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劳动关系4篇【导读】这篇文档“劳动关系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劳动关系【第一篇】1、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是指现代社会中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其社会背景的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2、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的存在和运行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劳动关系学是將劳动关系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劳动关系系统是指在现代社会系统中以劳动关系为基本关系所构成的子系统。4、所谓劳动关系的环境,是指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系统所处的具体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劳动关系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5、所谓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系统的参加者。6、劳动关系主体:劳方(劳动者和工会)、雇方(雇主和雇主组织)、政府。7、劳动关系运行的方式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运行、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民主参与和三方机制等。•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内涵:•对劳动关系目的的规定•对劳动关系主体的规定对劳动关系性质的规定•特征:•劳动关系从性质上看,是一种从属性的雇佣关系。冲突与合作是劳动关系运行的两种基本形式。劳资合作实现的两个基本条件:工人的团结和组织;政府通过劳工政策协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经济环境因素: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市场状况技术变革政治法律环境因素:政治体制:集权和民主政府治理:制定公共政策、就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教育和培训政策法律规则:法律调整劳动关系在方法上的两个显著特征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社会发展的公平程度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文化状况工会定义:工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雇员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在特定工作场所自主设立的组织要义:1、工会因劳动关系冲突而产生2、工会以维护会员利益为首要职能3、工会以集体谈判为基本手段4、工会由雇员自愿结合而成并代表会员意志工会的作用:1、在总体上提高了工资福利水平2、推动了产业民主的进步,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3、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4、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工会的行为方式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动劳动者权利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的一种经济权利,它与劳动力使用权构成劳动法律的基本内容个别劳权和集体劳权的关系:1、个别劳权是关于个别劳动者的就业条件和工作条件2、集体劳权是劳动者集体——工会的权利,是一种程序性权利。集体劳权是个别劳权的程序保障,个别劳权是集体劳权的直接目标3、集体劳权是劳动基本权,劳动者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抗衡资方,才能限制劳动关系的实质不平等性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权劳动安全卫生权职业培训权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集体劳权的内容和特点:团结权集体谈判权民主参与权集体争议权工会与政府的关系1、我国工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工人阶级与自己的政权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互相支持、互相尊重的关系。工会应当支持自己的政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做人民政权的坚强社会支柱。政府要保护工会,支持和扩大工会代表职工参政议政和对政府工作的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2、工会是群众组织,作为社会团体,具有独立的利益和地位。政府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力的机构。两者之间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从法律地位看,双方是平等的。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就必须互相尊重,平等合作。这是正确处理工会和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3、工会和政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政府通过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种政策、法规,运用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手段(也可以运用非强制性的手段)来管理和组织社会生活。工会则是在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过程中,发挥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工会不是政权组织,不实行强制的办法,而是靠教育、靠说服的方式通过各种活动吸引群众。工会和政府都要依法办事,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去支配对方。所以,在处理两者关系中,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政府更应当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不能对工会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我国劳资关系现状1、劳资关系的本质:国有经济的劳动关系大多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按计划统一分配建立起来的。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原生的资源配置是劳动与资本的配置,从而也形成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资关系。2、我国劳资关系的现状及成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说明这一段时期我国的劳动(劳资)关系在总体上是和谐稳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问题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劳资纠纷案件呈上升的趋势,而且调整的难度加大。引发劳资关系问题如拖欠工资、工资水平达不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超时加班等。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本身产生劳资矛盾。如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则通过降低工资的方式达到降低成本、获得利润的目的。二是体制因素产生劳资矛盾。立法滞后,存在法律调整的空白,如调处老板逃匿、劳务诈骗等引起的劳资纠纷,往往无法可依;劳动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不对等,缺乏必要的执法强制措施。3、劳动(劳资)协调机制的完善:1、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劳动法规的宣传,让劳动法规人人皆知。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证;加强高素质的劳动执法队伍建设,为解决劳资关系问题提供保障;抓好劳动用工执法检查和信访协调。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用法律保护劳工权利,协调劳资关系。政府要提供制度和规则,把劳资双方的行为限定在法律和制度的柜架内,修订《劳动法》,尽早出台《劳资关系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提供咨询、送法上门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把理顺劳资关系列入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本田方态度:25日承诺给员工涨55元补贴遭拒,26日下午公布新的涨薪方案,本田零部件公司的总经理在5点多将工人召集到饭堂。总经理称给员工5分钟考虑,实习生不答应就送回学校,正式工不答应就交辞职报告,并辞退两名带头员工。工人方态度:停工工人对新的补贴方案表示不满,称将继续停工。支持继续停工的工人表示,“增加这样的薪酬是在本田可控范围之内的,我们希要求提高待遇,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要求重整工会,重新选举工会主席和相关工作人员;薪酬制度方面更为合理;管理制度透明化,这里主要是财务公开透明,尤其是日籍员工以及管理层的开支。”也有部分工人开始松动,称“看情况”。“工资低、加薪慢,中日员工收入差距大”是导致此次罢工事件的直接原因。罢工是工人们“生存底线上的抗争”。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密集,此次罢工事件反映出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产业工人薪资水平偏低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工人在与企业对话中处于弱势;二是由于要照顾地方生产总值,政府和工会参与力度不够。上网查内容评论劳动关系【第二篇】一、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认定:一是尽量提供能够证明为用人单位提供过劳动的其他材料。如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上班记录表、进出用人单位的门卡、饭卡、工资条、工作服、暂住证、评定员工等级证明、表彰或处罚决定等等。这也要求劳动者必须增强证据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平时尽可能收集、保存相关物品。二是请同事提供证人证言。但要注意除非同事有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或者具有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同事必须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处理,即:“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三是让自己任职期间接触过的客户,证明自己曾经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向其提供过服务。四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为此,对一些不接待公民个人调查取证的单位,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或者委托银行向劳动者代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向社会保险部门、银行调取相关的资料。2、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以下为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以供大家借鉴。3、劳动关系订立:根据2005年5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劳动者通过以下有关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自己存在劳动关系:(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而且,对上述规定中的第(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4、劳动关系争议:双重劳动关系来源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后遗证;双重劳动关系的产生是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双重劳动关系的出现是劳动保险制度步伐的不适应;双重劳动关系的出现,应当说,在劳动力市场萌芽之初,这类由职工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就业形式,对打破僵化的劳动管理体制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带来的副效应也是不可低估的。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1995年12月,全县有企业123家,职工9775人,签订合同企业98家,占企业总数的80%,职工8100人,占总数的82.5%;1996年至2010年,进行了对辖区内149户企业,9425名职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2005年至2012年,县劳动监察部门在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签证劳动合同4350份,签订率为92.30%,其中国有企业1434人,签订率为100%。劳动能力鉴定9人,工伤认定24人,共对1个有严重违反行为的用人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取缔非法经营机构1家。劳动关系【第三篇】滨江学院结业论文(设计)题目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二O年月日浅析如何在企业中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09级人力资源管理徐占春20098332013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文章从如何健全创新机制,从企业大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企业基层工作实际提出了具体想法。关键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不仅是企业工会永恒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系到职工能否心齐、气顺、劲足;企业能否持续有效发展;社会能否稳定。所以,如何在企业中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迫在眉睫。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把握企业四个坚持。1.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其它各项工作均无从谈起。可以说,企业发展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而企业发展的前提,则需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只有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员工收入才会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才有物质条件来解决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不断改善劳资关系,从而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结合实际情况,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缩小员工收入差距,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员工生
本文标题:劳动关系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1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