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钢琴教案样例怎么写【导读】这篇文档“钢琴教案样例怎么写”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钢琴教案1钢琴教案教学对象:7岁儿童初级钢琴入门教学目的:做到十指的支撑与均匀,训练十指的力量、速度、技巧以及触键方式。教学要求:针对五个手指的弱点,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教学方法:将手的基础训练分为手指、手腕、手臂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训练。教学准备:教材材料车尔尼599。教学过程:一、手指五指太短太弱,却要承担最高与最低这两个重要并往往占支配地位的外声部重任,四指与三指天生连接在一起,不经过特别的训练是没有独立性的,而三指是五个指头中间最长的一个,正因为长所以显得木头木脑,迟钝而不敏感,二指懒于重复动作,相对于大指的要求就要高一点,要能灵活的将垂直于水平动作相结合。1针对五个手指的弱点,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a使五指垂直站立起来,逐步具有坚强的支撑力b使四指与其他手指分开,使之具有最大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并于其他手指一样具有力度力量。c使三指变得极其富有力量,使二指摆脱克服惰性。d使大指学会三个方向的运动方式,即上下垂直运动、左右水平运动、由内向外由外向内的两种旋转方向。2十指的支撑与均匀是初级钢琴训练的基础要求之一。指关节的坚挺而富有弹性的支撑,是处于第一位的至关重要的课题,决定钢琴演奏音质好坏的,不是手指的快速动作,是持续绵延的内力,不是高抬指的大幅度运动,而是尽量小的低指动作中所可能凝聚的最大的力量,不是手指的第三关节,而是手指的第二关节。3触键的手指动作:垂直触键和水平触键。a垂直触键为阳、为刚,以发力点结实、直接、迅捷为根本。b水平触键为阴、为柔,以触键只轻滑、水平、柔美为要领。4指尖是演奏钢琴最前端、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手指的第三关节主要在于发力,同时也需要有十分灵敏的快速动作,但最重要的是手指动作在于第一关节支撑手指的内力功夫,是钢琴演奏的基础之基础。二、手腕手腕是连接指尖与大臂的桥梁,是大臂向指尖传送力量的必经通道,手腕必须是坚挺的,不是软弱无力的,但又必须富有弹性,而不是僵硬呆滞的。(一)手腕的动作有三个方向:左右、上下、周旋1左右方向:主要配合大指的转弯。在弹奏音阶与琶音,以及其他大指转弯的经过句时,一方面是大指主动的想作水平状伸进,另一方面需要手腕的左右运动加以配合。2手腕的上下方向动作:主要用于弹奏某些轻巧的快速的双音、八度、和弦以及需要强化触键深度的时候。3由里到外或由外到内的周旋动作:凡是不能用手指直接连接的远距离音符,都需要用这种手腕动作将音符充分的连接起来。(二)手腕的基础训练1左右动作,按住大指,均匀顺当的将其他四指中的任何一指弹奏大指左右两边的从二度到五度的音。2上下动作,用任何两个手指,训练手指的放下与提起,将手腕的动作与手指的动作恰当结合起来。3周旋动作,用大指和五指,二指与五指三指与五指等,弹奏远距离音程。三、手臂钢琴演奏是由“肩一腕一指”三点一线浑然一体,合一而动的结果,以肩为轴,大臂的力量通过手腕到达指尖,不是只有在弹奏音量洪亮的八度、和弦才使用大臂,而在最轻弱处、在连贯处都需要运用大臂。大臂的训练方法1手臂动作以推动为主,手掌及手指与琴键的接触呈一弯曲弧线,并避免直线或直角状。2以相隔比较狭窄音程的两个和弦之间完全的连贯为目的,训练大臂在连接这两个和弦时的“圆弧”动作。3弹奏单音的旋律线条,体会旋律线条连贯时大臂的细微动作。4训练大臂对远距离跳动的单音或和弦的控制,要做到音段意连。本课小结乐器学习是技巧性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对于儿童的钢琴学习一定得从最基本的学起,并重视基本功的学习,因此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一步一步的对儿童慢慢进行训练。正确的弹奏姿势,手型及弹奏方法是孩子们弹好钢琴的基础。孩子们是好模仿的,因此教师上课时要给他们做具体的示范,并认真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钢琴演奏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是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的乐器,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兴趣很浓烈,但是会因为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而使兴趣减弱,甚至丧失兴趣,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因为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作为依据的,所以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布置作业:1、一首849练习曲(849之12)2、一首599练习曲(599之84)教学后记:钢琴教案2第四周教案课题:钢琴基本演奏方法--断奏张明明分析学生:授课对象为14春幼师新生,学生没有任何钢琴基础。课时计划:两个连堂课时教学内容:断奏教学过程安排:(一)导入断奏含义内容:什么叫断奏,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断奏的含义(二)讲解断奏的弹法练习:直接提出钢琴基本演奏方法——断奏的技术要点。(三)关于弹奏手型问题:点学生上台演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在断奏练习应注意的问题:点一个学生上台演奏,其他学生点评并提出解决方法。(五)巩固练习:教师示范,将重难点抽出,让学生进行试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让学生对钢琴这种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了解钢琴的历史及构造原理;3.认识键盘;认识琴谱;认识手。能力目标:1.学会摆放自己的手型及弹奏单音;2.让学生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要求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断奏方法有个清醒的认识。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乐器之王”给人的美感;2.认识到即使是一首练习曲,甚至是一个音,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去喜欢音乐,感受音乐,从而达到目标!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的坐姿及手型2、手臂的自然放松难点:断奏演奏方法,手指支撑三、教学方法和教具1、教学方法:聆听模拟法,讲解法,学生自由练习2、教学用具:钢琴、电钢琴、教材四、教学内容过程:(一)导入:聆听钢琴曲,导入新课教师弹奏一段音乐《上玛丽有只小羔羊》引导学生感受乐器之王的魅力。教师还可伴随音乐作简单的讲解。断奏含义内容:什么叫断奏,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断奏的含义断奏(staccato)又称断音弹奏法和非连音弹奏法,是重要的基本弹奏方法之一。获得合理科学的弹奏方法,实质是学习掌握一种弹奏技术。断奏是其他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三)讲解断奏的弹法练习:直接提出钢琴基本演奏方法——断奏的技术要点。断奏、重点训练手指对“重量的支撑”,要求肩、臂,腕放松,手指各关节坚实有力,能支撑手臂的重量,牢牢站稳在琴键上。详解:断奏可以分为四个动作过程,即:(1)把手型摆好;(2)手臂自然提起;(3)手臂自然下落;(4)指端肌肉垫着力触键。这四个动作过程是一个自然连贯的有机整体。这种每个音之间都断开的弹奏方法即称为断奏。(三)关于弹奏手型问题从乐曲出发:点学生上台演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景:教师示范弹奏,设置情景,分组教学后,点学生演奏。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a.手臂不放松:①下键时用力压,砸,致声音僵硬、生涩;②下键时手臂控制,速度慢,致声音虚浅,无力。b.手指支撑不对:①断指;②勾指;③趴指c.手腕、肘部不对:①架;②压详解:良好手型的根本标准应是合乎人的生理机能。人在生活中的手臂自然下垂状态,可以体悟手型建立的良好感觉。把自然下垂的手臂自然提起,手腕松通地端平,稍加键盘弹奏上的要求即可。(如手指关节均要突出)。防止手背痉挛,手指僵硬以及手指弯曲过大等不良现象。手型摆好的状态是二指(食指),三指(中指),四指(无名指),五指(小指)自然均匀地分开并各自处于独立状态。一指(大指)虎口关节外突松通,整个手摆放在键盘上,不可倒向小指一旁。这种基本手型,是手指弹奏的基础技术。弹奏中的手型还将随音乐织体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后期发展的要求(如伸缩手型、八度手型、变化手型等)。(四)在断奏练习应注意的问题:点一个学生上台演奏,其他学生点评并提出解决方法。1、手臂自然提起时,肩膀放松,大臂通畅,肘部的自然活动带动小臂和手腕,使手自然抬起,手指处于积极主动弹奏的任务状态。2、在断奏练习中,手臂自然下落时,防止过多地施加外力或下落途中控制力量。过多地施加外力,容易引起敲击触键的粗糙声音;手臂下落途中控制了力量,容易出现“太空舞”触键式的虚弱声音。当然、这两种特殊的声音可能是后期作品学习的风格音色,但初始阶段基本功练习中,不可非理性求之。声音扎实饱满,柔和松通,是此时练习的理想追求。3、关于手指的触键面为:二、三、四、五指一般应在指端肌肉垫上。而一指的触键面一般为指端外侧。大拇指关节不可躺在键面上,要与琴键面形成一个合乎自然生理状态的斜角(角度因人而异)。在断奏练习中,手指触键后站一站,是为了着重体会手指着力后(第一关节牢固)瞬间松通的弹奏要求,认识着力与放松的辩证关系,建立手指与琴键的亲密关系。解决“紧与松”的弹奏矛盾,是习琴中的长期任务。在断奏练习中,要静心体悟手臂重量自然落到手指尖上的感觉,手指自然地站稳,认真保持好手型。先动脑再动手,用听觉指挥弹奏,想到美好的声音,弹出扎实饱满、松通圆润的声音,防止敲击或虚垮状态。(五)巩固练习:教师示范,将重难点抽出,让学生进行试奏练习,教师进行指导。五、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弹奏《开步走》以及复习弹奏这节课学习的《上学去》、《玛丽有只小羔羊》六、教学小结:第一课次的作业,乐谱并不难,但要着重体悟弹奏要领,自如掌握断奏弹法。断奏练习可以作为日常练习内容,贯穿于长期学琴生活中。以上所述的断奏内容,属于手臂断音范畴。断奏可以细分为“手指断音”、“手腕断音”、“小臂断音”等。教学资源用谱钢琴小组钢琴教案3教案钢琴教案1.教学设计人:2.指导教师:3.年级:大二4.课题:练习曲五(车尔尼599第47条)课本P915.课型:钢琴集体课6.教具:钢琴、粉笔、黑板、钢琴书、笔记本、mp5、扩音器7.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欣赏法、对比法、演示法、归纳法8.教学目标:能够把整首曲子弹奏得流畅连贯,节奏准确,分句清楚,小连线与跳音奏法准确,带入情感进去。熟悉新的节奏和新的符号标记,能够积极、主动地、准确地弹奏出来;温习以前弹奏过的节奏类型以及曲子中出现的符号标记,再进一步巩固加强。9.教学重点、难点:由于音符均为跳进形式(非级进式音阶)组成,手指间需要连续做伸张运动,这样对转指和手指独立、弹奏准确都增加了难度。二八加四分前附点的新节奏,穿指,琶音,连音。10.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主讲人问好,主讲人自我介绍二、课程导入:A主讲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曲五即车尔尼599第47条。这首曲子的作者是卡尔•车尔尼,他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他是贝多芬最得意的学生,车尔尼能够背奏出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演奏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他身体纤弱,生性腼腆内向,与演奏相比,他更适合教学。因此,从15岁起,车尔尼便开始了他为之献出毕生精力的教学生涯。作为一名杰出的钢琴教师,他培养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学生,其中就有弗兰兹•李斯特。车尔尼免费教李斯特练琴,李斯特也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给我的。”B主讲人毛婷:车尔尼的地位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中架起了一座桥梁。他总结了浪漫主义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钢琴技巧,同时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他在《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中指出:“弹奏时,手的动作要藏起来,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时还高。为了做得正确,有必要增强肌肉的内在紧张,在不破坏手指柔软运动的范围内,加入手臂的重量。”可能这些对大家来说深奥了,我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作品299《快速练习曲》、作品740《手指轻巧的艺术》、作品599《初步教程》这些都是车尔尼比较出名的作品。A主讲人:这首曲子一共有十六个小节,我们讲的是后面八小节,所以下面我们重点看到后面八小节。B主讲人:首先,我们看曲子的前端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后面都有写降7,所以整首曲子中的7都要降。然后,我们再看这首曲子的拍号是3/4拍,所以弹奏时我们要注意一下这种节奏。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曲子的节奏类型出现了(右手上)二八加四分前附点、六个八分音符、两分音符加四分音符、四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左手上)一个四分音符和一个双音的连音再加一个双音、一个四分音符和一个和弦的
本文标题:钢琴教案样例怎么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3871 .html