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一、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由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根据不同季节、节假日的特点,结合各种火灾事故案例,利用张贴图画、消防刊物、视频、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各种形式,宣传防火、灭火和应急逃生等常识,使员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二、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员工的集中消防培训,应对新上岗员工或重点岗位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等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培训,培训结束后应考试,成绩不合格的或未经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职工不得上岗。三、消防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等;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5、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等;6、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四、消防宣传填写《消防宣传记录》;消防培训应填写《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及《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登记表》并存档。防火巡查制度一、防火巡查应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及时开展防火巡查。二、防火巡查时应填写《每日防火巡查(夜查)记录表》,巡查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巡查中发现能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填写《单位火灾隐患当场整改通知单》并消除隐患;不能当场消除的,填写《单位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单》并及时上报主管负责人并在《每日防火巡查(夜查)记录表》记录存档。三、应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四、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2、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3、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4、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5、其他消防安全情况。防火检查制度一、防火检查应定期开展,各岗位应每天一次,填写《每日防火巡查(夜查)记录表》,各部门应每周一次,填写《每周防火检查情况记录表》,单位应每月一次,填写《每月防火检查情况记录表》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查每季度一次,填写《建筑消防设施功能检查记录表》。二、检查中发现能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填写《单位火灾隐患当场整改通知单》并消除隐患;不能当场消除的,填写《单位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单》并及时上报主管负责人,并记录存档。三、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2、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3、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4、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5、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6、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7、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8、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9、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10、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1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12、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13、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一、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二、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2、在使用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4、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5、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6、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7、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8、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有效,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9、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10、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11、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如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12、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三、安全疏散设施检查应填写《安全疏散设施检查记录》并存档。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一、单位应建立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应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值班人数应不少于2人,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经消防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二、值班人员按时交接班,做好值班记录以及消防巡查,发现问题处置、事故处理等情况的交接手续,无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三、发现消防设施运行故障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主管负责人。四、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中心内线电话,非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禁止进入值班室。五、发现火灾时,迅速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紧急处理,并拨打119火警电话通知公安消防部门,同时报告部门主管。六、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应完整,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一、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设施的检查内容和要求,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的要求。二、消防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火栓应有明显标识;2、室内消火栓箱不应上锁,箱内设备应齐全、完好;3、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4、不得影响防火门、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灭火剂喷头、机械排烟口和送风口、自然排烟窗、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5、应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需要维修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维修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6、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7、自动消防设施应按照有关规定,每年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8、集体宿舍内应设置醒目的消防设施、器材,出口等消防安全标志。三、消防控制室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四、消防控制室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存放完整的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资料以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五、消防设施、器材检查应分别填写《建筑消防设施功能检查记录表》、《安全疏散设施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制度一、因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规而导致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应认定为火灾隐患。二、巡查、检查中发现可当场整改的火灾隐患,应立即填写《单位火灾隐患当场整改通知单》并当场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填写《单位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单》并逐级报告消防安全管理人采取措施整改。三、消防安全管理人或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组织对报告的火灾隐患进行认定,明确火灾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的期限和所需经费来源。四、在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安全。五、消防安全管理人或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对火灾隐患整改完毕的进行复查确认,填写《单位火灾隐患整改复查单》。六、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将火灾隐患整改复函送达公安消防机构。七、重大火灾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应自行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八、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一、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应明确用电防火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二、采购电气、电热设备,应选用合格产品,并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要求;三、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应由具备职业资格的电工操作;四、不得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五、电器设备周围应与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间距;六、对电气线路、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严禁超负荷运行;七、集体宿舍应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一、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明确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动火的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以及电气焊工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要求。二、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需要动火施工的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2、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前,实施动火的部门和人员应填写《单位临时用火,用电作业审批表》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除易燃可燃物,配置灭火器材,落实现场监护人和安全措施,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3、不应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如特殊情况需要时应有专人看护;4、烟道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5、厨房的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6、燃油、燃气管道应经常检查、检测和保养;7、宿舍内严禁使用蜡烛、电炉等明火,当需要使用炉火采暖时,应设专人负责。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制度一、单位各部门购买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等情况,应填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备案表》,事先向保卫部门书面报告备案;二、各类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应根据不同性质,分别包装,分别运输,分别储存,严禁混装、混运、混存;三、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由专人保管,定点存放;四、存放库房应符合消防要求,库房内严禁吸烟,使用时,应严格履行领料登记制度,填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领取登记表》,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库房,库房内应挂有明显的规章制度及警言、标语;五、实验室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储量不得超过当天的用量,个人限课堂使用量,实验后应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安全,使用剩余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应回收,残渣、残液不得随意倾倒,应集中安全处理;六、使用部门和个人必须严格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杜绝灾害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七、对不按规定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要视情节给予处理,有引发事故的,追究当事人责任。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制度一、单位应根据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二、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明确火灾现场通信联络、灭火、疏散、救护、保卫等任务的负责人,规模较大的人员密集场所应由专门机构负责,组建各职能小组,并明确负责人,组成人员及其职责;(二)火警处置程序;(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四)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和人员救护的组织与调度程序和保障措施;三、组织机构(一)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担负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之前的指挥职责,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等工作,规较大的单位可以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指挥机构;(二)灭火和应急疏散各项职责应由当班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承担,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成立各职能小组,由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及其他在岗的从业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1、通信联络:负责与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之间的通讯和联络;2、灭火:发生火灾立即利用消防器材、设施就地进行火灾扑救;3、疏散:负责引导人员正确疏散、逃生;4、救护: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5、保卫:阻止与场所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火灾现场并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调查;6、后勤: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四,预案实施程序当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同时开展下列工作:(一)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二)当班人员执行预案中的相应职责;(三)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四)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五)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六)保护火灾现场,维护现场秩序;五、预案的宣贯和完善应定期组织员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通过预案演练,逐步修改完善;六、消防演练(一)检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各职能组和有关人员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职责的熟悉程度;(二)检验人员安全疏散、初期火灾扑救、消防设施使用等情况;(三)检验本单位在紧急情况下的
本文标题:消防安全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1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