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学记》原文及翻译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学记》原文及翻译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学记》原文及翻译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读学记心得体会1《学记》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晚上静静的品读《学记》,感悟其精辟,浓浓的书香在心间四溢,真是一种精神享受。《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不学操缦,不能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在此告诉我们课外积累的重要性;“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在此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师者若提前掌握这些规律,再去教学生,相信教育效果会更好!有句俗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而《学记》里有关教育的阐述无疑是精华中的极品。好的东西相伴一生,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上也要多运用里面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是啊,这世间的知识学问自己又能知道多少呢?那么多的精神食粮我为什么不去吸取?会不会有一天我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因为不学习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在我读完后一遍遍问自己。确实,还可以利用很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我还可以学习更多知识,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很快,我们必须常学习,多学习,来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做到《学记》中所说的“善喻”。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个性健全、素质全面、富有创参考资料,少熬夜!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贯彻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为指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和调动学生,教育教学就能朝着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接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作为一名当代教师,我们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时代赋予我们更重的责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记》可以说是中国人教育中国人的最好的教育方法。今天我们重新来认识它、学习它,了解、认识和掌握过去教育世界的成功经验,从小处说,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与学;从长远说,是为了预测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创造更为美好的现实。读学记心得体会2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呻,朗读。占,音(chān),同“觇”,注视。毕,竹简,这里指书。“呻其占毕”意为“盯着课文大声朗诵”。讯,告知,告诫。“多其讯言”意为“一味地灌输”。及,急迫。数,音(shuò),多次。“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意为“一味赶进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悖,违背教学原则。佛,音(fú),佛戾,违背,违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是说教师在施教中违背教学规律,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实际。隐,痛恶。疾,怨恨。“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意思是,由于教师教学不当,使学生痛恶自己的学业,并怨恨自己的老师。刑,成功。这一段列述教学上的种。种失误,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警示。失误一,教学形式单一,死记硬背,满堂灌,使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缺少独立思考,不能融会贯通。失误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研究学生的学情,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失误三,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不能从学习中体验收获和快乐,使学生产生厌学、厌师情绪。《学记》很早就注意到教学中的弊端,并明确提出警示,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仍然参考资料,少熬夜!普遍存在,甚至根深蒂固。2008年12月我们在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实地参观了杜郎口中学,并根据我校实际,实行了“新课堂”。新课堂的宗旨是: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评价者;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大进步。如今,新课堂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新课堂已开出灿烂的花朵,并结出丰硕的成果。读学记心得体会3《学记》这部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教育理论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我读了又读,每次读后都有新的体会,它也非常适合古今中外的教育工作者去研读。当我读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我相信这段话说出了许多老师的心声,因为每个班级都有善于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学生,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我班有一个学生平时只能考一二十分,我一个学期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教他,结果期末考试的时候还是考了20几分,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极度的不自信。我怎么就把他教不会呢?当我看到“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时,我就释然了,《学记》的作者战国晚期孟子的学生乐正克他理解我,他道出了我的心声,所以请不要再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了,因为《学记》中已经说了学生有善学与不善学之分,而我们现实教学中也是确实存在的。《学记》中阐述了尊师重到以及重要性“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教学过程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因为,首先尊师,然后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我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的中国教育的教师地位,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是我认为和其他行业比起来还远远不够,不用和明星一个节目的出场费或者一集电视剧的报酬比,至少要让老师们大学毕业后工作三五年完全依靠自己而不是啃老吃住不愁,从而吸引一些真正优秀的人加入到教师的队伍中来,壮大教师队伍。如果我们有一支精英教师队伍,每位教师都身怀绝技,每位教师都能把课上得炉火纯青,再配以师德教育,那么你说,我们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怎么会不尊师重道呢?在君臣制度那么等级森严的战国时期,君之所不臣参考资料,少熬夜!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有两种情形:当臣子是祭祀主持人的时候,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这里的“尸”他解释的是祭祀主持人,也有不同的版本,我理解的是“尸”,是尸体的尸,就是人死了,人死了不给君主行君臣之礼。再就是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君王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可见当时是何等的尊师重道。教育是民族的希望,真希望我们的国家能把尊师重道落实到实处,让我们的教育支撑着———教师,有尊严的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什么样的人算是优秀的人,什么样的老师算是合格的老师呢?《学记》中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已。就是说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的跟着他唱,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的跟着他学。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跟着他学了。说得多好啊!同样一个课题,让我们的老师们同课异构并进行现场教学的话,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也正在向“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这个方向努力迈进。既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我们先做一名普通的老师吧,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师呢?《学记》有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的因素,然后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那么什么是教之所由兴呢?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大学教育的方法是:在学生不良的行为发生前就予以防范,叫做预防;抓住最佳时机因势利导,叫做及时;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叫做顺应;同学间相互学习帮助,叫做观摩。豫时孙摩,也就是预防、及时、顺应、观摩这四点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现在我们倡导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就是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同学间相互帮助学习,取长补短,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又把重难点知识着重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掌握,易错点老师先故意示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古人的豫时孙摩与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多么的贴近,古人的几句话就把我们现在应该或者正在做的事情给说明白了。什么是教之所由废呢?且看《学记》中是怎么说的:发然后禁,则轩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参考资料,少熬夜!当我看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我想到了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1936年提出的敏感期或者叫关键期理论。比如说一个人会有感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细微事物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空间敏感期、语言敏感期、认识符号书写符号的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追求完美敏感期、性别敏感期、人机关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某一个敏感期内发展某一项技能事半而功倍,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我又想到了我班有一个学生他是2004年出生的,按说现在应该快初中毕业了,现在在我的班里二年级坐着,1加1终于知道是2了,又问他2加1等于几?他不知道。平时扫地抬个东西说话也没有问题,但是上课的时候他学不会。有时候遇到他感兴趣的课题或者课堂气氛活跃的时候他也想说,有时候也能说对但是他不会写。我不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可以用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来解释。有可能因素有很多,但是时过然后学,确实勤苦而难成的,更何况他还不一定勤苦。《学记》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有更多的话想说,更多的故事要讲,如果您在工作中也有疑惑,也想提升自己,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么也请您读读《学记》吧。读学记心得体会4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段话谈的是正业与居学的关系,即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教学按时令进行,在学校学习正式课业,而回家或放假时也有家庭作业。难能可贵的是,《学记》把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都看得很重要,而且两者密切相关。课外学习可以培养兴趣,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也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巩固和强化。比如,在课外自行练习“操缦”(弹奏杂乐),课堂上就能很好地学习弹琴;在课外学习“博依”(比喻修辞),课堂上就能很很顺利地学习《诗经》;在课外学习“杂服”(洒扫应对之事),在课堂上就能很好地学习礼仪。总而言之,课外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杂艺,既可发展自己的潜能,又可激发学习正业的兴趣,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学习。对于这种教学思想,一般论家称之为“藏息相辅”原则。在学校,在课堂上,就要专心研修主业;在家里,在课堂外,就要按自己的兴趣自由学习。参考资料,少熬夜!藏息相辅的教学原则,是一种很大气、很前沿的教育思想。反思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反思现在有些学校的“监狱式生活”,反思现在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数理化”的现状,我们深深地感到羞赧和不安。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校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同时,已经开展了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我们已有各种社团30多个。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展
本文标题:《学记》原文及翻译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55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