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4篇)
写作好帮手1/18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4篇)【导读】这篇文档“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3、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前置练习]书写电离方程式H2SO4NaOHNaClBa(NO3)2[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板书]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写作好帮手2/18[展示目标][演示实验]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问题讨论]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学生回答][总结]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板书]一、离子反应[问题讨论]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⑴氧化铜和西硫酸溶液⑵锌投入到盐酸中⑶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⑷氢气还原氧化铜[学生回答][板书]关键:①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②有离子参与[引入]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阅读讨论]写作好帮手3/18[问题探索]1、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2、Na2SO4+BaCl2=BaSO4+2NaClBa2++SO42-=BaSO4↓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3、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学生回答][板书]二、离子方程式1、定义2、含义:表示一类反应[引入]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阅读]P58,内容[板书]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回答][板书]步骤:1、写方程2、改离子3、去相同4、查守恒[练习]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1、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2、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3、氯气通入水中写作好帮手4/184、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根据四步书写法多练习,做到熟练掌握。[作业]《基础训练》P40、9题。《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建立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基本原因,为下一课时——离子反应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并会判断;(2)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实质;(3)能正解书写离子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初步写作好帮手5/18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2)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教法分析本节内容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启发法、讲授法的方式来进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适时地进行实验来探究以及观看实验视频来获得有效的知识信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注重学生自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模型。难点:电离,用物质结构解释电离。五、教学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写作好帮手6/18引入问题:教材结合生活常识,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积极思考,探究,发言为什么会有触电现象。创设情境,以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回顾初中知识:水导电吗?什么是导电物质?什么不是?根据所学内容,学生通过初中知识的回顾,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型(基于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解释:实际上纯水是不导电的。同学们初中做过电解水实验,当时老师应该告诉了同学们,电解的不是纯水,水中应该加入了硫酸。学生听讲引出下面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探究:1.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按照课本中的图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伸入到烧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讲解:严格的说蒸馏水也能导电,但是其导电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小灯泡都不发光,总结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蒸馏水都不导电)写作好帮手7/18①认识物质的导电性,②引出电解质的概念,③为学习电离的概念提供实验证据。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总结导电原因: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引出: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学生通过理解导电原因,更好记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假设、验证等探究过程,建立微观模型,从而对实验事实作出合理解释。通过电离概念建立过程中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利用分类方法将电解质非电解质归纳物质中用图示表示,并举例说明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理解解决问题:回顾PPT第一页的问题,解释为什么会触电?(提示学生人的汗液组成分是氯化钠)回答: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写作好帮手8/18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引出为什么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而固体不能提问: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溶液和熔融氯化钠能导电学生思考讲解:氯化钠固体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上堆积形成的,是不能随意移动,一定受到某种作用相互束缚;而氯化钠的固体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渐解离为各自独立的水合离子,使体系中存在可以移动的带电粒子,从而导电学生理解记忆通过微观机理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思维。引出电离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写出电离方程式,讨论氯化钠溶液和熔融氯化钠电离方程式是否一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板书设计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概念:电解质写作好帮手9/18非电解质电离电离方程式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法和实验探究以及运用多媒体,使得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的科学精神。也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探索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热情。《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关注认识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写作好帮手10/1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二、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节课将承担的主要教学功能之一即是对学生“分类观”的完善写作好帮手11/18以及“微粒观”(“离子观”)的建构。三、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学生刚刚经过中考复习,对于常见酸、碱、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课前测查发现,“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四、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离的过程,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探究酸、碱、写作好帮手12/18盐的定义。3、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认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关系。初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的学习观以及反思评价的学习方式。重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2、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的理解。五、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学生电源、微型导电性实验装置、导线。2、实验药品: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水溶液、硝酸钾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蔗糖溶液、酒精溶液。六、教学基本思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分组做溶液导电性的实验,然后写作好帮手13/18通过分析实验现象顺利地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再思考电解质溶液为什么导电,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为例,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七、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分析讲解、讲练结合等《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四篇】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本课时学习离子反应的概念,从概念出发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写作好帮手14/18上,能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3、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过度:有以上知识做基础下面我们学习离子反应和其发生的条件。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有离子参加,离子间是如何进行
本文标题:离子反应教学设计(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35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