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4篇优秀履职奖获奖委员委员读书漫谈群发言汇编
优秀履职奖获奖委员“委员读书漫谈群”发言汇编(4篇)察近虑远立足本职担当尽责我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及编辑工作,是高教战线的一名老兵。受组织信任,有幸成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年多来,我时刻牢记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在本职工作的身边事、近前事、业内事中,注意发现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分析思考其可能会给国家、社会和事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调查研究,多方征询界别人士的意见,积极反映界别人士的建议和诉求,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专业的角度积极建言,履职尽责。我所在的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我在与国内外中文教师和留学生长期接触中察觉到,外国学生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发展逻辑缺乏了解,有的外国学生听不懂,不感兴趣。如何针对国际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语言能力、认知结构和文化心理,引导他们主动发现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中国政府的治国方略,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经过与业界专家和一线教师深入交流,我认识到,应当以国际学生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素材、多元叙述主体和对话性语态,给国际学生留有进入教材或教学的充分空间,与中国好故事有共享、有共鸣、有对话。由中文教学进一步关注中外人文交流,我发现,当前我国的国际传播也存在较强的宣介性,传播实效还有待提升。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在致公党、侨联、对外友好界政协委员联组会上,就“淡化中外人文交流传媒作品的宣介性,增强纪实性和感染力”作了专题发言。会后以《政协信息转送件》形式将该建议转送有关部门。我担任语言学核心期刊《世界汉语教学》主编十余年,连任两届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对论文抄袭、重复发表、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事件时有接触,对中国作者因学术失信屦被国际期刊撤稿给国家诚信形象带来的损害更深感忧虑。在调研中我发现,尽管党和国家近年先后发布多种文件,体现出对科研失信厉行惩处的坚定决心,但学界和管理部门仍多以个别事件对待科研失信行为,未能高度重视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严重现状及恶果,处罚也基本上限于行政范畴,治理难有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惩处学术不端落到实处,我于2020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落实两办〈意见〉、健全学术不端监督惩戒机制的提案》。该提案得到提案承办单位科技部的高度重视,2020年12月3日,我应邀走访视察提案办理情况,科技部负责同志详细回应了提案办理情况,告知提案中的建议有的已经“落地”。有中央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相关新闻被数十家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转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推进学术诚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近十年来,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在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多个文件提出的“准聘与长聘相结合”政策导向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准聘-长聘”教职制,这对引入竞争和流动机制、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通过与青年教师的接触交流及对相关舆情的追踪调研,我发现,目前高校“准聘-长聘”制改革侧重于“准聘”制,在高校自行设立的“非升即走”条款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唯量化指标论、量化指标不尽合理等问题。其后果是:青年教师学术研究的目的从理论创新和解决实践问题异化为升职达标,在“不发表就出局”的重压下,不敢挑战开创性、周期长或存在失败风险的研究课题,不愿承担团队服务和合作任务,对教学工作更是敷衍应付;将主要精力放在拆解博士论文追求期刊发表,或是炮制没有实质性研究的应景文章,甚至出现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伪造研究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使高校在师资遴选中将袁隆平(工作12年后始发首篇论文)那样的创新人才拒之门外,更为严重的是,会抑制青年教师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且由于青年教师无心教学而影响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列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如何落实这一战略任务,有效破解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关键。因此,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提交了《关于立足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高校“准聘-长聘”制的提案》,得到社会和有关媒体广泛关注。这几年,我还针对本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过《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差别化区域支持措施的提案》《关于借助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实习援助民族地区推普的提案》《关于加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等,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此次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漫谈群”组织的委员履职经验分享活动特别好。我看了前面40多位委员的履职故事,对他们的担当精神由衷敬佩,学到了很多履职经验,更看到了自己与其他委员的差距。今后,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履职尽责的能力。书写好“人民政协为人民”这篇大文章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和一线科技工作者,我时刻牢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积极建言献策,尽力履行好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使命。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行各业,虽然对一些问题持有不同观点和意见,但是在政治上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是一致的。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是政协委员政治性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在去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踊跃参加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和政协委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统战部和全国政协组织的多场学习座谈会上,代表无党派界别作《铸就千秋伟业绽放百年风华》等发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选择,表达了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充分利用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任职的优势,带头学习宣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团结党内外广大科技界知识分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共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和“科技报国”初心使命。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大多数委员都是兼职,要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命感和责任感。既然当了政协委员,就要敢担当、善担当,不断提高观察分析问题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以饱满的履职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参与到建言献策中,做到说实话、讲实情、献实策,努力交出一份份负责任的“委员作业”和“履职答卷”。做好政协委员离不开本职工作。近年来,我在科技管理和科研一线中注重广泛征求汇集各方面意见,重点聚焦国产科研仪器创新发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全民科技素养等问题,通过政协提案、常委会发言、学习座谈会等方式主动建言献策。去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即“两翼理论”)重要论断,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的亲自指导下,我牵头组织专家开展深入学习研讨,在不断深化认识、充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大意义,建议实施‘大科普战略’的研究报告”,得到多位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和科技部等部门的重视。随后,我继续牵头组织专家开展科普法修订研究工作,提出的建议得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重视和积极回应,为他们今年开展科普法执法检查和修改提供了参考。我在科技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服务科学家、服务研究所”理念,注重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国内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主动与一线科研人员座谈交流,力所能及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将获得第一手信息转化为履职的提案和常委会发言等内容。比如,针对大家多年普遍反映的高端科研仪器自主研制问题,我在2019年度国家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建议,2021年再次以提案方式呼吁全面取消科研仪器进口减免税相关政策。提案最终得到科技主管部门的积极回应。我参加过全国政协在吉林长春开展的科技创新调研活动,认真了解当地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情况后,围绕东北地区的教育、环境保护和“卡脖子”科技攻关问题提出了“一点认识,两个问题,三点建议”。作为一名物理领域的院士,我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为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做科技辅导报告,走进浙江、江苏、云南等地的几十所中学做科普讲座,并为公众做线上科普讲座,带头讲好科学家创新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呼吁全社会关注科学教育,努力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本职岗位上,我经常围绕党和国家关切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院士专家深入研讨并提出咨询建议,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我也通过智库研究辅助支撑协商议政。一方面,智库选题可以转化为提案选题,智库成果可以支撑形成提案,而提案的办理过程就是智库成果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提案本身也会经由政协或相关决策部门为智库研究提供选题来源。同时,高水平智库专家也可通过特邀或聘任等方式参与协商,成为政协的新参谋助手。比如去年开展的“两翼理论”的研究、“大科普战略”的提出、科普法的修订研究等都是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的智库团队共同完成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程履职路,一生政协情。作为一名履职近十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我深感这个称号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将更加珍惜这一称号,持续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履职本领,充分发挥自己在科技界工作的优势,用心、用情、用功投入到履职实践中,为人民政协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出应有贡献。付出与收获同在1992年,我成为一名*省政协委员,至今已连续做了5届。从十一届全国政协开始至今,我又成了“老三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政协委员已不仅仅是身份,它成了我的使命与责任,早已融入我的生命。回顾政协委员经历,感触良多,深感付出与收获同在,责任与荣誉共存。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在此背景下,2012年至2013年间,我带队多次奔赴*三亚、陵水、乐东等市县,开展“南繁基地建设”专项调研活动,最终形成《关于加强南繁基地建设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并于2014年*省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强南繁基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在我看来,南繁是中国饭碗的创新底座,是农业科技的创新高地,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是转化科研成果的引擎。如何加强南繁育种基地管理,满足国家农业发展,尤其是粮食安全的需要?我提出如下建议:加强企业的年检和安全审查,对境内外南繁企业年检,进行背景和国家安全审查;对危害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南繁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责任人,依照法律法规给予严处;加强管理和监督,对转基因农作物种子严防死守;加强教育,确保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建设种子检疫检测中心,有效控制南繁科研实验,并配套建设南繁病虫害和外来物种实验场所;建立南繁育种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信息系统。如今,南繁基地的规划建设日益完善,出台了《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规划(2015-2025年)》;2018年11月1日《*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目前全国29个省份800多家南繁单位在*设立稳定的科研育种基地,近10年来,主要农作物国审品种1345个中,有86%的品种经过南繁培育。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已基本成为服务全国的用地稳定、运行顺畅、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科研育种平台,为加快建设南繁硅谷打下扎实基础。2021年,我参加了台盟中央“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年度党派大调研,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协同推进航运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打造洋浦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港”为主题在*开展深入调研。这次调研很深入,形成了《加强洋浦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港发展》《加快航运业开放发展,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完善贸易投资自由化制度,加强*自由贸易港封关运行的规范化保障》《进一步加强口岸数据共享,提升对外开放平台效能》《进一步引导台资企业参与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等5篇调研报告,有力提升了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水平。2019年,我被台盟中央推荐为当年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成员,以“人民政协——辉煌的七十年”为题,深入宣传解读人民政协和统一战
本文标题:4篇优秀履职奖获奖委员委员读书漫谈群发言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01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