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谭小芳管理心理学培训
谭小芳:管理心理学培训内容提要本书汲取了中外管理学、心理学理论思想的精华,系统地论述了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构架了以人力因素和非人力因素所组成的新的内容体系,并将学校这一特殊组织的主要管理内容融入,更好地帮助读者,特别是学校解决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或专业培训的基础教材,也可供各层次管理人员参考学习。第1章绪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我国及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组织系统中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个体心理2)群体心理3)领导心理4)组织心理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1)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历史性3)实践性和实用性1.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管理心理学与多学科相联系、相交叉。为了更好地理解管理心理学这一学科,需要先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管理心理学的管理学理论1.管理的含义1)管理具有多种职能如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创新等。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目标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用的资源在任何类型的组织中,都同时存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但人与物的关系最终仍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4)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创造性的活动。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2.管理学和管理理论基础管理学也称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广义上的管理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成为第三大类科学。狭义的管理学指的是一般管理学,它以管理的内涵为基础,围绕管理的职能展开,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中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将管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指19世纪末以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称早期管理阶段;2)第二阶段是指19世纪末到达20世纪30年代,称古典管理阶段;3)第三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日,称早期行为科学阶段;4)第四阶段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称现代管理阶段。1.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3.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两大类。个体心理系统是指个人所具有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可分为:1)心理倾向。2)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过程。3)心理特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1.3管理心理学的学习意义与研究方法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3)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的具体要求4)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具体方法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2)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现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3)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4)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者心理状态的方法。5)测验法。测验法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或精密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6)个案法。也叫案例法,是对某一个体、团体和组织在较长时间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探索其心理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研究方法。1.4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4.1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现状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国的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经过历史曲折之后,管理心理学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恢复和重建。近30年来,我国管理心理学已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就。1)建立了学术组织和教学的研究机构2)翻译和编写了一批管理心理学著作3)各管理院校多数开设管理心理学课程,并为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各种讲习班4)培养出一批专业人员5)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4.2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及借鉴意义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出现过:1.“经济人”的假设2.“社会人”的假设3.“自动人”的假设4.“复杂人”的假设[案例]巨人的困境1991年春,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诞生时,史玉柱宣布:“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然而,仅仅6年之久,即1996年底,巨人集团的产量全面萎缩,员工停薪两个月,大批骨干陆续离开,巨人集团陷入困境。分析巨人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虚弱二、缺乏科学决策体系和权力约束机制巨人集团的危机,一是决策失误,摊子铺得太大;二是管理不善,经营失控。评点:1、没有经过细致的市场分析和投资分析,没有从企业的自身优势、可能性出发,缺乏对未来发展形式的冷静思考和总体把握,最终使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2、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水平却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管理“短腿”导致了企业的崩溃。因此,在体制条件逐渐宽松的今天,重视管理应成为我国企业的共识。3、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健全的权力约束机制。决不能“一个人说了算”。第2章个性差异与管理u个性、气质、能力、性格u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2.1个性个性的概念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影响个人的行为。个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是在人的个性中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和品质,其中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成分,它决定着个性的差异性。个性的性质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倾向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1)儿童时期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父母的教育观点、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等,对儿童个性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2)学龄时期学生在学校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一定的政治观点和掌握一定的道德标准,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式,形成着自己的个性。3)走向社会社会最终决定人的个性形成。2.2气质2.2.1气质概述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的类型与特征1.气质的类型1)体液说人的气质可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2)体型说人的气质可分为肥胖型;瘦长型;筋骨型;虚弱型。3)血型说人的气质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4)激素说人的气质可分为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2.气质的特征1)气质具有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2)气质具有先天性的特征3)气质具有可塑性4)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2.2.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甫洛夫运用动物条件反射实验建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巴甫洛夫把动物和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四种,强而不均衡的为兴奋型;强的、均衡的、灵活的为活泼型;强的、均衡的、惰性的为安静型;弱型的为抑制型。2.神经类型和气质的关系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2.3能力能力概述1.能力的概念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2.能力和知识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远较知识的获得要慢。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素质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2)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分类与特征1.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的能力和特殊的能力。2.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4.按创造的程度,能力可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5.按能力的测验观点,能力分为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2.4性格2.4.1性格概述1.性格的概念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和气质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但性格不同与气质,气质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3.性格与情感、情绪的关系情感、情绪与人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4.性格与能力的关系性格和能力也是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制约。2.4.2性格的类型1.按心理机能性格可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按某种或某些典型的性格特征,性格可划分为优越型和自卑3.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格可划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4.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性格可划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5.按人的行为模式,性格可划分为A、B、C、D、E五种类型2.5个性差异与管理2.5.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个性形成的生物学条件2)后天的环境因素与个性(1)家庭因素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2)学校教育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3)文化、社会因素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4)社会阶层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2.5.2个性差异在管理中的应用1)知人善用2)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3)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案例]管理要因人而异沈经理是中部地区的销售经理,对于员工的销售方式他通常都不会干涉。沈经理手下有两个区域的销售组长完全是相反的类型。阿昌是军人出身,而且很习惯军队的管理方式,而且他固执地认为,抢先下手肯定有好处。工作效率很高。跟阿昌性格不同,阿国是个典型的夜猫子。阿国虽然早上到得晚,但是经常加班到深夜,他的销售人员很少变动,都对他忠心耿耿。他有自己的一套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其他八个组也是各有各的工作方式,A组最循规蹈矩,按正常时间上下班,组长很和善可亲,组员也都认真工作,完成任务。D组组长经常要求组员加班,但每过一个月组员就可轮流休假。F组喜欢不定时地跟客户联谊,社交关系极好……对这些,沈经理从来不加以干涉,他说:管理就像打高尔夫,它计较的不是怎样打,而是打多少杆。沈经理在任期间,销售额一直高居业界榜首。第3章知觉的差异与管理u知觉的重要性和特性u知觉的影响因素u自我知觉的形成与管理u社会知觉的类型与管理u社会知觉的偏差3.1知觉3.1.1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3.1.2知觉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性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3.1.3影响知觉的主要因素1)客观因素知觉是知觉者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作为知觉对象的客观事物的特点必然影响人的知觉。2)主观因素人的知觉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人知觉的主观因素主要有:(1)兴趣(2)需要和动机(3)过去的知识和经验(4)定势(5)期待3)情境因素3.2自我知觉3.2.1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自我知觉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状态以及自己同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构成
本文标题:谭小芳管理心理学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87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