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价值、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中,面对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责任与权利、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时,很容易产生困惑和不相适应的情况。这就要求他们在大学期间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改造世界观紧密结合起来,力争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对大学的职能、使命与大学生成才问题,必须有深刻的认识。一、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创新思想,服务社会,但她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1)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实施场所,是知识精英的荟萃之地,是传播科学知识和优秀文化的地方,是知识创新的发源地,是沉淀和创造人类文明的殿堂。在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是在大学里完成的。大学是高精尖人才最密集的地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高学府,是传播文化和创造文明的主力军。从1901-2001年,因科学创新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有343人次,其中名牌大学的获奖者所占比例很高,从1901-1999年,仅世界知名的几所大学:剑桥、哈佛、哥伦比亚、柏林和芝加哥大学就占了获奖人数的37%。所以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实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2)大学课堂教给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特定技能,唤起同学对追求知识与真理的无限兴趣,赐予他们对生活与工作的正确态度。大学不仅教给学生特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引导同学追求真理,探索知识。同时,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崇教厚德、为人师表”,安其位、守其责、淡泊明志、无私奉献、言传身教。所以大学要推动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队伍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优良道德的倡导者、科学知识的开拓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3)大学要引导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大学要按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大学生不仅要智力上丰富,更要心灵上成熟。所以大学要让他们理解生命的价值所在,体悟学习的真谛。(4)大学要传授给学生真正的思想与科学方法。读书除了要完成学业、获得相应的学历和学位,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学习,锻炼自己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思想的真谛在于引导青年人走正确的道路、对超越性的事物保持恒常的心态与信心。科学方法是教给同学善于应用理性的力量,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遇到问题要妥善对待、正确处理。(5)大学是英才的摇篮,清纯朴实是它的本性,淳厚博大是它的气质内涵。大学是学习知识与人格的象牙塔,又是保持文化品性与教育理念的思想前沿地带,也是充满活力、热情与理性的乐园。它扩展人们的精神视野、深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人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完善学生的人格魅力。二、人才概念的标准、内涵和如何成才大学时代最重要的任务和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成才”。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什么是人才,标准是什么;二是如何成才。(一)什么是人才人才是由人才定义和人才标准两个层面的内涵构成的。人才定义是解决人才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才的标准是解决什么人是人才的问题。1、人才的定义人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这是语义学上的人才定义,强调的是人才具有优于一般人的品德和才能。纵观人才学家们对人才的定义,除了强调人才要具有优于一般人的才能外,还强调要进行创造性劳动。学校要把同学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大学生如何使自己成为人才,都是值得大学共同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然学校在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上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总体上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面宽、基础牢、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大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对象,如何按着这样一个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应当很好地思考和自我设计。一个人的成才,除了有受教育的良好条件以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两个:一是客观因素,也就是大学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老师的指点与教诲,同学间的友谊与帮助,社会的正负面因素等等都会对同学们的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二是主观因素,也就是个人的基础,奋斗目标,学习勤奋程度,学习的方式、方法等也同样对同学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说明一个人的成才与个人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对人才的定义做出了新的阐释:“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个定义吸收了人才学研究的成果,同时在表述上也更加全面、具体、明确,并突出了人才的广泛性、大众性,充分体现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而使人才定义更具有时代感和导向性。2、人才的标准人才标准就是使人才与一般人相区别的标准,是衡量人才杰出性的标准。因此不能仅以学历、职称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要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所要求的:“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一点国家非常重视,国家正在进行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就是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业绩包括课题、投标以及在国内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这里强调的人才不应该是高学历低能力的人。要把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转化为能力。(二)如何成才1、要做一个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作为大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是做成一切事的基础。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是学为学。为人不好,为学再好,也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害群之马。(1)要有大志,有抱负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人无志不立”,“而学必先立志”。纵观古今,不论是治国俊杰、兴业人士,还是科学英才,大凡都是在青年时期树立远大抱负之人。拿破伦·希尔说过:“不论成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都需要具备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帮助你成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都要根据学校的客观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个人在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发育等素质培养方面一些行动方略,以明确个人成才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2)要讲诚信,有良心诚信包括两个方面,即诚实和守信。诚信是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元素,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础,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核心最外在的表现,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无形资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大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每个人的成才之本、立业之本。《论语为政》中讲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必行之哉!”说的就是人无诚信,什么都做不成。老百姓常说一个人要有良心,只要带着良心去扎扎实实地做人做事,尽管不能成名、成家,但你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一辈子无愧于心,人生就有意义。怎样才能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呢?要遵循他人对自己一个好,自己要回报给人家百个好。有时,尽管别人与自己素昧平生,但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尽自己全力去帮助他,就是要用一个善良的心态去对待别人。良心是处理人和事的标尺,指引着大学生正确地走好人生之路。(3)要学会宽容,要诚信待人古人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讲的是宽容。在历史上尽管有一些人才华横溢、聪明过人,但如果自私自利、心胸狭窄,即使他有再大的本事最终也难成大业。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妒忌心重,心胸狭窄,最后壮志未酬,三气而死。古往今来不少成功者大多在宽以待人等综合方面有过人之处,如楚汉相争时代的刘邦,论战术他只能泛泛,论带兵他不过数千,然而他善用将领,具有宽以待人的品德,奖惩分明,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最终他击败了强劲的竞争对手项羽。作为大学生在与同学相处中,矛盾和误会总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大家要学会宽容。真诚是打开世界的金钥匙。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一个重要的体会,讨厌虚伪,讨厌惺惺作态,讨厌表里不一。大家都希望与真诚的人交朋友,但是不要忘记首先自己要做一个真诚的人。196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安德森在一张表格中列出了500多个描写人的品质的形容词,近6000名大学生挑选出他们喜欢的做人品质,选的最多的是“真诚”,给出最低评价的形容词是“虚伪”。在平淡的生活中,似乎很容易就能做到真诚,因为不需要付出什么,更不用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是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与个人的利益有明显冲突的时候,真诚与虚伪就可以一目了然。2、要做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一个人的人格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的事业和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心理卫生学所谓的人格健全,表现以下基本特征:①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均衡、充分发展;②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个体心理的发展;③对心理健康、潜能发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④体现人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并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研究证明,一个在人格上有缺陷的人,他的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容易诱发精神病等各种身心疾病。(1)重视人格发展的内在协调性、平衡性。某些人格特征发展过分或不足都可能扭曲人格结构,甚至导致人格发展的畸型。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结合自己在人格上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性格中过分发展的成分受到抑制,而不足的成分得到发展。(2)要重视人格与环境的协调性。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要能动地适应环境,发展人格,而不是压抑或扭曲人格。健康的人格既表现为人格内部的统一和协调,也表现为人格内外的平衡与和谐。当然,这种平衡、协调并不是绝对的、静态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3)要重视自我意识对人格的表现及发展的调节作用。虽然人格一旦形成便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决定性作用,但人并不是自己人格的消极适应者,人可以通过自我意识对自己的人格进行评价、调节、使之臻于完善。实践表明自我教育的方法是人格完善的最根本的办法。3、要做一个有创新科学精神的人在知识飞跃发展的今天,创新素质是高层次人才的基本特征,知识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日本早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他们在技术创新上领导了世界新潮流,如开发生产的电子产品、汽车等在全世界同类产品的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而且在出口创汇的产品中也是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但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在科技原始创新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至今还没有实现诺贝尔奖的突破,其根本原因是创新人才不足,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无论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一切都依赖于具有高知识水准和创新能力的人。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足够的创新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从而有足够的能力来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已成为我们迎头赶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条件。所以,大学生要特别注重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要做一个有良好学风的人学风是一所大学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优良的学风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一种氛围,又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无形的规范,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大学生应在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上作出应有的贡献。(1)要严谨求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求学更不能有丝毫的浮躁,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一知半解,也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许弄虚作假,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读书要把握好精读和浏览的关系问题,很多的教材都需要精读、吃透,掌握理论基础,只有善于精读才能准确抓住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灵魂。数学家华罗庚曾认为:“善读书则书变薄,”因为理解了,会用了,都
本文标题:人才缔造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1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