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无锡景》教案及反思(3篇)
好范文解忧愁1/12《无锡景》教案及反思(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无锡景》教案及反思(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无锡景》教案及反思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民歌《无锡景》,欣赏并了解与之有关的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喜爱。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歌唱、交流、互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小调及民族五声调式,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教学重、难点:用歌声唱出《无锡景》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好范文解忧愁2/12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复习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2、了解五声调式。3、模唱五声音阶。二、学唱新歌《无锡景》:1、听听《无锡景》。A关注歌词内容,介绍了江苏名城无锡的哪些特色?用了哪些语气衬词?B关注旋律特点,歌曲的结构,乐句旋律的走向怎样?师生讨论:旋律---“音串”曲折下行的模进。“小桥流水”形象的音乐化身。结构---四个乐句,起承转合。一曲多段词,分节歌形式。歌词---多语气衬词“呀”“末”。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唱唱《无锡景》:A视唱歌谱。(击拍学唱)(难点解决:曲谱当中的装饰音记号倚音、波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唱法。)B普通话学唱。(难点解决: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的唱法。)好范文解忧愁3/12要求:歌唱状态;用轻柔的声音学唱,要有气息的支持;女生用轻假声,男生低八度,鼓励男生用假声唱。3、品味《无锡景》:A欣赏吴方言演唱:问:欣赏了方言演唱后,听觉上有什么不同感受?讨论:苏州方言的特点,并举例:“我”“让”B学习小调知识:定义,产生,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而软、糯、甜、媚的吴方言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缠绵的音乐特质。人们把这种小腔调,小结构的歌曲称为“小曲”、“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是民歌一种典型的体裁。地域性强,常用方言演唱。C模仿吴方言演唱(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至少会唱一段方言歌词。D分组反馈,即时评价。E教师弹奏琵琶为学生伴奏。三、小调弹唱与苏州弹词:1、影片《金陵十三钗》中的弹唱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因为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和好范文解忧愁4/12加工,从而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小调与弹词。高博文弹词唱小调《无锡景》俗称《侉侉调》,“侉侉调”促成了约在明初建文年间,中原一带“弦索”(琵琶、三弦等伴奏的弹唱形式)的形成。因此,小调也经常江南的曲艺艺术——苏州弹词融合在一起。四、结语:在江苏小调《杨柳青》歌声中下课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今后多去接近和了解民间歌曲,民间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无锡景》教案及反思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对现代幸福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好范文解忧愁5/12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用甜美、自豪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歌曲,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出现的“呀”、“末”等衬词,表现出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你觉得看到的的画面你是否似曾相识,听到的的音乐你是否有些耳熟?这些你看到的或是听到的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一种感受?(视频导入)生:会跟音乐轻声哼唱。师:提问:1.你能听出画面中的音乐是哪首歌曲的旋律?(课件出示)生:《茉莉花》。师:回答得真好,那么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表现了怎样的风格特点呢?生:江苏民歌。师:《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流行于江苏的这首《茉莉花》是人们最好范文解忧愁6/12熟悉、旋律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我们哼唱一两句行吗?:好一朵茉莉花啊,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啊,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啊。师:刚才我们大家在唱的过程中有没有体会到我们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应该是怎样的?生:委婉、柔和(秀美、细腻)。师:说得可真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嗯,江南的美景在文人的眼里是一首婉约的小诗,在画家的眼里是一幅如烟的水墨画,在音乐家的眼里是一曲娇柔的小调。那在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老百姓来说又该是怎样的呢?除了这首《茉莉花》之外,你还能举出我们江苏民歌的其他例子来吗?生:《杨柳青》、《太湖美》。师补充:还有《姑苏风光》、《拔根芦柴花》、《紫竹调》等,今天老师带来的是一首就在我们身边广泛传唱了一百多年的民间小调。二:引出课题——《无锡景》(课件出示)。欣赏《无锡景》全曲。MTV(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来欣赏:好范文解忧愁7/121、歌曲中介绍了无锡的哪些美景和特产?2、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身为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三:新歌教唱。(一)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1、师:范唱第一段歌谱,请学生回答歌谱有那几个音组成?生:12356五个音。没有4、7。师:观察得真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也称民族调式,民族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每个音给它一个名称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跟着钢琴学生唱一遍歌谱,发现问题。3、分析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说明旋律要唱得连贯流畅,如果我们在无线谱上把旋律线画出来的话就会发现旋律线就如一条江南的小河,婉婉延延连绵不断,特别符合江南的地域特点。4、尽管要求唱得连贯流畅但歌谱中却出现了很多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一般是体现欢快跳跃的特点,那么好范文解忧愁8/12在这里表现为柔和中带着俏皮,犹如轻打的鼓点,更体现江南民歌的细腻秀美,我们来试唱一下看呢。5、还有两个切分节奏也来强调一下ⅩⅩⅩ,前后唱得短而轻,中间唱得强一些。6、师:第二行第二小节该怎么唱啊?这是民歌中非常常见的装饰音,叫前倚音也要唱得短而轻,这里的装饰音的作用也是更体现了江南民歌的娇柔甜美的韵味,老师可比较示范一遍,学生学唱。7、分析歌谱后再次演唱,学生有了很大进步。(二)这首歌的歌词又有什么特点呢?1、先听范唱第一段,再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有呀、末等衬词师:对了,这首歌在每句的停顿处,常用了一些衬词:“呀、末”,你们知道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吗?生:这样做表现了亲切、柔和的语调。2、你还能找出有特别的地方吗?生:勿、里格等等。师: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的方言,完整听整首歌曲,学生可试着跟唱,留意到有写意、靠勒笃,脚半边都是无锡的方言,因为这是我们无锡的老百姓自己传唱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好范文解忧愁9/123、跟着钢琴完整得演唱歌曲,特别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4、师作评价。四:对比演唱。1、同学们唱得可真好,下面老师也来唱一段,大家来听听。2、方言演唱另一版本的《无锡景》。3、老师刚才唱的跟我们学的这首《无锡景》有什么不同吗?生:旋律相同但歌词不同,而且还是用方言来唱的。4、师:这是民国初年的传唱的《无锡景》,那时的无锡城啊只是一座古朴的小城,我们刚刚学唱的是解放后传唱的《无锡景》了,我们现在的无锡发展到现在有了怎样的变化呢?五:尝试创作。1、欣赏锡山歌手钱琳的《无锡是个好地方》,了解现在的无锡城是一座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2、我们也来充当小小词作家,唱唱我们现在的家乡新面貌呢?3、老师给出范本,并范唱一遍。4、学生讨论并尝试创作(可介绍锡北镇,历史文好范文解忧愁10/12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如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农_动领袖严朴等,自然资源丰富,太湖翠竹名扬四海)。5、展示学生作品,并一起来唱一唱。《无锡景》教案及反思3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1、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二、分析课题三、初读指导1、范读课文2、自由轻声读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好范文解忧愁11/12四、教学生字词语1、练习书空第二题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江:三点水,右边是“工”。南;下面不是羊。叶;口字旁,右边是十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二、精读训练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三、巩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小结五、作业: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好范文解忧愁12/12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本文标题:《无锡景》教案及反思(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56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