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市委党校培训心得范例(4篇)
市委党校培训心得范例(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市委党校培训心得范例(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市委党校培训心得【第一篇】赴淮安参加现场教学期间,我们参观了枚乘书院。毛泽东在《关于枚乘〈七发〉》中提到:“枚乘所攻击的是那种泄气、悲观、糜烂、右倾上层统治的人们。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这些话一万年还将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讲到:“西汉枚乘在《七发》中讲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两位党的领袖对枚乘的《七发》作了阐发,可见这篇赋作分量之重、意义之深。《七发》阐述了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枚乘认为丰富的物质享受,如果没有良好的精神支柱来支撑,各种“病魔”就会滋生繁衍,从而吞噬人的生命。一个人如此,整个国家民族也是如此。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要求全党“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在“四种危险”中,精神懈怠是首要危险,是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思想根源所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同时,中国也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经历着深刻变化。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精神懈怠,“一篙松劲退千寻”,再好的前景也会落空。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进一步汲取精神力量、振奋精神状态,以奋进的姿态“办好自己的事情”。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内容,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紧密联系实际结合起来,以学习新思想激发新斗志,增强责任担当,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从辉煌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以来,从弱小走向强大,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烈火,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创造了伟大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极其丰富的养分,我们要把这些精神铭记传承,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正本清源、固根守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共同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高远的人生境界,充满了精神力量。“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话语和有力支撑。我们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提升修为和境界,不断激励自己脚踏实地、多办实事,做到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市委党校培训心得【第二篇】(1)坚持党建引领践行“外事为民”在昨天进行的开学典礼上,封部长围绕“切实担负起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主题,为我们全体学员作了一堂精彩的动员报告,让大家深受教育、深受触动、深受启发。“为民服务”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要义,是好干部标准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永葆人民至上的政治情怀,增强为民造福的实践本领,弘扬勤政担当的务实作风,恪守廉洁奉公的从政规矩,自觉争当为民服务的示范表率、模范先锋。南通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对外开放度与日俱增,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加大。我们外办作为全市对外开放工作的主要阵地和部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事资源,维护好我市公民和企业的海外合法权益,切实让更多的外事成果惠及到广大民众,这既是我们南通外事人的初心使命,也是践行“外事为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外事为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方法,整合资源,服务大局,心系民众,用自身外事资源优势和更加高效的外事产品,深入推进“外事为民”工作。一是要全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筑牢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严密防线,发挥好涉外协调组、口岸工作组组长单位作用,加强空港、水运口岸防控和人员转运、境外来通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做好“双稳工作”,依托“南通市抗击新冠肺炎海外远程会诊专家服务中心”,帮助解决海外公民抗疫,及时推送领事保护和防控最新政策。要加大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领事保护宣传活动,增强我市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按照“五位一体”原则加快构建全市涉外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涉外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发挥全国首创“南通市海内外警侨联动服务中心”作用,稳妥做好境外我市公民海外领事保护工作,提升外事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海外安全工程”。二是要精准服务企业“走出去”。深入开展“外事服务进企业”活动,建立与重点园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联系挂钩制度,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涉外服务。加强南通市海外人员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对外交流合作信息共享机制,为全市“走出去、请进来”提供畅通的渠道。打造“南通一驻沪领馆定期对话”机制,举办“使领馆官员看南通”活动,利用外事资源帮助企业拓展宣传渠道,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牵线搭桥。加大对APEC商务旅行卡的推介力度,让“走出去”企业享受到签证、通关“双便利”。三是要切实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力对冲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化危为机、赋能未来,着力把外事领域的改革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加大国家安全、外事政策、外事纪律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县(市)区出访计划量化管理,出台因公出国(境)团组绩效评估办法。落实因公出访“三公示、三检查”制度,深化完善“诚信出国”“诚信来华”“出国来华直通车”体系,建立出国成效评估机制、外国人来华评估机制和APEC卡企业诚信等级评价。打造智慧外事,提档升级因公出国(境)、领事认证、因私签证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企业和市民办理相关业务开辟“绿色通道”。市委党校培训心得【第三篇】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开班仪式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封春晴强调,要自觉把“为民服务”根植灵魂、融入血脉,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经过在镇江的现场教学,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执政基础,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民心所向更珍贵持久。一、人民至上,民心所向就是发展导向。中国共产党人天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次培训集中组织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要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路、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回想起总书记视察卫生院时提出的“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均等化愿望十分迫切”指示,回想起总书记提出的“把好技术推广起来,带动群众致富”要求,总能在这些细微处深刻体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刻内涵,这是总书记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的一种思想流露,也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心所向就是发展导向,要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存在感、参与度与获得感,才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凝聚最广泛的共识。二、发动人民,民力所集就是动力源泉。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无论是参观丹阳总前委旧址,还是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纪念碑进行现场教学,我总有一种深刻的感受,我们的党之所以在武装斗争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凝聚强大的人民力量。军事上,有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配合作战;后勤上,源源不断地得到人民给予的人力物力的支援。为什么我们的疫情防控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技术专家奔赴一线,争分夺秒、奋不顾身救治每一位患者;人民子弟兵闻令出动,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各地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的上空;社区工作者每天坚守在社区防控的一线,耐心细致地排查、宣传、监测体温。这一切都说明,不管是武装斗争还是国家治理,只要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当前,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南通“破万亿”后也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形势,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竞争态势,只有把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760万江海儿女充分发动起来、凝聚起来,才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和动力源泉。三、造福人民,民意所指就是工作宗旨。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0多年来,赵亚夫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辞辛苦地奋战在农村第一线,每年有200多天与农民在一起,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供种苗服务,帮助农民成立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用实干担当书写了无愧于新时代的答卷。学习赵亚夫,最根本的就是学习他这种为民情怀,坚持把民意所指作为工作宗旨,而且一干就是半个世纪。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把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诉群众之所求作为一项“基础课”,高度关注农村基层,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从一件一件的小事上、实事上维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在服务群众中增强党的威信、夯实党的基础。市委党校培训心得【第四篇】根据组织安排,我有幸参加为期45天的2021年春季学期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培训。市委党校新址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治学严谨认真,这些都使我倍加珍惜这次机会,尤其是每堂课前的“起立!”“老师好!”以及“同学们好,请坐下!”等充满“仪式感”的互动,让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感触良多。一、崇文尚礼、尊师重教不能忘。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生生不息,是因为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家园。“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尊师重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特质之一。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老师的恩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句“起立,老师好”,强调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更好唤起学员学生时代的集体记忆,整合课堂秩序、增进集体情感、加强班级团结,让我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事务中沉淀下来,在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助力弘扬尊师重教、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二、严守纪律、严明规矩不能忘。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入党誓词几经修改,唯有“纪律”二字始终“不变”,严守纪律正是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诀”。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切成事之基、干事之本、处事之则。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等“六大纪律”,更是党章对党员的要求。纪律两字,记住不难,难的是坚守。一句“起立,老师好”,看似简单问候,更是课堂规矩的开端、课间纪律的遵守,唯此方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令有所号、行有所止,亦可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参与、强化自律、提升自我。三、回望初心、砥砺前行不能忘。党的十八大以来,
本文标题:市委党校培训心得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79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