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三物理教案动能定理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三物理教案动能定理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三物理教案动能定理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动能定理探究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动能的概念:(1)、知道什么是动能。(2)、由做功与能量关系得出动能公式:,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动能是标量,是状态量。(3)、正确理解和运用动能公式分析、解答有关问题。2、掌握动能定理:(1)、掌握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的计算,理解“代数和”的含义。(2)、理解和运用动能定理。(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推力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养成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习惯。教学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通过对导出式进行分析,利用功能关系进行引导来突破难点。教学重点:1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动力学问题。教学设计及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动能定理进行推导,得到定理的表达形式;启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辨析,提高认识。教学工具:投影仪与幻灯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初中我们曾对动能这一概念有简单、定性的了解,在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功和能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对动能进行研究,定量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及其与功的关系。(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动能的有关知识: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定义为物体的动能,用Ek表示,即:定义参考资料,少熬夜!式:21新课教学:一、探究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经位移s,速度由原来v1的变为v2,则力F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有怎样的关系?推导: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经位移s,速度由原来的v1变为v2,则力F对物体做功:又由得到:2a22二、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数学表达式:W合末初或W合3、含义:a、W合为外力做功的“代数和“。b、为动能的增量,△Ek0时,动能增加;△Ek三、动能定理的讨论:合末初动能定理说明外力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其外力可以是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若W合,Ek末初即Ek末初,说明外力为动力,在动力作用下物体作加速运动:即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它的值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反之表示外力作负功,它的值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量。若W合=0,Ek末=Ek初即,表示外力对物体不作功,物体的功能是守恒的。四、动能定理的应用:1、应用范围:可用于恒力,也可用于变力,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⑴、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并建立好模型。⑵、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明确各个力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⑶、明确初状态和末状态的动能(可分段、亦可对整个运动过程)。⑷、用W合末初列方程求解。3、例题分析: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架飞机,质量m=×103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102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重量的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解析:根据题意画图如下:根据动能定理得:所以:4、学生练习:质量为m的钢球从离坑面高H的高处自由下落,钢球落入沙中,陷入h后静止,则沙坑对钢球的平均阻力F阻大小是多少?五、课堂小结:•••1、对动能概念和计算公式再次重复强调。2、对动能定理的内容,应用步骤,适用问题类型做必要总结。3、通过动能定理,再次明确功和动能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两个物理量的理解。六、作业布置:课本61页练习2-2:2、3题七、课后反思:动能定理探究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利用动能定义式进行计算,并能比较不同物体的动能;2、理解动能定理表述的物理意义,并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3、深化性理解的物理含义,区别共点力作用与多方物理过程下的表述;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恒力作用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的公式推导动能定理;2、理解恒力作用下牛顿运动定律理与动能定理处理问题的异同点,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物理学中定性分析与定量表述的关系,学会用数学语言推理的简洁美;参考资料,少熬夜!2、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教学重、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与深化性应用教学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通过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关系”,从图像中得出,但具体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二、任务驱动,感知教材1、动能与什么有关?等质量的两物体以相同的速率相向而行,试比较两物体的动能?如果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呢?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状态是否相同?动能呢?车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内的人以相对于车向车前进的方向走动,分别以车和地面为参照物,描述的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通过以上问题你得出什么结论?2、动能定理推导时,如果在实际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为,如何推导?如果在实际水平面上先作用一段时间,发生的位移,尔后撤去,再运动停下来,如何表述?3、试采用牛顿运动定律方法求解教材的例题1,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三、作探究,分享交流(尝试练习1)教材:1、2、3四、释疑解惑(一)动能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⑴状态物理量→能量状态;→机械运动状态;⑵标量性:大小,无负值;⑶相对性: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的结果往往不相同;⑷,表示动能增加,合力作为动力,反之做负功;(二)动能定理1、公式的推导:2、表述:3、理解:⑴对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的理解:有的力促进物体运动,而有的力则阻碍物体运动。因此它们参考资料,少熬夜!做的功就有正、负之分,总功指的是各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又因为,所以总功也可理解为合外力的功。即:如果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撤销,则:;如果发生在多方物理过程中,不同过程作用力个数不相同,则:。例题1:如图所示,用拉力作用在质量为的物体上,拉力与水平方向成角度,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滑行后撤掉,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求:撤掉时,木箱的速度?木箱还能运动多远?如果拉力的方向改为斜向下,求再滑行的位移?如果拉力改为水平,路面不同段滑动摩擦系数是不一样的,如何表示解析:⑵对该定理标量性的认识:因动能定理中各项均为标量,因此单纯速度方向改变不影响动能大小。如用细绳拉着一物体在光滑桌面上以绳头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合外力方向指向圆心,与位移方向始终保持垂直,所以合外力做功为零,动能变化亦为零,并不因速度方向改变而改变。⑶对定理中“增加”一词的理解:由于外力做功可正、可负,因此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动能可增加,也可能减少。因而定理中“增加”一词,并不表示动能一定增大,它的确切含义为末态与初态的动能差,或称为“改变量”。数值可正,可负。⑷对状态与过程关系的理解:功是伴随一个物理过程而产生的,是过程量;而动能是状态量。动能定理表示了过程量等于状态量的改变量的关系。⑸动能定理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力,动能定理中的W是指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的合力的功。⑹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对于外力是变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五、典型引路例题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物体,从倾角为,高度为的斜面顶端点无初速度地滑下,到达点后速度变为,然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位移后停在处。求:1、物体从点滑到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3.如果把物体从点拉回到原出发点,拉力至少要做多少功?引伸思考: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如果在点放一挡板,且与物体碰撞无能损,以原速率返回,求最终物体停留在什么地方?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参考资料,少熬夜!六、方法归纳动能定理的应用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及所研究的物理过程。(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确定各力所做的功,求出这些力的功的代数和。(3)确定始、末态的动能。(未知量用符号表示),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4)求解方程、分析结果。七、分组合作、问题探究八、巩固性练习1、一质量为2千克的滑块,以4米/秒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变为,方向水平向右。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B.C.D.2、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小球的动能减少一半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A.B.C.(1+)D.(1-)3、用恒力沿一光滑水平面拉一质量为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秒钟,拉力和水平方向夹角,如果要使拉力所做的功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A.拉力增大到,其他条件不变B.质量缩小到,其他条件不变C.时间扩大到,其他条件不变D.使夹角改为,其他条件不变动能定理探究教案3一、教材分析《动能和动能定理》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从知识与技能上要掌握动能表达式及其相关决定因素,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应用。过程与方法上,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恒力功知识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义,并深化理解第五节探究性实验中形成的结论;通过例题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优越于牛顿运动定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和整合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进行两种方法的相关计算,在例题1后,要补充合力功和曲线运动中变力功的相关计算;通过例题2的探究,理解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初步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认识功。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上,在尝试解决程序性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科既是基于实验探究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同时也是严密数学语言逻辑的学科,只有两种方参考资料,少熬夜!法体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认识自然,揭示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规律。1、教学地位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功和动能概念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理论探究课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通过“动能定理”的学习,深化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在解释功能关系上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设计如下目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3、深化性理解的物理含义,区别共点力作用与多方物理过程下的表述形式;(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这一物理思想;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简洁美;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难点: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加深对功、能关系的认识。教学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二、教法、学法和教具的选择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于问题探究的过程性体验,为此,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程序化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为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三个环节:“问题驱动下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相关内容的把握”、“问题解决中对物理规律的深化理解”、“引申性提高中对物理现象的认识以及对物理场景的提炼与物理规律的深化性应用”。所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成为本节课重要的教学方式,同时采取有轨尝试和探究释疑教学法;学生的学法采取:任务驱动式和自主合作探究式;选取多媒体演示动态物理过程、展示尝试练习题和“任务驱动问题”本节课为一课时。三、教学程序参考资料,少熬夜!为此设计成9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任务驱动,感知教材;反馈练习,有轨尝试;合作探究,指导监控;释疑解惑;典型引路;反馈练习,自我评价;内化反思,自我小节;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基于旧知的复习,提出以下问题: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通过橡皮筋对小车做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教案动能定理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15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