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电功率公开课教案(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电功率公开课教案(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电功率公开课教案(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电功率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目的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别。(二)教具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20000焦。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告诉学生,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2.进行新课(1)电功率(师生共同讨论下列的内容)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参考资料,少熬夜!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注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④单位:瓦、千瓦。1瓦=1焦/秒=1伏·安,l千瓦=1000瓦。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W=Pt=l千瓦×I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106焦。⑥例题(本节课本上的〔例题〕):通过该例题的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W=Pt这个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单位。公式与单位:W=PtW=Pt焦瓦秒千瓦·时干瓦时可再做一些W=Pt的口头练习(2)额定功率手拿一个“220V40W”的灯泡提问:通常我们说这是一只4D瓦的灯泡,那是一把60瓦的电烙铁,是什么意思?①演示实验告诉学生实验目的:研究灯泡的亮度跟电压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让学生观察:两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实验过程:a.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表的示数为伏,在下表中记录U、I读数和灯泡的亮度。b.移动滑片P,使表的示数为2伏,记录。C.移动滑片P,使表的成数为伏,记录。实验记录②师生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小结如下:a.在不同的电压下,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不是一样大,灯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来计算。b、灯泡的亮度由它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决定。灯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电功率越大。C.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为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应使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d.每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实际功率有许多个,我们平常说这是一个40瓦的灯泡,指的是这个灯泡的额定功率是40瓦。e.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当U实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容易被烧坏。参考资料,少熬夜!③教师出示一个“220V40W”的灯泡和铭牌,让学生观察,然后挂出有铭牌的小黑板,介绍灯泡上的标志和铭牌的意义。最后让学生看书上的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3.小结:略。4.布置作业:(1)课本本节的练习3、4。(2)预习下节实验。(预习题抄在小黑板上。)预习题:1.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必须测出哪些物理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3.需要哪些实验器材?4.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滑动变阻器?它和灯泡应如何连接?5.怎样组成电路?请画出实验电路图。6.怎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7.在什么条件下测出的功率才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四)说明l、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些不易分清,通过演示实验来讲解,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在这里主要是讲清概念,不要急于进行较复杂的计算。2.布置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实验,一是为了复习巩固电功率的概念,二是为下节课顺利实验做好准备。3.对于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他们课后推导对纯电阻电路适用的电功率公开课教案2设计思想:通过实验,以不同的电热水器烧水快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意义,并建立电功率概念。通过对一些用电器的功率的了解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思考并发现“耗能快慢,与耗能多少”的区别。通过“跑步快慢”的事实类比引起学生讨论,掌握电功率的定义及含义,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2.会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参考资料,少熬夜!算。3.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电热水壶烧水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难点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一只1850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一个调压变压器,一只40W的电灯,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了解不同学生家中的用电器,并了解学生家中那个用电器使用最多?学生活动:学生罗列出自家的用电器,并指出使用多的是冰箱或电视和电脑。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并激发学生求知欲。二、电功率教师活动:1.提供一只1850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引导学生猜想那个烧水快?实验比较两个瓦数不同的电热水壶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电热水壶的名牌,使学生认识到瓦数的不同导致了烧水的快慢。3.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幻灯片显示: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符号:P单位:瓦特(瓦)(W),其他单位:千瓦(kW)1kW=103W。4.组织学生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参见教材第33页。学生活动:1.在学生做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出“瓦数”不同烧水快慢不同,即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1850W的消耗电能快,1500W的消耗电能慢。使学生得到直观认识: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是不一样的。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3.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参考资料,少熬夜!电能的快慢,平常所说的“瓦”是电功率的单位。4.让学生对各种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有一个大致认识。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并让学生了解认识学习新物理量的流程,培养学生自学物理量的习惯。三、电功率的计算教师活动:1.电功率表明了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那么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比较不同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提醒学生“如何确定谁跑得快。”2.综上所述,我们在比较任何电器的电功率时,只需要比较一秒钟内谁消耗的电能多即可。由此引出电功率的定义。3.幻灯片显示出公式中P、W、t三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4.看小资料,让学生练习1000W表示的含义。5.介绍变形公式,并引出千瓦时的来历。教师打出幻灯片。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消耗电能的多少。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2.相同时间的前提下,比较消耗电能的多少。3.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4.应表示成:P=W/t即电功率的公式。5.W―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焦耳(J);t―所用的时间―秒(s);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6.1000W表示:1秒消耗的电能为1000焦。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思考并发现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通过事实类比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四、千瓦时的来历教师活动:1.“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它的由来我们能不能从P=W/t变形公式中得出?2.看来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区分“千瓦时”与“千瓦”,一个是电能单位,一个是电功率的单位。3.用例题巩固电功率公式的使用。4.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估算自家当天的耗电量。学生活动:1.公式变形为W=Pt。P取“千瓦”为单位,t参考资料,少熬夜!取“时”为单位。2、.学生理解并记忆。3.学生思考并计算。请学生估算自家当天的耗电量。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公式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五、额定电功率教师活动:1.教师取出40W的灯,问“220V---40W”的灯正常工作一小时消耗多少电能?问:此灯工作一小时一定是消耗这么多的电能吗?2.演示实验:用自动调压变压器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灯泡的工作情况。引出额定和实际的定义。3.幻灯片显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定义。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并计算。2.学生思考讨论,认为不是,认为在电压不稳时,消耗的电能或多或少。3.学生记笔记。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并在拿到灯泡后通过观察、思考并发现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并通过事实来检验,同时又是对学生动脑、动手、分析、归纳能力的最佳锻炼时机。总之,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电功率公开课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2、理解电功率的公式=UI,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电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养成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习用实验探究电功率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难点1、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与联系。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灯泡(不同规格2个)、电吹风机、脉冲式电能表一个等。学生每组准备:小灯泡、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每2生一组)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分别把一只40W的灯泡和800W的电吹风接在脉冲式电能表的电路中,观察、比较电能表脉冲指示灯闪烁的情况。请思考:以上两种电流做功情况,存在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导入新课:看来,电流做功除了有多少之别,还有快慢之分,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第二节电功率(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脉冲式电能表,直观认识做功快慢的不同,引入新课。)观察、思考回答:电能表脉冲指示灯闪烁的快慢不同。说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电流做功的快慢)不一样。充满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合作学习(一)、比较电流做功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电流做功的多少。2、电流做同样多的功,比所用的时间的长短。(二)、功率1、物理意义:2、定义:3、公式:4、单位:5、了解不同用电器的电功率6、推导公式(三)、“千瓦时”的来历(四):额定电压额定功率1、额定电压:2、额定功率:参考资料,少熬夜!3、认识实际电压与实际功率(五):电功率的测量原理:器材:电路图:步骤:提问引导:分析以上两种电流做功情况,电流通过谁做功较快?说说看,你是怎样比较电流通过它们做功快慢的?总结:电流通过用电器的时间相同,比较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做功
本文标题:电功率公开课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1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