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才观的影响ZT宝宝01楼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出发,尝试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才观形成的影响。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些启示,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才观、影响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总是从既定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民族心理和生活环境出发,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成长和发展。尽管人们总是想摆脱旧的传统、抹去旧的烙印,创造新的生活和形成新的品德,但是,又总是无法完全克服传统对人们的影响。因此,研究传统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对待传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才观,就是希望能从中获得些启示,继承其精华,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在学术界,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有二:第一,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同义。第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当代文化相衔接又相区别的以往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文化。笔者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从源与流的结合上进行界定: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而且,这些主体形式的文化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格,深深融入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积淀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并以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只能是一些基本的特点,只能是个人的一点初步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就其最主要的部分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察。1.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是重伦理的。在一定的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的确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思想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而且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等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扬善抑恶、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主导思想,是大多数思想家们所一贯追求的。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一个人既要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造精神,又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著名著作《易经》上的这两句话,鲜明而又生动地表明了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立身精神和理想境界。一个人,要对人忠实诚信,兢兢业业,夕惕若厉,敬业乐群,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德,努力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同时,要以极其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同类,以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天地之大德曰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崇敬的高尚境界呀!当然,在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现实的,还是如何能够自强不息和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即怎样对待他人的问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应当是“与天地合其德”,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算是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正是从崇尚伦理道德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即在政治上,要求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而在个人的修养上,要求加强修养,完善人格,以“圣人”为最高的理想境界。“为学”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成为一个“真人”和“至人”。中国传统文化把“治国”与“修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了“治国”,就必须“修身”,只有努力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把国家治好。为了使全国的人民都有道德,国君首先就应当有道德,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就是这个道理。2006-8-2020:06回复ZT宝宝02楼2.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基本特点,就是它强调理智和智慧的重要性,强调真理的追求和辩证的思考,有着浓厚的思辨传统。中国先秦的儒、墨、道、法几个最著名的学派,都十分重视理智和智慧,强调人们对真理的认识的重要意义。孔子、墨子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强调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易经》中的阴阳两极、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因相生的思想,以及六十四卦的生成和变化,都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考,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的思想中,作了极其全面而深刻的阐发,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占据着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道家的这些极其宝贵的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3.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它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全人类文化中最重要、最灿烂的瑰宝之一。从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开始,就出现了《诗经》这样一部极其深刻、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总集,它以其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特有的睿智,审视着人和人之间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思想感情。春秋时期的《楚辞》,尤其是其中的《离骚》等名篇,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关心人民、关心国家、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还出现了“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几个文学艺术的发展高潮,创造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传统。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才观的影响(一)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现使得中国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特别重视人伦道德。五帝时就重视“五常”的教育。儒家文化恰恰符合这种要求,儒家从“从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突出强调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因此,儒家教育就成为连接个人、家庭、家族和国家的纽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对策“独尊儒学”不是偶然的,它符合了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为此,董仲舒改造了原始儒学的思想,把“三纲五常”作为新儒学的核心。自此之后,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都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宋明理学更是强调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重伦理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虽然有些学派,如墨家、农家主张利民生财,教人耕作,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在教育上就没有什么影响。清代初期实学派也曾主张“经世致用”,除学以经学为中心外,也旁及小学、史学、天算、水利、金石等,但未能得到朝廷和社会的重视。因此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总体来讲,只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学生做事;只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所谓“善”的德行,是以符合封建伦常为标准。伦理道德教育达到具有教育本体论的意义。贵族子弟上学是为了懂得统治集团的“礼”,以便承接世袭的封禄;庶民百姓上学是为了学习统治集团规定的一套“礼”,以便挤入上层阶级,服务于封建朝廷,治理国家,同时改变门庭,光宗耀祖。这种教育价值观,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它的积极影响是,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中国教育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重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等等。中国人历来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成了中国人的座右铭。其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它把人束缚在家族的伦理关系之中,思想被严重地禁锢。所谓“非礼勿思,非礼勿闻,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养成一个没有个性人格的人。有的学者说,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就是两个字“听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不敢想,不敢讲,不敢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其次,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影响到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人李约瑟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而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代中国却大大落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复杂的,有政治制度的原因,经济结构的原因等等,但不能不说与中国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只重伦理,不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有关。2006-8-2020:06回复ZT宝宝3楼(二)圣人、贤人都是中国古代推崇的最高理想人格。孔子把尧、舜、禹作为理想的圣人,所以叫做“圣王”。王是外在表象,圣是内在的修养品格,内圣才能成为贤明的君王。因此,儒家把培养“内圣外王”的君子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也就是说,只要通过教育,修身养心,都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何谓圣人?儒家有许多解释:荀子说,“圣也0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又说,“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荀子·性恶》);董仲舒说,“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举贤良对策三》);《白虎通·圣人》更是把圣人神化了,说“圣人者何?圣者通也,道也,声也,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凶吉”。至宋明理学,均以“穷天理,灭人欲”为旨归,以成就圣人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人生理想。说得通俗一点,圣人就是见识高明,德才兼备的君子中最有德行,最有威望的人。中国古代教育以培养士大夫、君子、圣人为最高的教育目标。实际上,也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人才。虽然也讲德才兼备,但更重视的还是一个人的德行,“才”也只是统治之才。这种教育目标完全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它强调封建社会需要的德行,却泯灭了人之以为人的人性,更没有不同人的个性,是一种培养奴性的教育。所以鲁迅把中国的封建传统教育总结为一个词:“吃人”。但是儒家这种以理想人格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传统,强调道德修养应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觉的选择和实践,追求人在道德上的完美,在中国历史上也培养了不少忧国忧民的人才,同时这种教育传统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今天如果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它加以改造,剔除封建教育的内容和奴性的培养,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教人做人”的教育目标,“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仍然是我们今天所推崇的。(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注:《论语·子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注:《孟子·滕文公上》。),这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所一直奉行的教育价值观和学习价值观。教育和学习的动机与目标是入仕为官治人,是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一切条件。传为宋真宗所作的《劝学诗》表白得更为形象直率,对芸芸众生更具吸引力:“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文经勤向窗前读。”这是一种明显的功利主义教育学习观。而在另一方面,这些功利主义的学习观,也从一个侧面影响到中国的科举制度,使得科举制度开始盛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科举原本是朝廷取士的一种考试制度,但它和教育联系在一起,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的传统,也影响着中国人对于人才的看法。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由于科举是封建社会庶族,也即中小地主阶级于弟入仕的唯一途径,而且一举成名天下知,荣华富贵随之而止。所以社会上广泛形成了“读书做官”、“做官发财”的思想,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学历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的思想普遍存在。升学的竞争,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追求高学历,不是与科举制度的学历主义一脉相承吗?当然,今天的升学竞争,与我国教育资源稀缺,教育供求的矛盾有关,也与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有关。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人事制度只讲学历,不讲能力,有了高学历就有高职位。在现代社会,学历是应该重视的,它代表了
本文标题:传统人才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3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