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篇【导读】这篇文档“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3、情感目标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教学重点、难点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2、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全班齐读。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故事复述。2、议一议: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示出吕蒙对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四、模仿扮演,体验反思1、模仿扮演: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2、体验反思: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2、课外延伸: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写1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课后背诵全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特别是“博士”、“但”、“往事”、“邪”、“更”等词。二、过程与方法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特别是“博士”、“但”、“往事”、“邪”、“更”等词。2、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明代的杨慎在其诗《临江仙》中写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英雄人物,吕蒙就是其中之一,吕蒙虽然骁勇善战,但有一个缺点:不爱读书。他的主上孙权曾屡次劝他读书。经过多次的劝说,吕蒙不再是“吴下阿蒙”,让人“刮目相待”。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板书:孙权劝学)。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西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历时19年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名为《通志》,宋神宗以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赐书名《资治通鉴》。“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1)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2)听读:听录音,注意字音、停顿、节奏,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读yé,通“耶”)!即更(读gēng,重新的意思)刮目相待。(3)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4)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字词或语句,教师点拨。注意:古今异义词、成语。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5)故事复述。2、议一议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四、角色扮演,体验反思1、模仿表演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2、体验反思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孙权:劝别人要讲究方法鲁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吕蒙:学习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五、总结从本文中,我们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好读书,读好书”。六、课外延伸请同学们将本文与《伤仲永》一文进行对比阅读,写一二百字论述学习的重要性。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的含义。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与准备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2.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曾有这样一个故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知道这位小英雄是谁吗?对,他就是司马光,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机智勇敢的好伙伴,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史学家,在他的著名书籍《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曾随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后又占领荆州,在麦城生擒关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吴王孙权常识。但他年青时不爱读书,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孙权多次劝他学习,他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辞,还说自己一介武夫,只要会领兵打仗就行了,这不,孙权又来劝学了,这次结果如何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老师先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听清字音,明确停顿)(同学们想不想向老师一样将课文流利地背诵出来呀?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把这遍文章的字音读准了,停顿读清了,文意读明白了,再加上反复诵读,同学们就一定会比老师背诵得更好,大家有没有信心?下面就让我们从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开始。)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开始,生自由读文。2.生试读(其它同学认真听,并在读音的停顿方面给予评价),生评议,师随机纠正。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先自已独立思考,边读边译。后交小组讨论,最后提交全班交流)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1.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善劝肯学敬才)(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文意,这是学习古文的基础,而要真正要将古文吟诵出来,还需要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把握不同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的语气,对于不同的文章,我们读出语气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请同学们找出孙权与吕蒙对话两句话,结合标点和人物身份,讨论一下孙权的这三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言为心声,我们通过孙权对吕蒙这一番既严厉又包含关怀的苦口婆心的劝告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这个人有什么特点?)试着按照前面的方法,对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也揣测一下,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吕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1.赛读,尝试背诵2、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写的目的在于能给后人一些启示,里面的很多人,很多事对于我们做人做事都是很有启迪的,王安石先生也曾写过1篇关于学习的文章叫《伤仲永》,同是写学习,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大胆地议议,说说。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3.以《方仲永巧遇吕子明》为题,写1篇想象作文。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希望大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46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