成水稻根系的毒害。2、碳酸氢铵基本性状:碳酸氢铵(NH4HCO3,含N17%),简称碳铵。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臭,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呈碱性反应(pH8.2-8.4)。无色或浅色化合物,粒状、板状或柱状细结晶,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常温下也很易分解释放出NH3,造成氮的挥发损失。碳铵的最大优点是其不含酸根,其中三个组分(NH3,H2O,CO2)都是作物的必需养分,属生理中性肥料,长期施用不影响土质。3、尿素基本性状:尿素(CO(NH2)2,含氮45-46%)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但通常把它归入化肥类。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体,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直径1-2毫米的半透明颗粒,外观光洁,吸湿性明显改善。大颗粒尿素(每粒重超过1克)由国际肥料发展中心研制,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已很普遍,可直接用于BB肥生产。(二)磷肥磷肥工业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磷肥工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1953年,利用国产磷矿小规模研制生产了过磷酸钙,1957年,在南京建成年产40万吨的过磷酸钙厂,此后30年来,磷肥工业不断发展,迄今为止,磷肥工厂大、中、小型结合,遍及全国各地,磷肥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磷肥主要功效磷肥在作物植株中含量占干重的0.2-1.1%。在作物的种子中,磷的含量仅次于氮,油料作物种子中可达1%以上,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凡富有生命力的幼嫩组织和繁殖器官部位,磷的含量都比较高。磷是作物体内很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如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和腺三磷,在淀粉、蛋白质、油脂和糖的形成和其它生命活动过程中,都离不开磷的参与。缺磷将导致植株矮小、生长迟缓、茎叶出现紫红色条纹和斑点、籽粒少而不饱满。磷肥主要品种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沉淀磷肥、钢渣磷肥等难溶性磷肥:磷矿粉等过磷酸钙过磷酸钙(Ca(H2PO4)2•H2O)是我国磷肥的主要品种,简称普钙,灰白色粉状或粒状。有效(P2O5)含量一般不得少于12%。在过磷酸钙肥料中常含有40~50%的硫酸钙(即石膏)和2~4%的各种硫酸盐,3.5%~5%的游离酸,肥料呈酸性,对包装袋有腐蚀性。我国现行过磷酸钙的标准为:特级品20%,一级品18%,二级品16-17%,三级品14-15%,四级品12-13%。过磷酸钙使用常识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关键在于既要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避免水溶性磷酸盐被固定;又要尽量将磷肥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中,增加肥料与根系的接触,以利吸收。一般可采取以下的措施:集中施用、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制成颗粒磷肥、分层施用等。(三)钾肥钾肥工业的发展历史我国开始大面积施用化学钾肥是在80年代以后,50-60年代在我国很多地区进行的钾肥试验没有肥料效应,70年代在相同地区所做的试验结果表明钾素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钾肥工业原料主要是可溶性钾盐矿,约占96%,世界钾矿资源的三分之二在加拿大,所以加拿大的红钾和白钾肥料闻名全球。我国的钾盐资源十分贫乏,需要大量进口。钾肥主要功效钾含量占植株干重的1-5%,一般在1.5-2.5%。在作物体中以阳离子形态存在。钾不与其它元素化合形成有机物,而是以离子的形态参与作物体中的生理生化作用。钾在作物体内移动性较强,多集中分布在作物的幼嫩组织中,作物缺钾时,钾离子能较快地从老组织转移到新生组织中,作物缺钾现象首先出现在下部的老叶上。钾是植物体内酶的活化因子,已证实有60多种酶需要钾离子的活化,严重缺钾将导致有毒胺类的产生,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钾可以增强作物的保水和吸水能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能。钾肥主要品种氯化钾、硫酸钾。1、氯化钾基本性状:白色晶体,含K2O50~60%,含Cl47.6%,并常含有少量的钠、钙、镁、硫等元素,因此有时带有淡黄色或紫红等颜色。吸湿性不大,但长期贮存后也会结块;特别是含杂质较多时,吸湿性增大,更容易结块。氯化钾易溶于水,是速效性钾肥。我国现行氯化钾的标准为:一级品(含KCl)90%,二级品85%,三级品80%。氯化钾使用常识氯化钾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氯化钾是生理酸性肥料,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以便中和酸性。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对于忌氯作物以及盐碱地不宜施用。由于氯可以减少茎内同化产物向外转移,有助于纤维的形成,并提高其质量,因而氯化钾更适宜施于棉花和麻类等纤维作物。2、硫酸钾基本性状:硫酸钾(K2SO4,含K2O48~52%)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也是速效性钾肥。吸湿性较小,贮存时不易结块。我国现行硫酸钾的标准为:优等品(含K2O)50%,一等品45%,合格品33%。硫酸钾使用常识硫酸钾作基肥、种肥和追肥匀可,由于钾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一般以基肥为主。硫酸钾的价格比氯化钾昂贵,因此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选用氯化钾,减少施肥的投资,增加经济效益。但对于忌氯作物、缺硫或硫含量不很丰富的土壤、需硫较多的作物等可选用硫酸钾。(四)微量元素肥料发展历程:我国在上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50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形态,60年代开始研究微肥在生产上应用,相继发现大豆施钼增产显著,土壤缺硼,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土壤缺锌,水稻僵苗坐蔸,玉米花白苗,针对性施锌、硼,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大大促进了微肥推广应用。近年来,微肥施用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品种:硼、锌、钼、铁、锰、铜等。微量元素肥料使用常识由于微肥致使植物缺乏与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狭窄,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在种(或品种)间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而且在不同微量元素之间的差异很大,过量微量元素不仅使作物中毒,而且对生态环境有明显不良影响。因此,施用微肥必须十分慎重,严格掌握。(五)复混肥料发展历史复混肥料生产和施用始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1920年美国氰胺公司用热法磷酸与氨制造磷酸铵取得成功,建成第一家年产2.5万吨磷酸铵工厂,60年代英美等国开始用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此后,磷酸盐和硝酸盐工业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磷酸铵和硝酸磷肥两体系为主体的现代复混肥工业。我国复混肥生产和施用起步较晚,80年代以发展迅速。复混肥料的含义和养分表示方法复混肥料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的肥料,含有两种营养元素的称为二元复混肥料,含有三种营养元素的称为三元复混肥料。复混肥料中营养成分和含量,习惯上按氮(N)-磷(P)-钾(K)的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5-15-15表示该肥料含N、P2O5、K2O各15%,总养分为45%的三元复混肥料。18-0-17表示该肥料含N18%、K2O17%,总养分为35%的氮钾二元复混肥料。复混肥料的分类复混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复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掺合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复混肥料的主要品种复合肥主要品种:磷酸一铵(MPA)、磷酸二铵(DPA)、磷酸二氢钾(目前直接施用不多,多用于配制复混肥料)复混肥主要品种:各种高浓度、中浓度和低浓度复混肥料。国家已制定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复混肥料国家标准产品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0%,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明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5%。如产品氯离子含量大于3.0%,并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验该项目,否则,需检。项目指标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总养分≥40.030.025.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705040水分≤2.02.55.0粒度≥909080氯离子≤3.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国家标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指以畜禽粪便、动植物残体、供农田施用的各种腐熟的城镇生活垃圾等有机物料经过发酵处理,添加无机肥料制成的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指标要求含养分要求、水分要求、卫生指标要求、重金属含量指标要求等方面。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指标要求项目指标总养分/%≥15.0水分子的质量分数/%≤10.0有机质的质量分数/%≥20粒度/%≥70酸碱度5.5-8.0蛔虫卵死亡率/%≥95大肠杆菌值≥10-1含氯离子的质量分娄/%≤3.0砷及其化合物的质量分数/%≤0.0050镉及其化合物的质量分数/%≤0.0010铅及其化合物的质量分数/%≤0.0150铬及其化合物的质量分数/%≤0.0500汞及其化合物的质量分数/%≤0.0005第二部分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理论测土配方施肥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
本文标题: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用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1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