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
写作好帮手1/20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导读】这篇文档“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儿童画创作能力。本课重难点:1、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象。2、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解决重难点方法:在绘画的构图上,要分清屋次,不一定将大树各部分都表现出来,可以选择大树各部分都表现出来。写作好帮手2/20教学程序:一、表演。回忆。发表1、谁能到黑板上画一棵大树。2、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棵大树。3、谁能说说大树由几个部分组成。二、观察。赏析。感受1、教师将学生画的大树各部分补充完整。2、有谁到这棵大树这儿来玩呢?3、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有关树的故事?三、思考。探索。创作1、谁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2、你是通过画面中的哪些形象了解了画面的故事?3、小组同学合作,表现出大树的故事。四、展示。评价。延伸1、大树对人类有什么作用?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活动:课后可以画一幅保护绿色的作品。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与目标:写作好帮手3/20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应会:尝试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简单地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教学准备:有关春节的录像、图片。写作好帮手4/20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品摆放情况)二、猜谜导入: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每年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儿歌和节日有关。边读边想一想儿歌说的是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二十三进年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师:说的是哪个传统节日?生:春节师:喜欢过春节吗?生:喜欢。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16过春节。三、归宗分类: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你们都想了解关于春节的哪些方面呢?生1:你来说说,对,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有哪些饮食上的习俗呢?我们就来了解春节当中的——食。生2:你想知道古代的人们春节的服装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有关着装方面的内容——衣。生3:对,为什么人们在过年时要在家里挂福字,贴年画呢?这是有关春节的——住。写作好帮手5/20师:衣食住,还有一个是什么?行,春节中还有一个习俗就是逛庙会,一会咱们去了解一下。师:除了民俗文化,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生:是的,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春节的喜悦之情?咱们之间真是有默契,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有关春节中的美术知识。四、了解民俗文化:(一)衣1、师:我们来共同走进第一个板块——衣。2、师:你想知道古代时人们春节的服装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怎样才能了解呢?看看中国传统的年画就知道了,你还有别的方法吗?3、师:中国有许多民族,人们总是在节日里穿上最漂亮的服装,说一说你的家乡过春节时人们的穿戴是什么样的?(在你的家乡每逢过年时人们就会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在街上载歌载舞,说得可真形象,谢谢你)4、师:在过年期间,中国人最喜欢用红色来装扮自己,因为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春节中总也缺不了红色!写作好帮手6/20总结:春节里穿衣的文化,就是大家对于节日的一种态度,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二)食1、师:欣赏了春节当中的穿衣文化,接下来咱们了解一下饮食文化。2、师: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一家人都要干什么?对,包饺子。为什么过年要吃饺子呢?谁来给大家讲讲。生:你的知识可真丰富!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这就是饺子的来历。3、师: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据史书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写作好帮手7/204、师:看!庙会里的小吃,不光好吃,好看,有的还带有美好的祝愿,不信你听一听这首歌里是怎样唱的。5、总结:糖葫芦好看,竹签串,象征幸福和团圆,春节中的每个习俗都寄托着这样的情感,就连过年时挂福字,贴年画也不例外,咱们看看去,春节中的——住文化。(三)住1、师: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2、师: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挂福字,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3、师: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4、师: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你想进一步了解年画吗?写作好帮手8/20①、仔细观察这两幅年画,画中除了可爱的人物还画了哪些形象?②、莲花:代表连年,年年,每一年。鱼:代表富裕,生活有余,日子过的好。把意思合起来就是年年有余。(行)1、师:咱们来了解最后一块——行2、师:在过年期间需要走亲访友,给大家拜年。学一学,你是怎样给人拜年的。在拜年中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家人给的红包。派发红包给孩子们,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请注意:在发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3、师:在春节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逛庙会。你逛过春节的庙会吗?给同学讲一讲哪些活动给你的印象最深?有的同学啊,就把这样的场景记录在了画面当中。你认为这三幅画的优点是什么?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介绍给同学。五、动手制作:1、师:表现热闹的春节不仅可以用绘画的方法去表现,也可手工制作的方法。你们看!出示制作的范品写作好帮手9/20(花和灯笼)教师示范制作灯笼步骤。2、师:自己制作的春节礼物不必很大,很复杂,只要美观、新颖就一定会带去你的心意,受到大家的喜爱!可以是春联、福字、窗花、灯笼,也可以用绘画表现。六、展示评价:师:春节快到了,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健康快乐,好么?美术二年级学期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蔬菜、菜肴,体验材料的美感。2、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和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点:泥工制作方法和想像的启发。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大胆有趣的造型设计。教学准备:教具:各种菜肴的图片与蔬菜的图片、彩泥等。学具: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等。写作好帮手10/20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活跃气氛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当厨师的滋味啊?(学生:想)好,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我是一名小厨师”的活动,活动里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小餐饮店”,每个小朋友就是一名“小厨师”。今天每个小厨师都要学会做一两道色香形俱全的菜,然后我们请这节课学习最认真、表现的小朋友来参观“品尝”,好不好?(举办菜“厨艺大赛”,这是小朋友意想不到的,怎么在美术课堂上还可以做菜呀!大多数小朋友都不会做菜,只吃过、看过。那到底怎样来进行呢?这又是吸引学生的地方,而且不光是做,还可以去参观“品尝”呢!能不让人激动吗?)2、要当厨官啦,还没想好今天的菜单是什么吧?(板书课题)(既揭示了课题,又启发了小朋友的思路:做菜先要想好菜单,即菜名,菜谱。)二、引导回忆,了解菜单1、交流讨论:首先,我们把自己最喜欢吃的菜向大家介绍介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是喜欢它的颜色、味道、还是漂亮的造型?(围绕菜的色形香味方面去描述,从而使学生知道写作好帮手11/20无论哪个菜,都有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为后面亲手制作打下一个感性的基础。比如有的菜需要的是完整的原料形体,而有的菜原料则要加工成各种漂亮的形状,还有的菜是通过原料的颜色对比、形状排列加强美感来促进我们食欲的。)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适当补充。3、启发回忆:除了最喜欢吃的菜,你还见过什么非常有特色的菜吗?或者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样的菜才是吃、最漂亮的!4、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适当补充。(水煮活鱼、青椒炒肉、油炸螃蟹、白灼虾、松仁玉米……)5、小结:大家说了这么多好吃的菜,老师都好像闻到香味啦。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道好吃漂亮的菜,想不想欣赏“品尝”一下。“想”,好!但是老师有个条件,你得猜猜这些菜是怎么做成的?三、欣赏激趣,讨论方法1、欣赏教材上和收集到的菜肴的彩图,感受其色形美。小组讨论一下:这些菜的主料是什么?配了些什么辅料?它们都是怎么做成的?都用了些什么方法?(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菜肴的美,激发其兴趣,使他们在视觉的刺激下,诱发制作的欲望。而在相互的讨写作好帮手12/20论探究中,寻找其制作的方法与技巧。)2、复习泥工的一些基本制作方法:切、搓、揉、捏、团、压等,并进行适当的示范。比如做鱿鱼卷:先团成小圆球,在桌面上压平,再用小刀切成方块,然后用尺子在方块上面压出小格子,最后进行卷曲。(这一阶段主要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从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3、指导分析构图:你觉得哪个菜最漂亮?摆得最有特色?为什么?(从强调色彩的搭配、盘子上的装饰、菜肴的造型设计中,让小朋友感受到做菜的乐趣与巧妙,同时也明白做一道菜如此富有艺术性,间接地告诉了学生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4、欣赏了这么多好吃漂亮的菜,是不是想马上露一手,做几个让大家瞧瞧?四、小组讨论,合作学习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这组今天的菜单是什么?”“我准备制作一盘什么样的菜?都有些什么主料和配料?”(这一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聚少成多,只有大家合起来才能办好“饮食店”或布置一个丰盛的“餐桌”。)写作好帮手13/202、小组进行简短的汇报,老师及时作出调整和补充。五、布置作业,实践探索每人根据小组列出的菜单,制作一至两盘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肴并给它取个名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家“小小饮食店”或一个“餐桌”。(轻音乐,电视屏幕上显示一些菜肴和蔬菜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别小看了给菜取名字,这是一种创新,这要求小朋友根据自己菜的色与形,再加入想象给它富予新的含意。)要求:色彩醒目,造型有趣,外形美观漂亮。六、展示作品,总结评析1、先请动作最快、纪律的小组当嘉宾,到各小组去参观品尝,看看哪个小组的菜最丰盛,哪个小朋友的菜最有特色,同时被参观的小组的学生要对自己的菜肴进行介绍推销。(在这一过程中,参观的人感到骄傲,被参观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要布置“小小饮食店”或一个“餐桌”,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发挥集体的智慧和精诚合作才能取得胜利。)2、依次参观完后,说说各自参观后的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39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