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 2008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关于抗震救灾专题试题集锦
2008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关于抗震救灾专题试题集锦注:本专题由湖南黄桃开老师整理一、负责任的政府材料一:汶川地震发生后仅1个多小时,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就传遍全国:“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指挥第一线。温总理坐镇四川灾区,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救人,救人,救人。这是贯穿在整个抗震救灾斗争过程中的最强音。1、材料一说明什么?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参考要点:①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人的生命是独特而宝贵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首要的权利。二、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材料二:抗震救”灾的这些日子里,这些身影我们难以忘记——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全方位出动,殚精竭虑不休不眠;白衣天使们恪尽职守,抢救伤员;广大乡亲自发投入救援;自发无偿献血的人排成长龙……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电力通讯工人和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材料三:危难时刻舍身将学生护佑在身下的教师;痛失自己孩子而坚守岗位的女民警、9位至亲遇难仍坚守一线的女书记;怀抱孩子尸体看守枪械的男民警、将全部“财产”捐献灾区的乞丐……这些事迹广为传播,在亿万人中形成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3、材料二、三给你了哪些启示?(或谈谈认识)启示=道理+怎样做道理:①材料中的这些人恪尽职守,用生民捍卫着职业的职责,体现了强列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生命价值。(提示爱我们的人民,爱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众,爱并全力帮助那些正在受难的人们,就是发自内心的爱国主义。)②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社会。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是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灾难面前众志成城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战胜灾难的巨大精神力量。④相互的关爱,是战胜困难的有效力量,爱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消极情绪,增强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爱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战胜生活中的不幸。⑤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⑥他们懂得尊重和关爱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怎样做:①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②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和帮助他人,富有正义感。③亲近社会、热爱社会、热心公益事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奉献自己的爱心。④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4、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中学生应承担起哪些责任?作为中学生,我们有认真学习,完成义务教育,健康成长的责任,有尊重老师的责任;作为子女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作为公民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责任;有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适当补充如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等)。三、地震中的孩子最坚强镜头回放:双脚被卡住,下半身沾满鲜血,被困幼儿园的废墟中生命危在旦夕5岁的小女孩,当救援队因工具简陋,救援速度很慢,大家都在着急时,却唱起《两只老虎》这首童谣来。获救后,小女孩说:“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废墟下的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相互鼓舞,用歌声、用打着手电看书的方式驱散恐惧,等待救援;他们主动把优先营救的机会让给他人;为了生存,他们喝下了平时书写用的墨水;废墟下她们初三男生马建手刨4小时救出了同学,而自己的双手血肉模糊。5、感动与思考:这些坚强的孩子们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他们的身上有哪些良好的行为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①珍爱生命,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②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③危难时刻懂得自救自护;④用歌声、用打着手电看书的方式驱散恐惧,说明他们善于调节情绪;⑤废墟下他们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是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6、真情援助:这些坚强的孩子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们可能永远都要坐在轮椅上、可能丧失了亲人和朋友、可能失去了住所,而可预见的未来也与过去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对他们来说,现实是残酷的。作为同龄人,你能不能给他们提几点积极的建议?(注意角度,写出要点即可)。①要珍爱生命,好好生活,努力学习,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②树立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努力做到自理、自立,做自强的好少年;③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挑战;其他如要亲近社会,相信党和政府会尽最大努力帮助、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走出人生困境;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7、请用你的真诚和爱心写一条手机短信来激励他们(写写试试,语文也可能考,答案略)。①“别哭,别哭,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②让我们在危难中众志成城,在困难中守望相助!③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要努力的活下去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质灾害,大量房屋倒塌,数以万计的灾区同胞深埋其中……画面一: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做出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努力”的重要指示。数十万部队官兵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大营救。“不放弃,不抛弃”,一条条生命通道被打开,生命的奇迹不断出现!画面二:一时间,13亿中国人民的心汇聚成爱的海洋。各地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位下岗工人在鲜血点说到:“我没有什么钱,就让我给灾区人民捐点血吧!”更有众多的出租车司机,自动自发的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为灾区转运物资和伤员。画面三: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位记者在抗灾救灾现场发出这样的感概:“这一刻,我们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一刻,我们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对画面一谈谈你的感想。2、请你从承担责任的角度,对画面二中的志愿者的行为进行评价。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3、从画面三中,你认为中华民族能够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1感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面对挫折,选择坚强,为坚强喝彩等2评价:体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是一种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行为,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帮助他人,又在奉献中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应该怎么做:捐款捐物,爱心手拉手等。3主要原因: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八、材料一:5月20日,四川地震灾区汶川映秀镇马元江,在被埋办公楼废虚中近179小时后,经过救援队人员挖掘抢救,终于安全获救。他在废墟下面的时候,双手和头部一起压在一起,这些天一滴水没有喝,下雨的雨水也到不了他那个地方,大夫说他能存活,真是生命的奇迹。材料二:地震来临时,湖南籍谭千秋老师立即组织学生逃生。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霎那间,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材料三: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亲临灾区,指导抗灾救灾,慰问和鼓舞受灾群众、救助人员;在救灾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武警战士、医务工作者,为了抢救废墟中的生命,奋不顾身。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献血点排起了长龙,捐款如滚雪球般迅速汇到灾区,中央电视台赈灾晚会现场捐赠15亿多元,19日哀悼日“加油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汶川”响彻天安门广场……当13亿人的泪水流在一起的时候,当13亿人的心、手都相连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打垮我们。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⑴材料一中,马元江为什么能在废墟下创造生命的奇迹?①珍爱生命,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②废墟下他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是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⑵谭千秋老师的什么品质感动了我们?面对死亡,谭千秋老师没有退缩,没有躲闪,而是毫不迟疑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这既是一种本能,更是平时优良品质的一种必然体现。如今,谭千秋老师离我们远去了,他张开爱的羽翼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已定格为一种言简意赅但威力无穷的符号——无私无畏!这种感人的壮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伟大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根本利益奉献自我的完全展现,更是爱生如命的崇高师德的生动写照。谭千秋老师用生命捍卫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是忠实践行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原则的优秀共产党员!铸写了一代师魂的高洁,散发着夺目的人性光辉,他的这些品质感动了我们,感动着中国。⑶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没有什么可以打垮我们”?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有一个伟大的党、有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有一支英勇顽强的军队、有可以信任的国际友人、我们有善良、勇敢、博爱、团结的13亿中国人民。我们有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百折不饶的民族精神,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所以我们是打不垮的,胜利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四:材料四:《国旗法》十四条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全国重要场所下半旗,并在19日14:28分举国默哀3分钟。8、你怎样认识国务院的这一决定?(不做重点,只做思维拓展)①国务院决定下半旗志哀,符合法律的规定,属依法行政。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对生命的尊重,彰显了责任政府的形象;③国旗象征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降旗致哀告慰遇难者的亡灵,又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利于我们众志成城,战胜灾难;④这是一个顺应民意的举措,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对抗震救灾阶段性成果的思考:思维拓展:在这次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既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而且我们扩大开放,接受外援。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保证。(参考三模试题)五、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抢险救灾画面感动着全国人民。这其中,有一张令许多人心灵受到冲击的照片:5月13日早晨,在北川灾区一片四周仍在冒烟的废墟上,一个左臂受伤的幼童躺在一块小木板做的临时担架上,用他稚嫩的右手向八位抬着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这个只有3岁的孩子名叫朗铮,是北川县曲山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朗铮的敬礼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参考答案:(1)它充分体现了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它是灾区千万个坚强不屈少年儿童的缩影。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3)它是对少年儿童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一个典型事例。表达了灾区少年儿童重生的喜悦和对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感恩之情。(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与灾难的不屈抗争中再一次迸发。小郎铮的敬礼之所以震撼人心,也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六、汶川大地震时刻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为此,搜狐网正在制作主题网页——“加油中国”。请你一起参与。【感人一刻】2008年5月15日,在废墟中被困近70小时的乐刘会
本文标题:2008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关于抗震救灾专题试题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995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