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惊弓之鸟说课稿【实用4篇】
写作好帮手1/16惊弓之鸟说课稿【实用4篇】【导读】这篇文档“惊弓之鸟说课稿【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惊弓之鸟说课稿【第一篇】一、说教材: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状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1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更羸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分析和决定,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写作好帮手2/16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资料,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决定、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二、说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主角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三、说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主角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2、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写作好帮手3/16四、说学习方法:1、认真读课文,把预习时画出的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2、用加一加,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写一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并把它们记住。3、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能够同桌分主角朗读课文。四、说教具学具的使用:使用多媒体课件四、说教学过程:(一)、先学1、a、导入: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不少成语故事,谁能说一说学过哪些成语故事?(学生说)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则成语故事。叫《惊弓之鸟》。谁先说一说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课件1)b、已经预习课文了能不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件2)2、出示学习目标:(课件3)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b、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主角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写作好帮手4/16c、我们要学习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和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二)、根据提示独立学习(课件4)1、认真读课文,把预习时画出的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2、用加一加,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写一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并把它们记住。3、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能够同桌分主角朗读课文。4、读一读课文,小组讨论一下更羸为什么会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课件5)(三)、学生自学后,合作交流、检查。(课件5)(四)、后教:师生共同交流共同讨论更羸为什么会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五):课堂练习:1、听写本课的生词。(课件6)2、检查分主角朗读课文。3、做练习:(课件7)它飞得,叫的。飞得,因为,,;叫得,因为它,,。它一听到,心里,就。它,,就。(六)、布置作业: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到语言积累本上。写作好帮手5/163、做完一课三练。五、说练习题的设计1、听写本课的生词。(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好本课的生字新词。)2、检查分主角朗读课文。(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好课文的朗读和对课文资料的掌握。)3、做练习:(为了能够加深对课文重难点的掌握)它飞得,叫的。飞得,因为,,;叫得,因为它,,。它一听到,心里,就。它,,就。惊弓之鸟说课稿【第二篇】一、教材分析《惊弓之鸟》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6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作出正确分析。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生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针对这一要求,以及学生已经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一)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6/161、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2、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重点:知道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了解为什么更羸一拉弓,大雁就掉下来了?(三)难点:更羸说的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原因的一段话。二、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本节课完成本课的第二课时。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大纲要求,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我确定的教法是: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法是:自主探究,以接龙读、分角色朗读为主,并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程序设计根据本课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写作好帮手7/16(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我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能手”揭题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整体感知课文,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以读代讲,读中悟情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描写人物神态的“大吃一惊、笑笑、更加奇怪”等重点词语,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三)引导点拨,突破难点在理解更羸说的那段话是本课的难点,因此,为了化难为易,我让学生读完这段话以后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段话的意思说出来,我再进行板书,学生清楚明了,最后设置问题:此时的魏王会对更羸说什么呢?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最后,再让学生说“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再次揭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谈,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最后,老师进行小结。作业是让学生回家后把课文复述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惊弓之鸟飞得慢→受伤、孤单失群→弦响→害怕写作好帮手8/16→高飞→使劲→伤口裂开→掉了下来惊弓之鸟说课稿【第三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惊弓之鸟》是1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不用箭,只是拉一下弓,就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下来。原来这是只受过箭伤的,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因此得名,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儿类似的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这则成语故事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说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最后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是1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惊弓之鸟》这一课的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这一段讲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写作好帮手9/16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的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第三、四句说的是他进一步的分析;这样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听到弦响,以为又有什么危险了,心里一定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拼命往高处飞就要使劲,一使劲,伤口就会裂开;伤口一裂开,疼理不能飞了,就会掉下来。更羸正是经过认真的分析,才得出只要拉一下弓,那只大雁就能掉下来的结论的。在他向魏王说“我不用箭,中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时,已经周密地思考、分析过了,他这样说是有根据、有把握的。更羸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教学时,教师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三年级的阅读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写作好帮手10/16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3、教学重点、难点鉴于课文内容主要是更羸的分析、推理,而三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从教材和学生这两头着眼,引导学生理解更羸说的话,应作为教学的难点;在此过程中有机地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和习惯。4、教具准备配乐朗读的磁带、生字卡片。5、课时安排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阅读教学要以读书为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本课拟采用“四读法”组织教学。即一读明大意,二读识生字,三读练重点,四读悟道理。2、学法本课的学法和教法基本一致,但在具体的写作好帮手11/16教学过程中力求“四个不变”:(1)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也可以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变完全有教师控制的教学过程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采用“个体自学——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3)变学生被动回答教师的提问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变课堂作业课外完成为当堂完成。三、说教学程序1、揭示课题,听读课文,了解大意。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3、学生再读课文,提出问题。4、教师组织讨论:(1)更羸是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后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可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2)魏王看到这一切表现得怎样?哪些词语写出了魏王吃惊的程度?他为什么这样吃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读书体会自由发言。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提写作好帮手12/16醒学生读第五自然段要突出“直往上飞”和“直掉下来”中的两个“直”;读第六自然段要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等词语。6、教师引言:更羸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7、分小组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认真读最后一自然段,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是他看到的的听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分析的?8、小组讨论学习后全班交流。每组先定一个同学说,教师适当点拨,最后进行小结。在此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9、升华:更羸的本领大,除了是个射箭能手,他还有什么本领?你喜欢他吗?说出喜欢的原因。10、总结:(1)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2)你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1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12、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掌握“
本文标题:惊弓之鸟说课稿【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53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