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劳动关系管理XXXX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劳动关系管理”就是指传统的签合同、解决劳动纠纷等内容。劳动关系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信息传递与交流。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劳动关系双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权益得到保障,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使企业经营稳定运行。劳动关系管理3课程内容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者派遣管理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知识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指导线制度制定指导线原则指导线主要内容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能力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市场价位制定程序知识概念特点成因能力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动者的管理知识劳动争议处理概述处理原则调节与仲裁能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调节与仲裁程序集体争议处理程序团体争议处理方法知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能力编制审核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积极营造环境4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给付与工资支付而产生的关系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经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后即转变为法律关系,即当事人之间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一般的社会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其一,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其二,存在调整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劳动者(工会-形式主体)、用人单位内容: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客体:权利和义务的指向-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与结果。劳动关系的概念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切关系确认、调整、保护5第一节劳务派遣管理—知识要求一、劳务派遣的概念(一)劳务派遣的含义(二)劳务派遣的性质就业形式——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形成组合劳动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三种主体与三重关系,其特征为雇用与使用相分离。派遣协议——依据派遣协议规定的权利义务建立起民事法律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将不完整的形式劳动关系和实际劳动关系合并构成组合劳动关系。页劳务派遣单位与接收单位签订协议,由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收单位工作,劳动者与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派遣机构接受单位劳动者形式-有关系没有劳动实际-有劳动没有关系劳务协议民事诉讼劳动合同劳动管理6知识要求二、劳务派遣的特点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招聘、甄选、考核、录用支付工资、提供福利待遇交纳社会养老保险督促接受单位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和条件以及行使和履行派遣协议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收取派遣服务费用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提供工作岗位及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制订并实施相关的企业内部管理规则行使和履行派遣协议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支付派遣服务费用享有和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行使和履行派遣协议中约定应由本人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争议处理派遣与接受之间主体合谋共同侵害直接利害关系第三人异地派遣争议、职能分割7知识要求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人力资本存量的就业降低劳动管理成本“非生产性”劳动管理事物剥离减少内部人员储存为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在完善劳动者派遣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强化劳动法制的建设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存量与结构点与面法人资格用人主体专业化与集约化市场化激励机制8向被派遣的劳动者适当收取费用?一、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资格条件:企业法人、专业人员、管理制度、注册资本、风险保证设立程序:单(当地)、双(异地)特许、工商注册合同体系:劳动合同(增项)、派遣协议(职责划分、责任范围、责任担保形式、义务分担形式)二、派遣劳动者的管理要点: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劳动者在同一岗位上应同等待遇;内部劳动规则实施对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劳动者一律平等;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管理;第一节劳务派遣机构的管理—能力要求页政府管辖四个方面3569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知识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含义—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双方享有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不得采取过激、威胁、收买、欺骗等行为-365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70%专项集体合同与调整劳动关系10知识要求二、工资指导线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的含义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和。工资指导线的作用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家”;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11知识要求双低原则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的原则共同协商由省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报劳动保障部审批,地方政府颁布差异原则—允许自定密切结合当地的宏观经济状况综合考虑地区年度经济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价格、人工成本水平和对外贸易状况等相关因素三、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12知识要求四、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的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的预测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工资指导线意见上线—预警线基准线—平均增长下线—零、负增长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13知识要求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内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同意规范和制度要求通过科学方法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指导价位—年工资与月工资(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规范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由计划经济的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由调控工资总量转向调控工资水平意义为资源配置优化提供条件有利于劳动行政部门职能转化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为新办企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确定及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参考依据直接/间接总量/水平14第二节工资集体协商—能力要求一、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工资协议的审查提出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对方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协商开始前5日提供与工资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与资料。将协议草案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审议。达成一致、形成正式文本,双方首代签字盖章。10日内报送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查。15日内进行审查,将《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15日未收到《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则视为同意、生效。协议生效5日内,以适当形式公布明确工资协议的期限526—527页权利与规则一年/提前60天15信息采集制度指导价位制定方法信息发布手段具体目标能力要求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程序信息采集价位制定公开发布规范化—及时、准确科学化—真实、体现现代化—直接、便捷应注意坚持市场取向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公开发布原则最低工资与低位数等距抽样表格调查不同职位的价差-市场相同职位的价差-企业不同地区的价差-环境5%-10%的算术平均数规模、类型效益、员工层次仅限于企业?高位数低位数16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知识要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重大事故隐患分类重大事故隐患报告重大事故隐患预防与整改措施劳动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对整改的情况检查验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伤亡事故报告、伤亡事故调查伤亡事故处理有关人员认证有关单位、机构认证关联密切的物质技术产品的质量认证17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编制审核程序企业决策部门决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及预算。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企业预算委员会审核、协调平衡、汇总为全面预算,并在预算期强下达到相关部门执行。编制费用预算。编制直接人工预算。根据企业的管理、制造及产品成本等相关预算项目对职业安全卫生预算进行审核。18第三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能力要求一、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硬件)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费用;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软件)工伤保险费;工伤认定、评残费用等。(善后)不含工伤医疗19能力要求二、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是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人身造成的有害后果—急性伤害与慢性伤害;职业危害发生的客观性表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必要性,可避免性则表明劳动保护的可行性。职业危害诱发条件:劳动条件的不良状态、劳动组织的不完善、人的错误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和防护手段、方法的欠缺等。20能力要求三、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积极营造安全卫生环境强令冒险作业劳动者违章操作建立健全严格执行奖罚分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使用安全技术、无害装置与工艺;完善劳动场所设计与场地优化;劳动组织优化;观念环境制度环境技术环境职业道德行为准则21第四节、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知识要求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劳动争议亦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实质上是当事人之间利益矛盾、利益冲突的表现。其特点:当事人、内容、表现形式22知识要求劳动争议的分类按争议性质权利争议——既定权利争议利益争议——主张权利争议按争议主体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团体争议-集体合同按争议标的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报酬、培训、奖罚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订立过程中已经明确的权利希望得到的权利23知识要求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权利义务为标的:是否合法涉及工资、工时、福利、培训、奖罚等各方面;物质利益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物质利益是产生劳动争议的必然条件。基础—法律法规、合同、规章制度直接原因—是否遵守共同的利益与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差别与冲突利益差别导致的利益冲突24知识要求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查清事实、依法处理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正原则)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特点:群众性(强调群众的直接参与)自治性(仅限企业内部自我化解)非强制性(申请调节与协议的履行完全自愿)25知识要求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时调解的区别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独立与非独立)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群众性与行政法律部门)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企业内部与所辖区域)调解的效力不同;(非强制与强制)26知识要求调解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构成:职工代表、用人单位、工会代表各占三分之一;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调解过程的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调解过程、履行义务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当事人自选解决方式;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的请求;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反悔,仍享有申请仲裁的权利。27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知识要求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作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劳动争议仲裁的特征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仲裁施行强制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构成: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28知识要求
本文标题:劳动关系管理XXX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