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跳绳【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跳绳【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跳绳【第一篇】《跳绳》教学设计田成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教学重难点:学会看图并能口述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列出算式。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1.出示跳绳图。(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预设:4个男生和4个女生;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的;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二)、新授1、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2、指名汇报。(举例)预设: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2+6=8,6+2=8……学生说教师板书:6+2=82+6=84+4=81+7=83+5=85+3=80+8=88+0=8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2)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例如:1)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三)画一画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2.出示大象图。1)这是谁?2)出示图片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3.组织全班交流。(四)试一1.出示:7+2=□9-4=□8+□=□5+□=8□-4=5□=1+82.全班订正,针对重点题目进行指导。如:5+□=8□-4=5□=1+8(五)练一练(第35页)1.说一说,填一填。看图说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列式。全班订正。2.口算第35页第2题。学生都能算对。3.数学游戏:凑9的对口令。两个数能凑成9的卡片连在一起成为好朋友。4.数学故事:八戒吃瓜。看图讲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六)、板书设计:跳绳6+2=82+6=84+4=81+7=87+1=83+5=85+3=80+8=88+0=8跳绳【第二篇】《跳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会跳绳的技巧,达到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体能。学习内容:短绳、长绳的各种跳法和技巧。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用跳绳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二、教学理念: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具体表现在三个改变。三、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跳绳是以跳跃为主的运动,是发展跳跃能力的一种练习方法,经常从事这项运动,对提高人体的弹跳能力、协调能力、灵活性及耐久力有促进作用,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同时可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对促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通过学习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跳绳这个教材,传统的教法太单调,学生学习一会就会厌烦,而且忽视了它的社会价值。我在教学中,注重跳绳的社会价值的运用,让学生自由跳、双人组合跳、多绳一人跳或一绳多人跳等。由个人到集体,自由选择,兴趣分组进行教学,练习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探究跳绳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启发、引导学生与其他运动项目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顽强拼搏精神,让学生学会跳绳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二学生爱动、好玩;争强好胜,好奇心强,不易服输,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但大多数学生都是家中的“大王”,惟我独尊。因此在学习中会出现争吵现象,乃至于有一些学生会“不讲理”,这就要求教师教育、开导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使学生由谅解到团结。这些初二学生娇惯,体能稍差,坚持运动的毅力不足,需要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运动,勇敢拼搏,在运动中增强自信和自尊,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探究合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练习,灵活运用。2、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提高学生弹跳能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跳绳的方法教学难点: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六、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法:1、讲解示范法;2、合作探究法;3、激励评价法;4、自主练习法;5、对比评价法;6、分层次教学法。教学媒体:录音机、磁带。七、教学流程四列横队---分组进行舞龙---自由跳绳分组---分组探讨、自主评价----分组练习自创跳绳方法---分组讨论、评价---学生集合、展示才艺----集合做放松活动、小结。八、形成性教学评价设计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注意多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和赞扬,并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优秀学生给予表扬。(一)、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跳绳基本方法,跳跃能力提高多少?是否发展了学生的腿部力量?学生能否自主练习。(二)、过程和教学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是否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学生学习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情况评价?怎样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能否体现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三)、情感和态度的评价:学习中学生是否出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学生间是否相互鼓励,表现出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精神风貌?学生能否真正自我评价或客观评价同学?教师评价学生是否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成功的体验表现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等等?(四)、课程终结性评价:教师总评,小结,学生互评、自评学习情况。跳绳【第三篇】教学内容:聆听钢琴曲《跳绳》(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跳绳》是作曲家丁善德所作的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中的一首。组曲由《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和《节日舞》五首乐曲组成,既是儿童生活情景的描写,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朝气、乐观、美好的精神面貌。这组组曲在国内外颇有声誉。《跳绳》这是一段活泼而带有谐谑情趣的小曲,通过各种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孩子们在跳绳时的情景。乐曲的节拍变化频繁,煞是有趣。音调爽朗、明澈、跳跃,作品结构清晰,是典型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旋律多为上下行的级进,音乐形象很柔和可爱。可以感觉到,孩子不仅跳得高兴,而且跳得技巧高明,跳出好多花样来。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形象思维为主。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音乐课堂实践,以初步形成唱,听,讲的习惯,认识了简单的节奏型,体验过音的长短,高低,感受过速度的快慢,能简单描述音乐的情绪,能用简单的动作表达音乐的情绪。教学目标:1、能准确听辨别钢琴音色,并随钢琴曲《跳绳》的速度变化,用动作做出反应。2、能通过学习了解钢琴曲《跳绳》ABA的乐曲结构,并能从情绪上进行区分。教学重点:在听赏时要能够感受音乐活泼跳跃的旋律,能随速度的变化用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孩子们跳绳时的各种姿态和天真、活泼、愉快的心情。教学难点:能从情绪上区分乐段。跳绳【第四篇】《跳绳》教学设计学习阶段:水平四(初中二年级)学习目标:学会跳绳的技巧,达到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体能。学习内容:短绳、长绳的各种跳法和技巧。一、教学设计说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升,学生由“厌学”到自发的主动“想学”,真正达到了既锻炼身体又娱乐身心的目的。基于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坚定以学生发展为主,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出发,使学生真正在寓教于乐中锻炼身体。本次课我根据初二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要求,采用兴趣分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努力寻求更多的跳绳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二、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跳绳,在我国民间流传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学校又是这种运动得以传承的场所,本课选材的是跳绳,同时又开发了器材的使用价值,把绳作为龙身在准备活动中进行舞龙活动。舞龙是一项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有责任把它继承和发扬下去。通过特有的音乐,让学生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情操。跳绳是以跳跃为主的运动,是发展跳跃能力的一种练习方法,经常从事这项运动,对提高人体的弹跳能力、协调能力、灵活性及耐久力有促进作用,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同时可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对促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产生良好的影响。通过学习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跳绳这个教材,传统的教法太单调,学生学习一会就会厌烦,而且忽视了它的社会价值。我在教学中,注重跳绳的社会价值的运用,让学生自由跳、双人组合跳、多绳一人跳或一绳多人跳等。由个人到集体,自由选择,兴趣分组进行教学,练习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探究跳绳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启发、引导学生与其他运动项目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顽强拼搏精神,让学生学会跳绳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二学生爱动、好玩;争强好胜,好奇心强,不易服输,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但大多数学生都是家中的“大王”,惟我独尊。因此在学习中会出现争吵现象,乃至于有一些学生会“不讲理”,这就要求教师教育、开导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使学生由谅解到团结。这些初二学生娇惯,体能稍差,坚持运动的毅力不足,需要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运动,勇敢拼搏,在运动中增强自信和自尊,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探究合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体荣誉感。(三)、课标要求分析:跳绳是发展跳跃的练习,这是新课标身体健康领域中发展体能目标的要求,是初中阶段(水平四)的重要学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体验成功的乐趣,发展跳跃能力,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能力和自测、自评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注意思想,增进班级的凝聚力。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练习,灵活运用。2、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提高学生弹跳能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跳绳的方法教学难点: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法:1、讲解示范法;2、合作探究法;3、激励评价法;4、自主练习法;5、对比评价法;6、分层次教学法。教学媒体:录音机、磁带。六、教学流程四列横队---分组进行舞龙---自由跳绳分组---分组探讨、自主评价----分组练习自创跳绳方法---分组讨论、评价---学生集合、展示才艺----集合做放松活动、小结。七、形成性教学评价设计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注意多给学生以激励性评价和赞扬,并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优秀学生给予表扬。(一)、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跳绳基本方法,跳跃能力提高多少?是否发
本文标题:跳绳【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64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