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人事管理实务2012年5月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我国事业单位现状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有多种分类方式。据统计,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6万个,涉及科教文卫、农林水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人。集中了全国2/3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的问题: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我国事业单位用人现状从现状看,事业单位用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编制内人员,包括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第二类是编制外人员,有各种用工形式;第三类是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招用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2000年,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及相关文件要求,推进事业单位聘用制;2002年,国家发35号文件,明确了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度的主要内容;2005年,推行公开招聘制度;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7年,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目标任务、主要原则目的:通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两个转变: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人事关系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契约关系转变。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目标任务: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科学化、法制化。主要原则: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充分体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遵循事业单位的规律和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从制度上为各类人才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一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第二是建立岗位管理制度;第三是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第四是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宏观管理和监督制度;第五是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其中:人员聘用制度包括新增人员公开招聘和原有人员的竞聘上岗;岗位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设置和岗位等级认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功绩制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公开透明原则1、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岗位的含义:事业单位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位类别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岗位等级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1—10级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1—7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8—10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11-13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分为5个等级,即1—5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岗位结构比例及等级确定事业单位根据不同的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分为三种类型,实行不同的岗位结构比例控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实行最高等级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包括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内部各等级之间的比例)按照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模、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岗位设置程序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组织实施。2、聘用制度聘用制度又称为聘用制,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用人方式。它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聘用制度的形式聘用制基本上是三种形式:身份的聘用;岗位的聘用;基本用人(用人)关系的聘用。聘用制度的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制度的程序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1)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2)应聘人员申请应聘;(3)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4)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5)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6)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的概念聘用合同是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具有人事关系性质的聘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聘用关系应当订立聘用合同。订立聘用合同是实行聘用制度的基础。聘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1)聘用合同期限;(2)岗位及其职责要求;(3)岗位纪律;(4)岗位工作条件;(5)工资待遇;(6)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7)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3、公开招聘制度公开招聘的范围(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范围具体包括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2)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3)事业单位需要招聘外国国籍人员的,须报省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聘。公开招聘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公开招聘的方法考试、考核公开招聘的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宪法和法律;(3)具有良好的品行;(4)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6)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公开招聘的程序(1)制订招聘计划;(2)发布招聘信息;(3)受理应聘人员的申请,对资格条件进行审查;(4)考试、考核;(5)身体检查;(6)根据考试、考核结果确定拟聘人员;(7)公示招聘结果;(8)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公开招聘要建立回避制度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聘用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也应当回避。公开招聘要实行监督管理招聘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对事业单位招聘过程中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的行为要予以制止和纠正,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公开招聘的违纪处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违反规定情形的,必须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2)应聘人员在考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的;(3)招聘工作人员指使、纵容他人作弊,或在考试考核过程中参与作弊的;(4)招聘工作人员故意泄露试题的;(5)事业单位负责人员违反规定私自聘用人员的;(6)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影响招聘公平、公正进行的。4、考核制度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制度,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管理权限,对其所属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以及其他素质进行考察了解,并作出客观评价,通过考察工作人员的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使用、管理和收入分配提供客观依据的制度。考核制度的特点(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2)考核结果使用与事业单位用人和分配制度紧密结合。考核的原则和范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的范围包括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职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考核的内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的等次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的方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被考核人根据工作任务定期记录,主管领导负责检查。年度考核一般在每年年末或翌年年初进行。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考核的基本程序(1)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2)主管领导人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3)考核组织对主管领导人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4)事业单位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5)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6)年度考核工作结束后,考核结果存入本人档案5、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制度35号文件规定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及时公正合理地处理、裁决人员聘用中的争议问题;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办法,规范复核、申诉的受理和办案程序。人事争议的概念和特征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是指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人事权利和履行人事义务而发生的纠纷,人事争议具有如下特征:(1)人事争议主题必须是已经建立人事关系的双方,即一方是事业单位,另一方是该事业单位的职工。(2)人事争议的课题必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或聘用合同约定提出的异议。(3)人事争议的内容必须是人事关系双方由于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关于人事争议受案范围的变化35号文件规定的受案范围包含了人事管理的各环节:在公开招聘、聘用程序、聘用合同期限、定期或者聘期考核、解聘辞聘、未聘安置等问题上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2007年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的受案范围: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人事争议的处理途径仲裁-司法救济:合同的相关内容、因除名、辞退、辞职和离职等引发的人事争议,属于仲裁受案范围,法院予以受理申诉:因处分、考核不合格等依据政策规定作出的人事管理决定,由行政机关根据工作人员的申请,受理申诉并作出行政决定。二、人事管理实务岗位设置方案的申报、核准新进人员岗位审核人员流动调配岗位等级认定岗位聘用岗位设置方案的申报、核准政策依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管理试行办法》《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确定依据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数内,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隶属关系、规格规模和人员结构特点等综合因素,按单位类型(管理型、专业技术型、后勤服务型)自主设置岗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管理岗位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各单位要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部门规格、规模、人员编制和隶属关系,确定管理岗位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务数量设置。从正县到办事员分别对应5到10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专业技术层级岗位、内部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要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行业特点,以及单位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全省高、中、初的控制比例为1:3:6;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本文标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17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