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三峡工程(ThreeGorgeProject)
三峡工程ThreeGorgeProject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或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三峡大坝在长江的位置三峡工程预测的静态总投资大约为900亿元(1993年5月末价格),其中工程投资500亿元,移民安置400亿元。预测动态总投资将可能达到2039亿元,估计实际总投资约1800亿元左右。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及电费附加费。国务院1992年规定,全国人民每使用1千瓦时电能便需附加上交0.003元以投入三峡工程,此后这一数字又被多次调升,有的省份甚至达到0.0124元。1994年起,葛洲坝水电站的利润也被直接转为三峡建设资金。2009年9月的三峡大坝三峡工程施工场面兴建中的三期工程三峡电厂三峡水轮机额定出力710MW,转轮直径10m。三峡左岸电站全部14台机组均已在2003年至2005年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980万千瓦。而三峡右岸电站全部12台机组已在2007年至2008年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40万千瓦。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已在2008年10月29日完成最后一台机组(右岸15号)安装后,达到了1851万千瓦。三峡电站水轮机转轮三峡水坝区域长江流量三峡水坝年电力输出量中国电力产量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80多条裂缝,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上对三峡工程质量的纷纷议论。但据验收组副组长潘家铮解释,这些裂缝的确存在,但极为细微,最宽不超过0.2毫米,对大坝安全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这些裂缝的产生均为技术问题,绝非质量问题,世界上其他一切水电站也都存在这种裂缝。2004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张光斗曾表示三峡工程不会倒,但因施工技术、施工水平、管理水平不如外国,导致施工质量不好。负面事件2005年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三十个未办理环保手续就违规开工的工程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三峡电源电站和三峡地下电站。三峡总公司一开始对此极力争辩,并不顾环保总局的停工命令,继续施工,双方互不让步,形成顶牛之势。后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解下,三峡总公司被迫认错停工,缴纳罚款。直到2005年4月,在补办完所有手续后,方又重新开工。三峡工程自开工以来,就一直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部分贪污腐败现象。到2004年末,查处的贪污资金已有4000多万,大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公布了三峡工程审计结果,因结算管理和合同管理不够严格增加建设成本4.88亿元。China'sThreeGorgesDamUnderFireNoonecanguaranteetheThreeGorgeswillbecatastrophe-free,saysLei.Butthechancesaremuchgreaterthatacatastrophecanbeavoidedaslongasthegovernmentisabletodealhonestlywiththesituation.Readmore:China'sThreeGorgesDamUnderFire-TIME长江上游纵向剖面水质污染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至于135米之后,监测结果显示,12条长江一级支流,在回水区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现象。其原因是,三峡蓄水后,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1.2厘米/秒,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地质灾害蓄水后当地微震明显增加,崩塌滑坡隐患处达4000多处三峡水库建成后,有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翁立达指出,对三峡水库而言,危害最大的是构造型地震,在第二库段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建始断裂北延和秭归盆地西缘一些小断层的交会部位,有可能诱发水库地震。由于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随着移民工程的建设及三峡水库水位的逐渐抬升,地质灾害的活动会更加频繁。长江重庆航道局巫山航道管理处在设置警示浮标三峡大坝建成前后长江三斗坪段水域变化图对景观与古迹的影响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起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城,蜿蜒约200公里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沿途地形险峻,山川秀丽,古迹众多。在水库满蓄水后,三峡的峡谷感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削弱,但是三峡两岸山势原本高拔陡峭,“夔门天下雄”等山峦多在1000米以上,因此视觉观感并不会差异太多。同时,蓄水后,原先一些幽深的景区也将更加便于游人探访。不过,由于旅游机构在1990年代广泛宣传了“告别三峡游”,使得人们普遍认为蓄水后的三峡景致不再,因此自2003年以来,三峡的旅游业便一落千丈。蓄水后的瞿塘峡三峡大坝防洪能力误读事件三峡大坝防洪能力误读事件是指在2003年至2010年间,中国大陆媒体报道再三降低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遭民众前后对比后,产生强烈社会反响的事件。根据被错误解读的历史新闻所撰写的评论,以及据此制成的邮件在中国大陆地区公众之间流传较为广泛,甚至存在不同版本的但内容类似的新闻网页截图。此事件显然对公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然而实际上关于防洪能力的各种说法,并非完全按照递减顺序出现的。例如,新华社曾在2006年5月15日发表新闻《三峡工程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此说法比前面提到的千年一遇标准说法,出现时间更早。三峡新闻事件邮件截图引用来源
本文标题:三峡工程(ThreeGorgeProjec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8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