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在山的那边》精编教案(精选5篇)
好范文解忧愁1/29《在山的那边》精编教案(精选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在山的那边》精编教案(精选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3、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1、重点: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难点:初步领悟课文的精妙之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好范文解忧愁2/29第一课时一、导入1、导语:童年时代,每个人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我们可以从诗中找到答案。二、正课1、朗读指导,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谓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所谓流利,就是吐字清晰,停顿合理;所谓有感情,就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讲究音量、速度、语气、语调的合理配合等,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老师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全班齐读课文。5、探究质疑: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含义?讨论并归纳: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好范文解忧愁3/29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世界。6、探究质疑: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讨论并归纳:因为我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而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的。7、探究质疑:铁青什么意思?(专为随读生设计)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讨论并归纳:铁青: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铁青不仅写出远山的颜色,也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爬上山顶,本以为能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运用的是拟人手法。8、探究质疑: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讨论并归纳: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第二课时9、探究质疑:为什么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好范文解忧愁4/29讨论并归纳:因为诗人领悟到妈妈所说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而是指理想和信念。10、探究质疑:既然海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诗中的山是什么?讨论并归纳: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比喻重重困难。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难,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需要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理想境界才能实现。11、探究质疑: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讨论并归纳: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这是妈妈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指实在的东西,所以说是飘来的。12、探究质疑:为什么说一座座山顶会诱惑着我?讨论并归纳: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13、探究质疑: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好范文解忧愁5/29讨论并归纳: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14、探究质疑: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讨论并归纳:因为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惊喜,使人兴奋。15、再次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16、你的理想又是什么?你是如何努力的?(专为随读生设计)三、小结这首诗中诗人借助于群山和大海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与哲理,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究将会实现。板书海比喻理想境界山比喻重重艰难险阻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好范文解忧愁6/29在山的那边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训练朗读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2、难点。“山”、“海”的象征意义。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要解决好这三个学习重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教学设想1、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两个学习目标⑴、朗读课文,品味语言⑵、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好范文解忧愁7/293、共读课文,理清要点,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欣赏配乐朗诵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学习方法读──讲──读──赏──读1、“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2、课堂讨论──评述、质疑。3、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在山的那边教案【第三篇】一、背景分析1、使用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教材分析这首新诗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畏艰苦跋涉。诗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美,意蕴丰富,在诗意的美中融入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好范文解忧愁8/293、案例设计思想通过“导入,学习新课,谈人生经历”这三大板块教学,使学生掌握本文的有关知识(字词积累,朗读技巧,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并能在反复朗读与交流的过程中体悟人生道理,树立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如“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学会正确朗读。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与探讨中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山”与“海”体味通往理想之路就要不畏艰苦跋涉的道理,由此正确对待困难。5、教学重点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6、教学难点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7、教学方法①诵读法。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一种信念,一个哲理,意象壮阔,诗意跌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及凝炼形象的语言。②联想想像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关于好范文解忧愁9/29“山”与“海”,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要调动生活经验,激活思维,以求深层探究。③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意蕴的分析。8、课前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9、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拥有梦想。梦想让我们无忧无虑,梦想使我们不畏艰难险阻,梦想公平地赋予每个孩子以权利。当城里的孩子在喧嚣的都市里做梦时,山里的孩子们都在想什么呢?他们的想法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导入的同时伴随多媒体展示:一个孩子伏在窗口向远方眺远,远处是起伏的群山,东方有一轮红冉冉升起。字幕、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教师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投影: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好范文解忧愁10/29凝成()_____诱惑()_____一瞬间()_____隐秘()_____喧腾()_____痴想()_____教师明确,学生识记:凝成(nínɡ):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诱惑(hu)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隐秘(mì)喧腾(xuān):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痴想(chī):发呆地想。2、听课文录音师:请同学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划出节奏与重音。3、全班齐读4、学生自读,思考“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师:文中的“山”与“海”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如果有,那它们象征什么呢?生1:“山”指现实的东西,“海”指诗人渴望见到的东西。生2:“山”应该指困难,“海”指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师:这两位同学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特别是第二位同学已基本揭示了“山”的象征意义,值得表扬。关于“海”的象征意义,还有同学愿意发表自好范文解忧愁11/29己的看法吗?生3:我觉得“海”指的作者的理想。师:很好。其实“海”就是象征一种理想,一种克服困难后所达到的光明境界。(三)探究阅读。(投影出示问题)1、师:“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句中,“痴想有何作用?生:沉默。师:我们在分析“山”与“海”的象征意义时,几位同学都表现得不错,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也许你的错误还能引出别人的正确答案呢!生1:说明“我”很爱幻想。生2: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准确。师:你能具体谈谈吗?生2:想了想,摇摇头,腼腆一笑。师:没关系,请坐下来继续思考。大家看看,这个是不是在描写人物?生齐答:是。师:人物描写方法有很多种,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生3:心理活动。因为这个词中有个“想”字。好范文解忧愁12/29师:他在想什么?生3: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生4:我觉得“痴”是描写神态的。师:写出了“我”的什么神态?生4:发呆、非常入神。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对“痴想”这个词的分析让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了不起。生:一起鼓掌。2、师:“我”经过努力,最终爬上了那个自以为可以看到海的山顶,“我”的愿望实现了吗?生齐答:没有。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1:哭着回来了。生2:铁青着脸。生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3、师:山“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生1:山是青色的。师:你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很高兴。我们还能不能更深入地挖掘它的含义呢?我们说文中的山已经不再是自然中的山,因为诗人已经赋予它象征意义了,它是困难的象征。人是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出现什么心理呢?生2:是不是写出了“我”当时失望和沮丧的心理?好范文解忧愁13/29师:大家说呢?生齐答:对!师:通过分析这句话,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诗歌的语言的确很凝练。简简单单一个词,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它其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意味。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生1:妈妈说的那句话。师:更准确地说,妈妈的那句话对我起了什么作用?生2:妈妈的那句话给了我希望。生3: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生4:给了我坚定的信念。师:对,这粒种子实际上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其实诗中有句话已经透露了这粒“种子”的含义,大家能找出来吗?生1: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成的海。师:为什么说“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生1:因为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越过高山,看到大海。师:既然“山”已不再是山,“海”也不再是海,它们都有了另外的意思,你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山海的象征意义?生1: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才能克好范文解忧愁14/29服困难,实现理想。师: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就是学习这首诗后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一定要做好与困难作斗争的准备。我们应该坚信,翻过无数座“山”,一定能看到“海”。(四)学生质疑,集体讨论解决。1、生:诗的结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是什么意思?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生:沉默。师:是什么东西在一瞬间照亮了你的眼睛?生1:是大海。师:“大海”是什么?生1:是理想中的情景和境界。师:能轻而易举达到理想的境界吗?生:不能。要翻越无数座山。生2:要克服无数个困难。生3:要失望无数次。师: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并走出黑暗的过程。黑暗的尽头是什么?生齐答:是光明。师:对,是光明。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的人,好范文解忧愁15/29当光明突然出现在眼前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生1:高兴。生2:愉快。生3:惊喜。生4:兴奋。生5:激动。《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第四篇】学习指导这一课
本文标题:《在山的那边》精编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70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