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师心理健康成因分析讲稿
教师心理健康成因分析泸溪一中周小和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一些事件,这些事件涉及法律、道德、纪律、管理、素质、健康等等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是一直没有被重视的问题。教师了解心理健康,讲究心理保健,保证身心处于健康状态下从事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防微杜渐,才能减少悲剧发生的概率,使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一、新时代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以及转变(一)、传统的教师角色:教书育人的角色、管理服务的角色、心理导向的角色、自我发展的角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角色和管理服务角色老师们熟悉而且得心应手,心理导向角色和自我发展的角色长期被忽视,随时时代的发展,这两个角色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我们可以听到老师们经常会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教不来书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越来越差。这样的抱怨反映出教师们对于学生们心理导向的能力的欠缺,自我发展的停滞,没有和学生一起进步和发展。所以感觉学生都变得难以教育,没有反思是自己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一旦想明白这个问题,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当中,引发负面情绪。(二)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执行者变成课程建构者,知识单一型教师转变为知识复合型教师,有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和自主专业成长者。传统角色的适应能力还没有发展全面的教师对于新时代教师的要求很难达到,于是很多老师能够隐约感觉到工作越来越难开展,学生不服管教,传授的知识不被学生接受,职业中的挫败感严重影响到自我价值感,成就感,影响情绪。自我觉察能力和调试能力不强的老师无法处理情绪,和学生的关系,教学的效果之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师生之间的能量传递收到极大的阻碍,影响彼此的身心健康。学生已经不一样了,还用曾经老师教育我们的那一套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已经没有效果了。二、教师的压力来源分析(一)教师压力的个体来源教师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处理日常生活事物的能力差异,个体遭遇的重大生活事件。教师个人的人格特征也是非常不一样的。同样事件发生后每个人个体产生的心理冲突也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的行为目标需要的能力信念的差异。有些老师家庭条件优越一些,起点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追不上的终点。(二)教师压力的职业来源教师的压力来源于个人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对职业角色的处理情况以及职业愿景和工作负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不断进取的巨大动力。这样的价值观成为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工作投入和回报进行比较的时候,消极反应难免出现。社会上经济利益驱动,教师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较低,就会产生不平衡感,从而产生了失落感。1.教师角色超载和模糊,反应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班主任压力大于年级组长,大于科任老师。班主任的工作量大,繁杂琐事较多。充当父母的代理人,安全员,消防员,等等角色。2.职业发展愿景是个人对于工作的一种偏爱,对未来与职业目标相关的理想环境的期待,它影响自我观念的形成,对机会的把握能力以及对职业的兴趣和希望等。可以使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愉快的、有尊严的工作,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而现实情况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上升空间有限,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对于未来茫然无望。3.工作负荷过重已经是多有人的共识,就不赘述。(三)教师压力的组织来源1.学校的科层制:层级化,教师属于层级的最末端。官僚化,学校管理中教师缺乏自主权,只能被动服从上级。数量化,学校管理采用定量标准,上多少节课,听课多少节,平均分数等等。制度化规定教师的教学常规,师德师风规定了教师的言行举止。专门化,过于专门化的工作,分工细使教师产生厌烦情绪。2.组织气氛:健康、积极、和谐、民主的组织气氛,会使人心情舒畅,奋发向上;消极、沉闷、冲突、紧张的组织气氛,会使人心情烦躁、行为迟缓、工作效率低下。(四)教师压力的社会来源1.社会期望:人们往往对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角色视而不见,对教师的职业角色给予过多的关注,同时也赋予太多理想化的期望。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道德的楷模、伦理的化身等。人们认为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有高水平的只能技巧和独立能力,激发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机。2.社会支持不足:社会支持包括情绪支持,手段支持,情报支持,评价支持。教师因为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单一,获得的社会支持严重不足。3.持续不断的教育改革:国家一方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方面素质教育盛行,两者之间的对抗与冲突让教师无所适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三、教师的认知与心理健康(一)教师的世界观1.教师人生观与心理健康认真、乐观、进取、宽容、感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不盲目比较,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悦纳自我,欣赏他人活动: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优点3.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心理健康活动:分享自己主动做过的好事,做好的事情等(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其接受文化观念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有持久性,难改变的特点。教育观念有评价性和稳定性,主体性和个体性,还具有包容性。教育观念是给予对学生发展和教育现象的认识而形成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会影响教师的认知,影响教师的行为,也是教育观念是深入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四、教师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教师的特定职业活动决定教师不仅需要有成熟而稳定的情绪,还需要具备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的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文化对教师情绪情感的影响:我国文化赋予教师较多的权利,并且在文化层面特别推崇严师型的教师,这种文化特征,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权力的过度使用,较多对学生表达负性情绪,同时,也特别期待学生对教师表达感恩类型的赞赏性情绪。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表达文化正日益瓦解,基于师生平等这个基础上,构建更为积极向上的师生情感表达文化,也是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五、教师意志与心理健康(一)意志与意志行为意志是个体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具有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深入和广泛。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情绪,反应人的自我修养和为人。(二)新教师面临的困难新教师的职业适应问题:期望与现实的反差导致思想冲突产生失落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活动:分享自己曾经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解决的怎么样?(三)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可以表现在心理、生理和职业行为三方面。生理表现为亚健康状态,经常产生疲劳感等。心理反应表现在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记忆力分散,碰到困难想躲闪。个人成就感降低,持续忧虑。职业行为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迟到早退,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加竞争。职业倦怠原因:工作单调、过重工作负担、教师错位成保姆、告密者、骗子等角色带来的无形精神压力等。六、教师性格与心理健康(一)人格海洋:外向型、和善型、责任型、神经质、经验开放型神经质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情绪化、沮丧、自卑。经验开放型有创造力、想象力、富变化,喜欢思考、求新求变。(二)教师常见的性格缺陷自卑、焦虑、抑郁、嫉妒、孤僻(三)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偏执型人格、自恋型人格、逃避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分裂型人格等。七、教师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师人际关系类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受到以下因素影响。教师的仪表风度和个性特点,不同学生的特点,班级特点和教室环境,学校风气、整体文化环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稳定持久,具有整体性和个体性统一。存在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更具有复杂性。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虽然属于上下级关系,但是具有平等性和融洽性。首先都是教育者才是领导者。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教师与自己亲友及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职业很难分清楚工作和生活时间,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教师也需要对家庭成员及时的给予补偿。八、教师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学观:传授观、应试观、能力观、态度观、育人观教学是为了传授知识,为了应试?为了培养学生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态度,为了学生学会做人,终身成长学生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适应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合法权利、师生关系平等九、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短缺学校乃至县市专业高水平心理健康教师人才极度短缺,能够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疏导的机会和资源非常匮乏。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教师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恶化,乃至造成更大的破坏和损失。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不容回避和忽视。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对祖国未来人才的培养,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复兴,作用深远和影响巨大。教师个体和相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创造利于教师发展生活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环境,确保教师能够完成国家对于教师的期待,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健康、优秀的人才贡献他们的力量。
本文标题:教师心理健康成因分析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4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