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推荐4篇】
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推荐4篇】【导读】这篇文档“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推荐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第一篇】乡村医生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同甲方:乌兰花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乙方:卫生室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学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卫生部、财政部《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精神,确保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办法》规定,甲、乙双方为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事项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乙方提供国家规定的三大类、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居民健康档案1、建立统一规范的辖区居民健康档案;2、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健康档案内容;3、逐步实行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二)健康教育1、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2、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烟草控制及本区域重点健康问题,普及健康知识;3、配合各种卫生节日开展妇女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传1染病、慢性病防治有关知识宣传、咨询活动。(三)计划免疫1、了解和掌握本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动员按时接种和强化接种,逐步实行预防接种计算机管理;2、落实流动儿童管理制度,每周定期巡查,发现预防接种应种儿童,及时告知。3、协助本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等开展调查、动员、验证工作;4、协助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机构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发现、报告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并调查处理。5、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四)传染病管理1、及时发现辖区内传染病或疑似病例,登记并及时报告,参与现场疫点处理;2、开展艾滋病、结核病、肝病、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3、配合专业机构人员对非住院结核病、艾滋病人等传染病进行治疗和随访管理;4、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食品、饮用水安全和职业卫生监督工作;5、参加定期培训、例会,汇报传染病管理工作情况。(五)其他工作配合或协助上级医疗机构开展所在辖区内妇女、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保健,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高危人群进行指导管理,对重性精神疾病人登记管理等。第二条乙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符合下列标准:一、居民健康档案(1)按照统一印制的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居民建档,每月建档200份,建档率不低于90%;(2)健康档案项目填写齐全、真实。(3)及时追加主要卫生记录,35岁以上居民、残疾人、慢性病人的健康档案内容每年更新一次,65岁以上老人每年至少更新2次。(4)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录入率要达到100%。二、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宣传栏每月更新一次,每次更换2个版面。(2)配合各种卫生节日开展妇女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等有关知识的宣传、咨询活动6次/年。(3)健康知识入户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入户率达100%。三、计划免疫(1)及时掌握管辖区目标儿童情况(2)对流动儿童进行属地化管理(3)协助辖区内托幼机构、学校等动员、验证工作(4)及时发放有宣传资料,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5%。(5)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5%。四、传染病管理(1)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法定传染病无漏报。(2)能够协助专业机构开展疫点处理,排查密切接触者,留观随访,指导病家落实消毒预防等措施。(3)结核病等传染病标语宣传画、公告、就诊流程、标语上墙并常年保持,咨询服务、可疑症状者、接触者检查按要求开展,相关指标达规定要求。(4)协助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5)开展卫生法制宣传。(6)明确兼职卫生监督信息员,协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7)建立职业危害企业或职业病职业卫生管理档案。(8)时上报公共卫生管理信息报表(9)早孕建卡率≥95%。(10)产后7天、14天、28天上门进行母婴保健访视,进行常规体检,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对常规问题、母乳喂养等问题进行指导,平均产后访视率≥95%。(11)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咨询,提供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95%。(12)时记录访视内容,并做好产后42天检查动员,及时收回围产期保健手册,并及时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归档。(13)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每两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包括健康危险顺素调查、一般体格检查。65岁以上老年人两年一次体检率≥95%。实行死因登记报告制度,报告率100%。(14)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人群进行登记、报告、管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血压控制满意按期随访(3个月一次);若控制不满意,则调整药物2周时随访;连续俩次随访血压控制不满意、连续俩次随访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改善、有新发的并发症出现或原有的并发症加重,建议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95%,肿瘤登记报告率达100%。(15)辖区内重性精神病病人登记率≥60%。第三条甲方应及时向乙方通报有关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政策规定及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变化情况,并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第四条乙方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一)乙方应掌握全科医学基础知识,按医疗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疑难病症应逐级转诊。(二)乙方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遵守卫生室相关制度,热心为辖区居民服务,若乙方工作人员态度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甲方应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服务资格。(三)乙方应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进行合理用药,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收取费用,不得超额或搭车收费。第五条甲方根据《内蒙古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结算服务补助资金。对考评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甲方有权取消其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格,终止合同。第六条本合同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二份,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公章):乌兰花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年月日乙方(公章):法定代表人:年月日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第二篇】2011年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培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1项内容,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一)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辖区内居民。健康教育服务二、健康教育内容(一)、服务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二)服务形式及要求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1)发放印刷资料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2)播放音像资料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机构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三、老年人健康管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
本文标题: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257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