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编5篇】
写作好帮手1/19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编5篇】【导读】这篇文档“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编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篇】1.课件出示(教师讲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昆虫们欢快地飞舞,瞧,它们正向我们飞来,可是我们只能看见它们的半个身影,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昆虫吗?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二)交流引入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设计意图:从大自然中的昆虫引出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在猜想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初步感受对称现象,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写作好帮手2/19(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非常逼真,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却不像呢?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要画“蝴蝶”的一半?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写作好帮手3/19“完全重合”的意思。)(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剪一剪、赏一赏、折一折、辨一辨、找一找”等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会用“对折”的方法辨认轴对称图形,同时感悟生活中五彩缤纷的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感受图形的对称美。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一)基本练习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题2.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2题。(二)变式练习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3题(三)拓展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七的第11题)1.将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什么图形?写作好帮手4/192.想一想,再剪一剪。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课件配乐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谈收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的同时,伴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生活中的对称世界,不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领略到那无处不在的对称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写作好帮手5/19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师:你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写作好帮手6/19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写作好帮手7/19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做第65页中第5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1、27÷9=36÷4=56÷8=35÷7=42÷6=64÷8=45÷5=8÷8=14÷7=18÷3=28÷7=54÷6=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7÷721÷345÷972÷936÷4()()()()()3、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一)除数相同商相同18÷9=2想:(二)九十八或9×()=1818是9得2倍写作好帮手8/19教后反思:本节课的复习中,在引导学生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等。通过这样的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同时,通过运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得更牢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3、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4、能用所学生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2、怎样计算?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写作好帮手9/194、学生列式计算。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2、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四、复习估算: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写作好帮手10/19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篇】教学内容:教材87页例3、4和课堂活动教学内容:1、知道1小时有多长2、知道1秒有多长3、简单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分针走小格呢2、1小时是多少分?3、1分你能做些什么?二、新课1、教学例31小时是60分,那有多长?我门一节课有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久?有多少分钟了?那在休息10分钟就是60分,也就是1时1小时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学生举例学生看书2、教学例4你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那条一次是多少时间?写作好帮手11/19有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吗?那1秒有多长?学生回答观察钟面,认识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那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观察秒针走一圈后分针走了多少得出1分=60秒三、课堂活动1、10秒你能派多少个球?学生活动2、完成4题课后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②、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2、能力目标写作好帮手12/19①、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②、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三、教具、学具教具:课件、纸条、磁铁学具:数字卡片、小棒四、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①、激趣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动手实践一:⑴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⑵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⑶学生汇报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写作好帮手13/19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888817263544⑷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⑸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⑹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2、引入动手实践二: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2、探索新知1、学习例2(1)、创设情境写作好帮手14/19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2)、动手实践三: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4)、动手实践四: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写作好帮手15/19(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①、除号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0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