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钓鱼启示》教学设计【精选4篇】
好文档,供参考1/32《钓鱼启示》教学设计【精选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钓鱼启示》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部分生字新词。2、深入体会大鲈鱼的诱惑和放鱼时的人物心情。3、初步感悟启示的意思。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对启示的理解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钓鱼吗?钓上过怎样的鱼?对钓鱼有没有心得体会?一、导入一次普普通通的钓鱼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你们信不信?好文档,供参考2/32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詹姆斯。兰费蒂斯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由此他还特地写了1篇文章:钓鱼的启示。你能说说对“启示”的理解吗?过渡:是啊,启示就是对人有启发的有教育意义的道理。二、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读课文。读准里边的生字新词,想一想钓鱼的启示在哪里告诉你了?用笔画下来。三、找到了吗?1、出示启示。2、齐读。3、能说说你的理解吗?4、有什么问题想问?5、老师:抓住父亲的那句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也就是做起来)却很难?,我们去看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四、老师先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1、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鲈鱼大……)板书2、鲈鱼之大你从哪里感受到的?3、交流句子并朗读指导。(读出感叹词,读出形容词)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好文档,供参考3/32(读出感叹)(出示鲈鱼的图片)2)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读出形声之词)3)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读出形容,解释或者给剧烈找个同义词)4)对于我这个老手来讲,也是十分不容易钓到。5)从我和父亲的得意之情反衬出。4、想不想去看看这条大鲈鱼?(出示图片)。想象:这条鲈鱼如果是你钓到的,它还可以给你带来些什么?过渡:同学们,这样品尝美味的机会来到你身上了,这样赚钱的机会给你了,你愿意放弃吗?是的,这么大的诱惑“我“怎么愿意放弃呀,(板书:诱惑)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请大家接着去读读课文的4——9节。五、发生了什么事?1、板书:我父亲(放)2、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如何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学生找读句子。4、老师整体出示句子,能圈出心情变化的词语吗?5、去试着读出我当时的心情。好文档,供参考4/326、老师想配上父亲的话,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体会我当时的心情。7、出示:父亲划着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距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到处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父亲不容争辩地沉默着。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中。8、现在你特别能理解我的心情吗?可以选择一种来说说。9、当说到乞求一句:出示图片这就是那个宁静的夜晚,你看到了什么?你只看到了什么?这对我和父亲来讲意味着——可以把鱼偷偷地带回去,无人知道。10、然而呢?——11、难道他不受诱惑吗?好文档,供参考5/3212、他为什么这样做?1)读句子“离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分析:课文回忆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是按照发展过程记叙的:从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34年后的感悟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正确认读14个词语。2、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学习目标:1、认读11个生字,读出14个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读懂钓鱼给我带来的启示。好文档,供参考6/32学情分析:本文生字不多,故事情节简单,写的又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经过预习,能利用生字表和字典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多数生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而对课文中“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一段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让学生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前准备:学生: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生字表、字典认识生字,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和疑问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观察生活中有规则的事例,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教师:教学课件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流程:一、导入:1、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1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好文档,供参考7/32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2、理解题目意思。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正确读出14个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读懂钓鱼给我带来的启示。齐读目标。三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我在鲈鱼捕捞开放日前捕到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放了鲈鱼,我从中得到启示的事。)这是1篇记叙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课件出示: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鱼鳃、翕动、嘴唇、抉择、开火车认读,注意红色的字是本课生字,要读准字好文档,供参考8/32音,学生跟读。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带来的启示。1、课文题目是“钓鱼的启示”,课文中写到钓鱼给我带来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来。课件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是”什么意思?“非”呢?2、得到这个启示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回到那三十四年前的晚上,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去回味那令人激动的时刻。五、学习第三自然段1、这条鱼是不是我一下子就钓上来的?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2、这鱼怎么样?3、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得意)4、小结:这是条多么可爱,多么漂亮的大鲈鱼啊,我从来没有见过,今天,我竟钓了一条这样的鱼,我真得意,真兴奋啊,但是爸爸的一句话让我从快乐的云端一下子跌进无底的深渊。{让学生明白,通过对钓鱼的细致描写,明白鱼来好文档,供参考9/32之不易及鱼很可爱。}六、学习四至七自然段1、出示课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爸爸让我放鱼,从我的语言中可以看出我不想放掉,那么我不想放鱼可以有哪些理由?找到相关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鱼很难钓到;这鲈鱼又大又漂;离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已经接近开放日的时间了;周围没有人看到)2、分角色朗读3、结合第四自然段,想:爸爸为什么让我把它放回湖里去?(因为离开放日还有两个小时)钓到这条大鱼时,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画出描写父亲动作神态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课件出示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出爸爸也很喜爱这条大鲈鱼。爸爸盯着鲈鱼看了好一好文档,供参考10/32会儿……爸爸也舍不得放掉这条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他也一定在经历着道德的考验)4、学生读句子谈体会。面对着这样一条漂亮的大鱼,尽管有点舍不得,但父亲的态度是平静而又坚定的,齐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5、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在这次钓鱼中,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在对与错面前,父亲坚定地选择了前者,再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6、小结:从我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我是不愿放这条鱼的,道理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真的很难。7、出示课件:“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爸爸,为什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8、学生自读,男好生分角色读。七、学习第八自然段1、出示课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想像一下,这时,作者心里想对父亲说什么呢?好文档,供参考11/322、乞求是什么意思?3、爸爸,我想:4、学生说说小作者想说的话。5、出示课件:当父亲看到儿子用那乞求的目光看着自己时,面对着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站在在是与非的抉择面前,他又会想些什么呢?(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对与错,绝不能让他做一点错事)6、爸爸会想:……学生说。齐读第九段。7、爸爸对我是很严格的,正因为如此,爸爸让我学会了,让我懂得了,让我知道了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拒绝诱惑八、学习第十自然段1、出示课件:“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①这里的“鱼”指的是什么?(诱惑)②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请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和体验想一想,说一说。2、教师进行提示学校里,教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对于这样的与你怎么办?好文档,供参考12/32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拾到手机而没有人看到时。3、教师小结作者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诱惑,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生活中,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我们经常遇到,把握自己,拒绝诱惑,你就是个诚实的有道德的人。其实,不只是小作者希望同学们做到不是自己的不能要,做个有道德的人,很多的名人也是这样要求我们,并自己去实践的。九、拓展延伸出示课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希腊哲学家)5、学生自读。6、教师小结。十、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好文档,供参考13/32钓鱼放鱼启示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感激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拒绝诱惑做一个有道德的诚实的人《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好文档,供参考14/3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2、媒体资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大家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的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1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1篇课文。文章选入课文时的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揭题设疑。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好文档,供参考15/32教师板书生字: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
本文标题:《钓鱼启示》教学设计【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0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