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4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4篇【导读】这篇文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学号:2010102403姓名:赵超专业:法学102班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已进入畜牧生产的实际应用中,本文将从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给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畜牧业系统数据库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必将更加进入畜牧生产的实际应用中,极大的推动我国畜牧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1、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国内外畜牧业的应用状况1.系统的建立近年来,随着管理信息系统渗入畜牧业,在畜牧科研、生产中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大型MIS相继推出,使传统的畜牧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科研、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如近年来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为畜牧科研、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2.畜牧科技推广服务系统的建立畜牧业科技推广是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畜牧生产者提供科技成果、市场动态、决策、技术咨询和普及推广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是信息技术在畜牧生产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3.网站建设网络是实现信息的沟通最佳手段。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农业信息网站1500多个,仅为国内网站总数的10%,其中畜牧业或包含畜牧业信息的网站不足1000个,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大学及社会团体。这些网站目前正逐步成为畜牧信息技术传播的基础。我国在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已有了很多专业化的畜牧信息网站,如畜牧兽医信息网(http:pp)中国牧业网(http:PP)等。4.在信息技术对畜牧业进行监测与预警方面。通过信息处理系统根据设定的相关指数,在畜牧业发生重大转折时发出报警,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准备,避免灾害发生或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另外,信息监测与预警还能够为国家提供可参考性数据使之加以宏观指导并有效分配各种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对改善和控制家畜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提高管理的精确性上。例如用于畜牧场的专家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个别牛场已有了自动奶量记录系统,在一些猪性能测定中心(如北京种猪性能测定中心)有了自动个体采食量记录系统。将传感器和计算机相结合用于对家畜的个体识别,从而可对个体的活动随时进行监控,这尤其对于放牧家畜来说更具有价值。将这种个体识别系统与其他信息技术结合,可产生自动体重记录系统,自动产奶量记录系统,自动产蛋记录系统,自动个体采食量记录系统(在群饲条件下)等等,这些自动记录系统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负担,也使得对家畜的生产性能测定更精确,而这些精确的数据有助于管理人员改进提高管理水平。2、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1.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美国对于信息有句名言“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必然是垃圾”。指的是你制造“假数据”给计算机,它也给你造个“假结论”。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例如,美国建立了畜牧信息数据库系统,包括饲料、活畜和畜产品的价格、销售、库存、运输和进出口等很多动态信息,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学、企业、饲料厂等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转变了政府职能,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但是我国的数据库数量大约是全世界的1/10,但数据量却是世界的1/100。畜牧业数据库的实际情况更差,共享性也差。因此就要求我们加速推进畜牧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以各省畜牧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畜牧信息、网络体系,并使畜牧信息网络与畜牧业龙头企业,全国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大户、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2.国民的网络意识和畜牧网络资金的投入的缺失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它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它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他们不使用计算机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认为没有必要或花费太高,往往认为使用计算机不一定能给他们带来显著的好处,而购买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和配件又是比较重的经济负担。其次的原因是感到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难度较大,这则与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及年龄有关。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畜牧业网站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畜牧网站建设的投入并不亚于其它行业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作用,又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网站建设太盲目,严重重复、网页更新周期长、行业特色不明显、专业信息不集中、可信度差、信息不完善等。3.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重视不够一是对畜牧业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化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全州在畜牧战线上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人员屈指可数。90%的畜牧科技人员懂计算机操作,10%的人员撑握了文字输入、拷贝、打印、浏览网上新闻等基本操作。而计算机维护、网站的建设、更新及维护、信息发布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人员极为空缺。二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全州近20个畜牧单位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但各单位之间的业务工作往来,很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州人民政府、州畜牧局等已建起来的网站运行不久便熄火,成为死站,其中的资源库也成为死库。三是对成熟的网络系统利用不够。如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开发的“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农业部开发的“草地动态监测系统”,这些成熟的“系统”对草地的研究、调查、数据的了解、资源的快速查询和及时了解各县市、乡的畜牧业各项动态变化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全州很少有单位利用。3、结束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畜禽育种中能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品种改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产生、采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其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畜牧业在21世纪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将成为知识社会中的重要资源和竞争要素。参考文献[1]唐臻钦两套大规模估计家畜育种的微机软件[J]中国奶牛,1993(3):30[2]谭诗文,黄贵平计算机在畜牧兽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1,25(5):11-13[3]邵建成电子计算机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黄牛杂志,1997,23(3):56-60[4]洪嵘,吴常信,张勤,等动物胴体组成图像分析系统的研制[J]中国畜牧杂志,1996,32(6):25-28[5]王爱国动物育种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世界农业,2000,249(1):38-40[6]刘继承畜牧业微机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畜禽生产,1991(9):11-13[7]李继东,何淼,徐安龙信息时代动物学研究及信息管理的现状与展望[J]动物学杂志,2001,36(2):54-58[8]郝柏林,张淑誉物信息学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0[9]曹利军,付尚杰试论畜牧业信息技术[J]黑龙江畜牧科技,2000(3):47-49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2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基于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内容,该文首先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案例,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097-0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但是因为全国各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开设存在差异,所以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良莠不齐。同时,学生在中学和小学阶段所开展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一般重视操作而轻视理论,多数高校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部分常用计算机软件,但是对于重要的理论知识却是知之甚少。基于以上问题,高校教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操作与理论的高度统一,便成为了他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1.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和特点1.1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指的是构建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为网络教学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必要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诸如国际教育开源软件Moodle、sakai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教育开源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等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教育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系列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在全国超过300所高校当中投入使用。1.2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高校合理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展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大量的信息存储空间与多样化交流方式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极强的信息存储能力,教师可以上传大量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关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下载和使用。同时,在网络平台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站内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交流,便于学生和老师开展对该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合理使用以上功能,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2)学生的学习组织安排更加自由化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不会受到时间因素、地域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堂练习、学习自测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3)教师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发放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为学生进行针对性作业布置等,同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自带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课时选择情况、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情况、日常作业成绩、所学习的知识章节、自测成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加方便的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并由此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和难点,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4)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状况、专业需求、学习水平开展分批次的教学活动。科学运用自主教学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独立探究学习,并对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按照课程安排开展研究型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教师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实验和网络教学的系统化整合。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操作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2.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例谈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需要参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开展自主性学习。教师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选择性。2.1专题材料的提供除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当中所要求的内容、教学进度、作业布置等方面的要求之外,教师还必须要按照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自身专业有关联性的教学材料。对于每个专题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软件、教程、自测、练习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整体浏览相关材料,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做不但能
本文标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147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